以前我在网上看到一些文章谈当年马嘎尔尼使团谒见乾隆时的游记中所见到的中国,文章的内容是指出在游记中的中国贫穷而专制,康乾盛世徒有其名当时我信了,直到我看了游记的原著,才知道受到了蒙骗,游记中其实大部分都是对中国的赞赏,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的批评,但是文章的作者却把这很少的一部分提出来集中在一起而其它的不提,于是就给了我们一个当时中国的面貌,这也许是文章作者想要的面貌,但是是不真实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英国人觐见乾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英国人觐见乾隆(两个文明的碰撞与交流---读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英国人觐见乾隆

以前我在网上看到一些文章谈当年马嘎尔尼使团谒见乾隆时的游记中所见到的中国,文章的内容是指出在游记中的中国贫穷而专制,康乾盛世徒有其名。当时我信了,直到我看了游记的原著,才知道受到了蒙骗,游记中其实大部分都是对中国的赞赏,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的批评,但是文章的作者却把这很少的一部分提出来集中在一起而其它的不提,于是就给了我们一个当时中国的面貌,这也许是文章作者想要的面貌,但是是不真实的。

现在我又在头条上看到相似内容的文章,所以这里转发一篇文章,这是我认为比较公正的客观的介绍英国使节谒见乾隆的游记的文章(《两个文明的碰撞与交流---读《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18世纪下半叶,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764年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776年瓦特发明了具有使用价值的蒸汽机,这一系列的发明使英国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1780-1784年英国彻底打败了荷兰,成为西方的第一强国。这时的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的末期,实力依然强大。

1792年,这个西方的第一强国希望和这个东方的强国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所以英王乔治三世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于是1792年9月26日马戛尔尼使团从英国的朴次茅斯港出发,前往中国。

斯当东是马戛尔尼使团的副使,他的著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关于使团在中国的经历有着详细的记录。

使节船队首先到达了万山群岛,但并没有去广州,而是直接北上,因为当时的乾隆皇帝允许他们在天津上岸。船队到了舟山群岛,并访问了定海县城,得到了很好的接待与补充,在天津更换了船只以后进入了白河,沿着白河使节团到了通州,然后换做陆行,当时的乾隆在承德避暑山庄,所以使节团将一部分不方便运送的礼品放在圆明园内,其余的礼品和使节团一起前往承德。

这时出现了礼仪问题,中国要求英国使节三拜九叩,而英国使节不同意,只同意单腿跪地的英国礼仪,这个争议一直持续到承德,最后乾隆同意了按英国的礼仪见面,但可能由此引起乾隆的不快,乾隆否决了英国使节的所有提议,于是英国使节只能无功而返。

返程走的是运河,先从北京到天津,然后经运河到杭州,再从杭州依然沿着内河走水路到广州,最后从澳门登船回国。

马戛尔尼使团在中国的路线把中国重要的和繁荣的地区都经过了,虽然没有达成有关的协议,但对中国的了解前进了一大步。我们也可以通过使节团的记录从一个新的侧面了解康乾盛世末期的中国。

马戛尔尼使团来中国分别经过了定海、天津、北京、承德、苏州、杭州和广州这些城市,以及沿途的乡村与河流,那么在外国人眼中的康乾盛世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斯当东在他的著作中做了很有价值的描述。下面具体摘录了书中对几个城市的描写:

定海

在欧洲城市中定海最接近于威尼斯,不过小一点。城外有运河环绕,城内则是沟渠纵横。街道很窄像是小巷,路面铺的是四方形的石块。房子很矮基本是平房,城内服装店、食品店、家具店很多,而且布置十分讲究。出售的家禽、四足动物和鱼都是活得。整个城市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气氛,男人们忙碌的走在街上,女人们在商店里购物。书中还提到,当围观的人太多,当地总兵派士兵保护他们,当地的老百姓并不害怕士兵,而且士兵对老百姓也十分文雅。

天津

天津的商业区非常大,估计和伦敦差不多,人口很多,当地的官员说有70万人,天津的房子多是两层的,和其它地区的平房不同。

通州

通州的房子多是木制的,街道很直,用方砖铺成的,两边还有抬高一点的人行道。通州的商业发达,店铺涂着五颜六色的油漆,卖着各种的货物,还发现来自英国的布匹。通州郊区的农民的房子都干净而舒适,而且房子外都没有大门或者篱笆等防止盗贼的设施,可见当地治安环境很好。

北京

进入北京以后,最初的感觉是其城市特点与欧洲城市相反,北京是街道很宽有一百呎,但路边的房屋很矮基本是平房,而欧洲的城市则是街道很窄,但房屋修的很高。北京的街道是土路,所以必须时常洒水。北京与皇帝有关的建筑都是黄色的琉璃瓦屋顶,显得伟大壮观。

北京街上的房子绝大部分是商店,这些商店比通州的大很多,这些商店的屋顶都有一个平台,上面布满了各种盆景和花草,商店外挂着各种极其精巧的灯笼,商店内的货物也很丰富。

在皇城和北城之间还有一个人工湖,里面开满了荷花。但英使也表达了其对北京的总体影响,就是北京远未如想象中那么好,无论从商店、桥梁、广场和公共建筑的规模和国家财富象征来比较,伦敦超过北京。同时英使发现北京当时的物价和伦敦的基本一致。

苏州

苏州像威尼斯,街道被运河的支流隔开,苏州非常大,人口非常多。城里的房子大部分建筑和装饰的很好。这里的人们大都穿着丝绸衣服,样子显得非常愉悦,整个城市一派繁荣气象。而且这里的妇女比北方的漂亮,还带着首饰。

杭州

杭州的繁华程度和北京差不多,房子也没有超过两层的。路很窄,路是用板石铺的,两边是碎石便道。城中街道上大部分是商店,规模不下于伦敦同类商店。丝绸品商店最多,还有英国布匹的商店。街上行人很多,十分拥挤。大部分人穿的很好,表示生活十分优裕。西湖很美,湖水很浅,十分清澈,湖里有很多鱼,可以钓上来直接烹食,湖上有很多漂亮的游艇。湖边山上有几个塔,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塔叫做雷峰塔,但上半截已经坍塌了。

广州

广州的风景和其它地方不同,显示出中西相处的特点。各国在江边建立一批他们的洋行,各种西洋风格的建筑上面挂着各国国旗,和中国的建筑相互辉映,别有一番特色。洋行一带外国人熙熙攘攘,穿着各种服装,讲着不同的语言,表面上让人看不出这里究竟属于哪个国家。

这是对城市的描述,对于农村,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从天津到北京

在从天津到北京的路上,两岸的土地耕种的很精细,一般种的是高粱或其它的谷物,有的地方高粱和其它的谷物隔行混种,所有的土地都整理的干净整齐,像田园一样,没有杂草,但很少看到树木和家畜,农村普通的房子是用劣质的砖瓦建造的,晚上河边点起各种颜色的灯笼

从北京到承德

在从北京到承德的路上,骆驼成为运输的主力,耕地一样很精细,但种植的是烟叶。满族人多了起来。

从北京到杭州

运河沿岸的农村的情况是,人口很稠密,基本上不远就有一个村子或者小镇,农村的房子都是用泥土建造的,上面是茅草,但收拾的很整洁,土地耕种的很精细,而且农民的表情看上去很愉悦。

到了沧州,第一次看到土地里种植的是小麦,这里的农民在房屋旁都有一小块地种植蔬菜,并养猪和家禽特别是鸭子。

到了江南,农民开始种植葡萄、茶叶等农作物,土地依然耕种的很精细,看不到荒废的土地。

从杭州到广州

到了广东境内以后,外国贸易的影响开始出现了,这里的人们谈话中偶尔会出现几个英文单词,还发现这里的农民可以在水面的竹筏上覆盖泥土种植蔬菜。

从英国使团对当时中国的描述,我们可以对康乾盛世末期的中国社会得到这样几点印象:

1、当时的农民不富裕但也不贫穷。

书中多次提到当时农村的房屋多是泥土建造的房子,农民的生活看上去并不富裕,但书中也多次说农村的土地被耕种的很精细,房屋等也很整洁,农民在劳动中是愉悦的。这说明当时的农民虽然不富裕,但也能生活的下去。英国使节还特别强调从天津到北京的一路上,没有看到一个乞丐,以后也没有看到有流民的现象,这说明康乾盛世末期的农村社会基本是稳定和谐,而不像以前一些书说的在乾隆末期农村已经极度贫穷,大批农民破产,社会已经开始不稳定。有一个数据可以佐证,就是当时的英国特使估算出当时中国的人均纳税额,是每人5先令,而爱尔兰是每人8先令,法国革命前是每人16先令,英国是每人至少34先令,中国人民比这些国家的人民负担都轻,所以这也说明中国人当时的税负不重。

2、公共设施比较好

在使节出行的一路上,书中多次提到在农村在城市道路、城墙、河堤是完好的,一路上没有因为这些公共设施的落后或者破旧造成旅途的不便,而且书中还提到有的地方低于河水平面,所以需要修建巨大的河堤,而这些河堤也是完好的,所以可以看出康乾盛世末期的中国社会管理还是很好的,公共设施都维护和修建的很好。英国人也感叹,在这么大的土地上,一切新奇的景色让人赏心悦目,一切事物整齐划一,这在全世界都是无以伦比的。

3、社会稳定安全

在通州,英国使节还注意到这里的农民的房子都没有防盗贼的设施,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人民的表情都是愉悦的,而且一路上虽然经历很多荒野的地区,但从未提到有流寇或者强盗,这说明当时的社会稳定安全,政府对社会的治安管理的很好。

4、官员自信而平和

英国使节一路上遇到了很多的中国的官员,有定海的总兵,登州的知府,两个专职陪同的官员,中方特使徽瑞、直隶总督、福康安、和珅、松中堂、两广总督等等中国官员。对于这些官员除中方特使徽瑞和福康安外,英国使节印象都不错,他们表现的自信而平和,思想敏锐思路清晰,而且越高的官就待人越温和。英国使节还特别称赞了和珅,说他思想敏锐而冷静,待人周到细致。这说明当时中国政府的官员无论满族还是汉族,素质都比较高,对自己文化很自信。就像英使对他们的评价,态度温和儒雅,谈话大方爽快,随时流露出对自己民族的优越感。

5、市场商业发达

英国使节游览的中国的很多城市,无论是定海小县城,还北京首都,还是杭州大都市,一个主要印象是商业的发达,市场的繁荣商品众多,而且游人也众多,整个中国的城市显示出一派繁荣的景象,所以可以看出在乾隆末期商业依然很发达。

以上几点说明了有些书上说乾隆末期由于乾隆的奢靡和频繁对外使用武力造成社会开始衰败,乾隆末期社会的贫困和混乱已经开始的观点是有疑问的,根据英国使节的记录,当时的中国人民生活不富裕但还过得去,而且这种贫穷英国使节也认为是人口激增造成的,和社会治理没有关系,反而社会治理良好,当时社会安全稳定,人民生活富足愉悦,市场繁荣。

三 英国对中华文明的态度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英国对于中华文明的态度,这种态度和以后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种态度主要是:

一、英国人很尊重中华文明。

其并不觉得英国的西方文明高人一等,反而,他们担心的是怕被中国人视为来自野蛮的国度,这从书中两个细节可以看出来。

一个是当使团即将进入中国的天津时,特使为了让中国人认为英国人是文明的,是来自文明的国度,特使专门对全体使团成员讲话,并进行仪表和行为举止方面的规定,甚至严禁使团成员从事商业活动,因为担心中国人把英国人和商人等同起来。

另一个是为了证明英国的文明和先进,使团带来的产品是当时英国最先进的武器、科学仪器和商品,而最先进的武器无疑是一个国家的国防机密,为了证明自己的文明先进,英国对于这些国防机密也顾不得了。

这些都说明当时的英国从内心对于中华文明是尊敬的。

二、英国人认真学习了中华文明。

英国不仅尊敬中华文明,还认真的学习了中华文明,所以其对中华文明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准确性,完全超乎人们的想象。

比如关于指南针,英国人就知道,在中国的古代,在和蚩尤大战时,就是因为制造出来指南车,才战胜了蚩尤这样一个传说,并且还知道当时皇帝的爷爷康熙就曾经研究过指南针,他发现中国的指南针指向的是南方,而西方的指向的是北方这样一个东西方的不同,同时他还知道指南针指的不是正南,存在一定的偏差,等等这样的事实。

又比如对中国的长城英国人显示出十分崇拜,英国使节不仅了解长城的历史和作用,而且当经过长城时还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游览了长城。

到了天津,他们知道其是北方几省的商业中心,并有个古老的名字“天津卫”。

对于北京,他们知道现在的北京皇宫是由明朝的永乐皇帝建造的,进而他们清晰的了解中国明清两代的历史,知道现在是满族统治着汉族,甚至知道太监的形成和其在历史上的恶劣的作用。

他们还知道和珅在当时的权势,以及和珅的发家史。他们对中国科举制度,以及中国的政治结构都十分清楚。

这些了解必须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研究,才能达到这个地步,这说明当时的英国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十分认真的学习了的

四 中国对英国代表的西方文明的态度

从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对于英国人和其代表的西方现代文明的态度。

一、不排斥

书中从没有提到中国人不论是官员还是平民对英国的产品以及其代表的西方文明有敌视和排斥的态度,反而是欣然接受。

比如在天津到北京的路途中,使节就发现最高级的游船的窗户上就安装着来自西方的玻璃,在大的都市往往有英国的布匹卖。当中国的官员做上英国的四轮马车时,也感叹车上的舒适。尤其是当和珅生病时,就请当时见面没几天的英国使团的医生看病,并显得非常信任。在广州时很多的高级官员也请英国使团的医生看病,所以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对西方的产品和文化并不排斥。

二、不学习

但是当时的中国人对学习西方的文化也没有兴趣,没人对对英国的四轮马车和中国的两轮马车的区别进行研究,没人对英国建造如此大的船的方法感兴趣,英国人带来的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在中国人眼里只是小玩意,甚至中国的将军对先进的武器都不感兴趣。这是中国人对自己文明的优越感而产生的傲慢,估计他们认为,西方这些东西确实很好,但还没有好到需要俯下身去学习的地步。

五 两个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中华文明和英国所代表的西方现代文明在当时进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碰撞,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这次的交流与碰撞可以得出这样几点:

一、英国渴望与中国平等的交流但也暗藏着不单纯的祸心

当时的英国人很尊重中华文明,但如果说他们完全是善意的也不尽然,将古老的文明击垮英国是干过的。英国人除了出使外,详细的了解中国的各类情况也是一个重要任务。比如一路上就详细测量了各地的经纬度,航海时航线上海水深度,海底情况,海岸情况,并做了完整的记录。有了这次的航海记录以后英国的船只走这条航道就十分熟悉了。果然,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国船队就是沿着这条航道先到广州再到舟山,最后直抵天津。一路上英国方面有专门的军事专家考察中国各地军备与防御设施,有生物学家了解中国的植物分布,甚至有画家画出各地的风土人情,通过这次出使,英国人对中国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考察。

当时的中国官员也没什么国防的保密意识,英国使节需要的资料都尽可能告诉他们,包括每个省的人口和面积以及耕地面积,国家的总体收入,官员的数量军队和军官的数量和薪水水平这些资料都告诉了英国使节。

而英国也把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包括一个当时英国最先进的战舰的模型作为礼物送个中国,所以两个文明最初的交往都显得有点天真烂漫。

二、中国表面上拒绝了英国的要求,其实对英国有着清醒的认识。

以前说当时的中国闭关锁国,愚昧而傲慢,现在从书中看来是不对的,有几个细节可以说明。

书中开始就说,中国政府了解到了法国革命的情况,并为避免法国革命的影响而加紧了防范。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不仅知道法国,而且了解当时正在进行的法国革命以及这次革命背后的意义,和由此产生的对中国政府体制的威胁。

又比如荷兰曾经派使者前来,但中国政府由于荷兰的国土较小,对其十分傲慢,这说明当时中国对欧洲也是了解的并知道荷兰的国土的大小。所以中国政府给予英国使团格外的礼遇,估计当时的中国政府已经了解到当时英国的实力。

当时的中国政府了解欧洲的情况或者西方文明的渠道是畅通的,因为当时的北京常驻着葡萄牙的神职人员和俄罗斯的使节,也就是只要中国政府想知道,他们就有办法知道。

书中还谈到,松中堂和英国特使一同从北京到杭州,这一路上他们几乎天天在船上交谈,要知道交谈一天的信息量就很大了,何况交谈了很多天。松中堂还把每天交谈的内容都汇报给乾隆。他们会谈什么呢,书中说松中堂具体了解了欧洲各国的情况,还对特使曾经在俄罗斯呆过三年很吃惊。我们可以设想这么多天绝不会只谈这么一点东西,他们会谈欧洲的现状、各国的关系、英国的历史、法国的历史、还有俄罗斯的风格,甚至自己的经历和爱好、欧洲的哲学和著作、古罗马和古希腊、法国的大革命、世界的奇闻趣事等等,当然也会谈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我相信这很多天的交流松中堂或者乾隆对英国的了解欧洲的了解西方文明的了解会上升一个层次,同样特使和两广总督也是一路同行从杭州到了广州,这期间又进行多次的交流,两广总督也是每天向乾隆汇报,我相信当时的乾隆当时的中国高级官员对于英国、欧洲以至西方文明应该有个较清晰的认识。

那为什么乾隆最后拒绝了英国的所有要求呢,书中提到乾隆在给松中堂的敕諭中说,他之所以拒绝英国的要求,不是因为这些要求不合理,而是因为答应这些要求将产生新的事物和情况,而他已经老了,所以要更加的慎重。另外估计和乾隆对英国实力的忧虑有关,根据其它的资料,当时中国应该已经知道英国对印度的控制,可以看到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老政治家,乾隆在拒绝英国使节的同时还加强防务,为了安抚英国人,乾隆更换一名对英国友善两广总督,严禁对英国商人乱收税的措施,来防止英国人的进攻。所以我们理由相信乾隆和当时中国的高级官员通过这次的交往和其它的信息得到一个对英国的清晰的认识,知道英国实力强大,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他们的决策是将这种威胁排斥得更远,同时又尽量不激怒英国人。这里有一个现象可以说明,就是在拒绝了英国的全部要求以后中国方面还是非常礼貌照顾周全的把英国使团礼送出境。

这是两个文明最初的真正的相互碰撞与交流,由于双方的猜忌和犹豫,所以没有结果,但双方各有收获。英国对中国的国情有了一次具体的了解,他们看到了中国繁荣下面的虚弱,中国对英国也有了了解,他们知道了这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的实力和潜在的威胁。

六 历史不能假设

现在想来中国现代化的最好机会应该在嘉庆时期,当时他从乾隆手中接受了一个稳定富裕的国家,当时的人口激增的问题还不是很突出,中国和西方现代文明的差距还不是很大,西方人对中华文明还是尊敬的并且迫切希望和中国平等的交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现代化改革一定十分顺利,因为嘉庆可以在没有外来压力下渐进的稳妥的现代化改革。

历史不能假设,有时想,如果嘉庆对西方的现代文明像康熙一样感兴趣,如果他研究了英国送来的礼品,研究了礼品中的科学仪器、武器,还有那个地球仪,他会不会有新的想法,会不会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可惜英国使节回国之后的中国经历停滞昏睡的几十年,几十年后中国和英国的差距就十分巨大了,英国对中华文明的态度也发生改变,而中国对英国对西方文明的的了解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是倒退的,比如鸦片战争时,当时中国最优秀的官员林则徐居然认为英国人的腿不能弯曲。最后中国只有被西方文明的枪炮唤醒了,而那时的中国已经衰落,各类矛盾激烈,不久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中国失去了一个能在良好的国际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的条件下实现自我现代化改革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