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杜甫无视大唐社会积极面,写下三吏三别,有被大唐百姓喷吗?

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五千年的历史出现了服装文化,传统习俗文化,诗歌文化等等。

当然在一些文化出现的时候可能会面临当时人们的吐槽和质疑,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被喷,而这种现象在现在是最为常见了。

杜甫的三别三吏大概内容(诗人杜甫无视大唐社会积极面)(1)

其实不仅是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在过去的朝代里面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或者现象出现,接下来就要说一说我们国家非常繁荣的一个朝代——唐朝。

唐朝是一个让百姓能够很长一段时间平安的朝代,这样的朝代不仅得益于它英明的君王,也得益于朝廷上下民间里无数有才的官员百姓的智慧。

唐朝不仅经济是在当时的世界上最厉害的,它的诗歌文化也深深影响着后世,像李白,杜甫这样有名的诗人都是出自唐朝。

在李白在世的时候唐朝正是繁荣富强的时候,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平安,于是李白的诗歌就比较的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杜甫的三别三吏大概内容(诗人杜甫无视大唐社会积极面)(2)

而杜甫在世的时候唐朝几乎已经走向灭亡了,在战争的影响下百姓民不聊生,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所以杜甫的诗就非常的伤感。

在杜甫刚出生时唐朝还是国力强盛的,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当了左拾遗,但是从他的诗词里面可以分析出来他是一位敢怒敢言的人,就是因为他这样的性格。

在他向皇帝进谏的时候说的话太直白惹怒了当时有权力的人,皇帝就把他贬到了当时的华州去做司功参军。

不久之后就爆发了影响深远的安史之乱,当时他处在离朝廷遥远的华州,但仍然想着国家的安危,整天想着怎样去减轻百姓的负担。

杜甫的三别三吏大概内容(诗人杜甫无视大唐社会积极面)(3)

在乾元元年的时候,杜甫去到了洛阳探亲,一路上他看着那些因为战争没有地方住的人们,当时他一边痛斥着战争对人们带来的无穷无尽的灾难,一边感慨那些为了保卫国家忍辱负重和安史叛军斗争死去的英雄。

一时间百感交集就创作了非常有名的“《三吏三别》”六首诗,这几首诗深刻写出了百姓的苦难,和自己一直飘荡在外,就算面对战争也无能为力的无奈,甚至自己的女儿都被活活饿死。

这六首诗可以说是杜甫流着泪写出来的,他见过唐朝繁荣富强的时候,经历了“开元盛世”的盛唐景象,当他看到了这样的惨状,心里和曾经的状况比较一下,就像是两个世界一样。

而这六首诗没有写别的,写的正是当时百姓们因为没有地方住,和家人分别心中难过的心情。

杜甫的三别三吏大概内容(诗人杜甫无视大唐社会积极面)(4)

这六首诗里也有一层意思,当时杜甫被贬,自己本人没有一点力量去帮助这些百姓们,于是他只能把希望放在平定叛乱的军队上,自己写这些诗希望能让朝廷明白从而早点让百姓们回到以前的状况。

自己的爱国之情没有办法用行动表达,只能把它放在诗词里面。所以从杜甫经历了这么多和他自己本身的性格来看,他希望用这些诗引导人们不要放弃相信朝廷会打赢这场仗,是从来没有无视大唐的积极一面的,更不会被连颠沛流离的百姓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