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封城前“逃”出来几百万人,几乎所有人当时都想着远离武汉,而身为大冶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部主任的曹玉芳,却狠心赶走回家的怀孕女儿、女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妈妈,武汉的疫情很严重了,听说今天武汉马上就要封城了。我好害怕……我要回大冶过年,守在你们身边。妈妈,家里情况如何?”

“这几天,我和你爸爸都是从早上忙到晚上七八点后,累得骨头都快散架了。我们听说武汉情况严重,你们就赶紧回来吧。不管如何,回家陪我们过年,吃个团圆饭呀。”

“放心吧妈妈,我们今天特意起了个大早,7点不到就出发了,不过,现在堵在高速路口了。”

四川观察抗疫一线子女(为抗疫狠心赶走怀孕女儿回武汉)(1)

“怎么一大早就堵车了?你身体不要紧吧?我和爸爸早就盼你们回来了。”

“武汉今天在封城的消息传出后,好多车子都想法往外跑,高速都堵了半天了。几个高速进口处全是大车小车,看样子,得好一会才能上高速了。”

“耐心等待吧。不过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让国庆小心驾驶。妈妈现在没空和你说话了,一早就有患者等候在外面了。记得下了高速联系呀。”

做妈妈的,此时最牵挂的,自然是女儿刘璐,更有她腹中刚刚两个月的小生命。这天是2020年1月23日,农历大年廿九。

早在一周前,女儿女婿就提出回到大冶陪他们吃大年三十的团圆饭,然后一家一起去阳新探望八十多岁的奶奶。

早上7时,刚刚赶到医院发热门诊的曹玉芳,就接到了女儿的电话,获知他们小两口一早就被堵在了高速进口处。

这天,距离鼠年春节只有一天时间了。

鄂东有民谣:二十七八,伏(杀)鸡伏鸭;二十九,家家有;大年三十,关着房门吃一日。

如果是往年,这个日子正是春节前奏,无论多远的游子,都会千里迢迢地赶回家乡,笑逐颜开地陪着亲人吃团圆饭,然后在鞭炮声声中,准备迎接除夕之夜的到来。可是,这个鼠年春节,因为武汉的突然封城,迫使春节陡然间按下了暂停键,一切都陷入在安静紧张之中。

像武汉城里一样,这个时候,小城大冶最为紧张而忙碌的地方,是防疫重阵地——大冶人民医院,而医院里最为忙碌的,就是发热门诊。从武汉蔓延而来的疫情,令数百名头疼发热咳嗽的患者,惊慌失措地涌往医院,生怕自己感染了病毒。特别是,那些年前从武汉返乡的人们,在临近春节前,都想进医院作检查,检测自己是否感染了病毒。

四川观察抗疫一线子女(为抗疫狠心赶走怀孕女儿回武汉)(2)

发热门诊里,最忙碌的人,自然是门诊部主任曹玉芳了。

大年三十一大早,又忙碌了一身热汗的曹玉芳,直到11时许才寻机歇了口气。窗外远处,虽然没有鞭炮和焰火,但大多数居民还能关在自己家里准备团圆饭了。可是,此时她家里连菜都来不及洗,哪有心思吃年夜饭呢?从两天前开始,身为大冶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她早就全身心投入到防疫前线中,她的爱人刘舒南,系本院儿科的主任,自然也如她一样,守在一线。

早在1月20日,分管副院长冯定柏通知发热门诊:鉴于武汉疫情的严重,医院从这天开始,要求发热门诊加强预检分诊,所有医护要每天坚持12小时的工作。一天之后,又改为24小时值守。

也就是这天,为应对疫情,大冶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正式开通。身为门诊领头羊的曹玉芳看到当天有多达两百多名患者涌到自己的门诊,顿感事态严重,也意识到自己的肩头担子非常沉重。

虽然从这天开始,发热门诊一下子增加了不少人手,但都是临时从各职能科室抽调而来的,工作性质不同,思想参差不齐。刚开始,人员都是一天一转,随时换动。针对疫情防控的每天岗前培训,防护用品的穿脱,各班职责分工,都需要她这个领头羊重复告知,反复叮嘱。

虽然心里早作好了准备,但没想到,这天上午,涌入门诊的发热患者,就多达一百多人!看到外面还排着长龙,曹玉芳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

相对于庞大的患者队伍,狭窄的门诊显然无法容纳。特别是,室内空气不流通,人员众多,患者们挤在一起,极易引发交叉感染,也会引发其他意外。更何况,人群中有多个从武汉返冶的发热咳嗽患者。

四川观察抗疫一线子女(为抗疫狠心赶走怀孕女儿回武汉)(3)

敏锐的曹玉芳紧急向院领导汇报。领导指示,鉴于患者愈来愈多,为确保预检无遗漏,迅速把预检转移到门诊大厅外。

疫情就是命令。曹玉芳将门诊部的所有人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坚守岗位,继续接诊,一部分配合后勤部门,迅速将预检处从医院大厅入口移至大厅外。此时,外面一片凛冽,细雨霏霏。她和大家一起,跑的跑,拉的拉,以最快的速度,在外面搭建起了一长溜简易帐篷。这样既可以保证空气流通,亦可以避免发热患者在大厅内扎堆,发生二次交叉感染。

转移到室外的当天下午,他们又接诊了一百多名患者,又发现了几例疑似病例。

幸好曹玉芳有先见之明,第三天,也就是大年二十九这一天,发热门诊竟然聚集了三百多人,而且大部分都是从武汉返乡的,都是因为担心感染而特意跑来检查的。这也是她在发热门诊部工作十几年来,首次遇见如此多的求诊患者。

那天中午,门诊部的所有医务人员,都忙碌得没有一个人能出来吃午饭,大家只能以方便面或面包将就着,因为外面全是黑压压的等候看病的患者。

到了下午,曹玉芳他们根本撑不住了,后来好几名院领导都跑下来指挥和分流,又临时增加了人手,他们忙碌到晚上10点后,才好不容易分诊完毕。

到了大年三十这天,因为疫情的蔓延,大冶城里人心惶惶,没有几个人能安心过年。那些从外地,特别是从武汉返乡的,一早就挤在发热门诊的患者,很快排起了好几条长龙。

这个时候,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所有人而言,自然比过年要重要得多。

1993年出生的女儿刘璐,平时乖巧听话,学习成绩优秀。几年前从某大学会计专业毕业后,在武汉从事酒店管理。一年前,女儿在武汉结婚,幸福地嫁给了武汉小伙子张国庆。此时,女儿已经怀上了两个月的小宝宝。

母女情深。女儿虽然出嫁了,但依然改不了每周要通过电话向妈妈汇报工作和身体状况的习惯。同时,自然得关心家里情况,关心同在医院工作的父母亲。1月18日晚,刘璐打回电话,决定和女婿一起驾车回大冶过年,陪同父母吃年夜饭,然后再去乡下探望奶奶,顺便好好休息几天。本来,女儿早就想提前几天回娘家的,但因为近阶段儿童流感流行,身为门诊办主任的妈妈和身为儿科主任的爸爸,都忙得够呛,根本没有空照料自己。

于是,他们就商讨好1月23日,即农历二十九上午回来。年三十在大冶吃完年夜饭后,再送父母一起到阳新韦源口乡下,探望83岁的奶奶,给奶奶拜年。

可是,计划根本没有变化快。像大多数人那样,曹玉芳根本没想到疫情来得那么快。随着年关的接近,从外地,特别是从武汉返乡过年的人流增大,新冠肺炎病毒,自然也如影随形,悄悄蔓延至大冶县城,以及部分城乡。

作为大冶市的重点医院,人民医院领导高瞻远瞩,早于几天前就下发应战疫情的方案,其中,发热门诊成为防疫的第一道防线。

1月22日,发热门诊已开通24小时值班。身为发热门诊负责人的曹玉芳,首先对三十多名医护人员紧急培训有关新冠肺炎知识、如何科学防护、防治及防控等相关内容。培训之后就是上岗。她按不同的岗位,对所有人员进行科学分配。同时要求各级各类人员,包括保洁人员都要及时到位,高效运转。

四川观察抗疫一线子女(为抗疫狠心赶走怀孕女儿回武汉)(4)

确认女儿女婿已经上高速后,她又有些后悔答应他们回大冶。因为这个时候,她实在是太忙碌了。女儿身怀六甲,女婿是客人。小两口回娘家,她这个做妈妈的怎么着也得买菜做饭。可此时,因为老刘也坚守在儿科,肩负着儿科的重任,根本没有空去购置年货。

没办法,她只好通过电话,让妹妹帮助自己匆匆地购买了一些年货,以及这两天的菜肴。

忙碌到上午11点半了,眼看上午下班的时间又到了。她抹了把额头上的热汗,蓦然想起女儿来。怎么回事,都好几个小时了,这孩子怎么连电话都没有呢?莫不是在车上睡着了吧?要知道,从武汉到大冶,平时驾车也就两个多小时呀!见一上午都没有女儿的电话,她慌忙拔打过去。

“璐璐,你们现在到哪里了?应该出高速了吧?什么,你们还堵在高速路上呀?”

“妈妈,你就别担心我们了。自己不要太劳累。再说,这儿堵塞了好几公里长,又不是我们一辆车……”女儿无奈和疲倦的嗓音,令她心里不由心疼起来。

特别是,当她获知女儿、女婿一大清早为了赶路,竟然连早餐都没来得及吃,车子开到高速口才得知限行,且已经堵在高速口好几个小时了,她心里不由一阵抽搐:竟然堵了这么长时间,说明情况不妙呀!

她原计划上午一下班,就赶紧回家为女儿做午饭呢,可现在,他们却根本没上武黄高速。

到了12点,女儿他们依然堵在高速外。性子火急的曹玉芳哪还有心情吃午餐,忍不住对着电话叫嚷起来:“我说女儿呀,受这长时间的罪,倒不如取消回娘家得了。我劝你赶紧转身回家去,就在武汉过年吧。”

“那怎么行呢。哪怕等一天,我们也要等呀。我们才不想转身回去。我们从早到现在,已经等了5个多小时了。很快就轮到我们进了……”

武汉封城的消息,令许多居民如惊弓之鸟般,争先恐后地抢着出城。出城的车辆一多,各条出汉的高速自然被堵得水泄不通。

女儿既然不愿返回,只能耐心等待他们慢慢上路了。她这个做母亲的,此时最心疼的是,有了两个月身孕的女儿,竟然从早到现在,饿了两顿。他们走得太仓促,别说吃的,竟然连水都没有带一瓶。她心疼得直打哆嗦,只恨不能生出两只翅膀,马上飞到女儿身边,给她送吃送喝。

直到12时20分,女儿才打来电话称,经测体温正常后,他们的车子已通过高速关卡,估计2点左右可以到家。

草草地扒下一碗方便面后,她电话丈夫刘舒南:“璐璐刚刚上高速,估计两个小时后就能到家。你有空回去帮他们做饭吗?”

老刘说:“哟,年前的儿科门诊也是人满为患。我科室根本离不开,只能辛苦你这准外婆回去了。我晚上一定回家吃饭。”1966年出生的刘舒南,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年。新冠疫情爆发前两个月,大冶的儿童流感疫情已经持续57天。

年前的儿科,日均门诊量多达500人次!儿科全体医生取消休息,每天派4名医生坐门诊,紧急应对患儿就诊需求。为减短患儿家长等待,经常每天得工作10多个小时,中午根本顾不上吃饭。而老刘作为儿科负责人,每天从门诊下班后,不得不赶到病房查看新病人和疑难重症患儿,经常要忙碌到晚上八点才能到家吃饭 。

忙碌的爱人抽不出时间,那只有自己请假回家了。

看到午休时患者少多了,曹玉芳这才急急地利用这短暂的空隙,三步并作两脚地跑回家里,用电锅炖了一只老母鸡,洗好菜切好菜,只等他们回家后,她再请假一小时回来帮两个孩子做饭吧。

四川观察抗疫一线子女(为抗疫狠心赶走怀孕女儿回武汉)(5)

因为一路堵车,女儿的车子直到下午3点35分才到达大冶。刚好这个时候,下午门诊就诊的小高峰已过,曹玉芳赶紧向领导请假2个小时,回家为小两口做午饭。

今年50岁的曹玉芳,出生于大冶大箕铺镇,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她姐弟8人,在家中排行老四,上头有三个姐姐,下面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父亲于1995年患心脏病,做换瓣手术急需十几万元,而且只能去上海才能做。

但当时因家里太贫困,无钱为父亲治疗,一直拖到几年后,他们姐妹长大了,好不容易凑足了一笔钱准备送父亲去做手术,谁知,医生却称,因为拖得太久,已经失去做手术的机会。57岁的父亲,就这样不幸早逝。

为了走出贫困,曹玉芳勤奋学习,最后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黄石护校。1990年8月,刚毕业的她以良好的综合素质,进入大冶人民医院,先后在感染科、内科、妇产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06年竟聘为输液中心护士长,2008年竟聘为门诊办主任,从事管理工作。

女婿一到大冶,就拐到医院接上曹玉芳,瞅见两个孩子疲惫不堪的样子,她心疼极了。但看到他们终于安全到家,又乐得像个孩子似的。

进门就闻到了诱人的鸡汤香味。她赶紧端出热腾腾的鸡汤,让他们赶紧垫一下肚子。自己则一头钻入厨房,手忙脚乱地炒起菜来。这期间,从医院和科室打来的各种电话不断,她几乎是一手抓手机,一边握锅铲。

因为连接十几个电话,以致哪个菜放了盐,还是没放盐,她根本记不清楚。最后,当她在四十几分钟内,将几个菜端上饭桌时,女儿不是咸得直咂嘴,就是淡得直撅起嘴。好在,两人都是饥不择食,哪还讲究什么咸淡,很快就把妈妈做的饭菜一扫而光。

曹玉芳刚刚赶到医院,总值班急急告知她:从武汉返冶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急需增加医生和护士……

她直忙碌到晚上8点,才拖着疲软的步子从医院赶回家。此时,女儿女婿已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并为父母亲准备好了晚饭。她心头不由一暖。随后,老伴也回家了。

这个晚上,一家四口高高兴兴地吃了顿晚饭,同时商量明天,也就是年三十回阳新韦源口乡村陪奶奶过年的事宜。

曹玉芳说:“根据目前我们科室患者极多的状况,我根本抽不出空,建议还是你们自己去看望奶奶,并代我问声好。”瞅见小两口不可理解的样子,歉疚之感油然而生,她只好换了口气说谎:“如果能抽出空的话,三十下午下班后你们开车过来接我。”

果然,大年三十上午,医院召集紧急会议,部署全面防控疫情的工作。直忙碌到黄昏时分,就诊人员逐渐减少了,曹玉芳终于能按时下班了。

就这样,他们一家四人,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驾车回到刘舒南的老家,陪同年已八旬的婆婆,度过了一个温馨而仓促的除夕之夜。

初一一大早,因为曹玉芳和刘舒南还得赶回医院值班,只得满怀歉意地匆匆告别老人,和女儿女婿一起,又从五十里外的韦源口赶回医院,豁达大度的老人十分理解儿子儿媳的工作。只是不停地叮嘱他们,一定要注意身体,一定要小心防护。

返冶途中,心疼父母的女儿看到他们如此忙碌,就说:“爸爸妈妈,你们太不容易了。但在防疫的紧要关头,我们可不能拖你们的后腿,更不能影响你们的防控工作。我们送你们回医院后,决定还是回武汉去……”

曹玉芳长叹一声说:唉,防疫情况如此紧张,爸爸和妈妈实在无暇照料你。其实,妈妈最大的担扰是,妈妈整天要接触那么多发热的病人,每天都有确诊和疑似的病例,稍有不逊,就会将病毒传染给你们,传染给小宝宝……”

刘舒南也有些担忧地说:“这个时候,武汉都封城了,他们能回得去吗?再说,那么多人都想离开武汉,此时回去,危险更大呀!我看你们在大冶肯定更安全一些……”

曹玉芳说:“我昨晚想了一夜,你们回武汉也方便些。在大冶的家里,肯定让妈妈分心,还要担心你们的吃饭问题。再说,你们又不可能在这里住长,如果不及时赶回去,到时武汉防控升级的话,根本就回不去了……”

经过权衡轻重,夫妻俩同意女儿的决定,尽快返汉。

三月春正浓时,大冶疫情结束。当我就此当面采访曹玉芳时,她满脸歉疚,瘦削而苍白的脸颊,陡增悔意。她长叹一声,对我这位采访者说:“说真的,我当时好纠结:让女儿女婿留下来吧,我们老两口都要守在医院里,根本没有时间陪伴他们。

特别是此时的发热门诊,每天都要接触确诊的、疑似的、无法排除的和密切接触的等各种患者,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将病毒带回家中,随时有可能祸及女儿他们。更何况,女儿此时怀有两个多月的身孕呀!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如果让他们留在大冶吧,武汉的疫情比大冶严重很多,他们一旦回去根本出不来,危险系数更高,许多生活物质都成问题……后来,武汉城里所发生的事情,也证实了我的预感。说明我们的担心并非多余呀。

四川观察抗疫一线子女(为抗疫狠心赶走怀孕女儿回武汉)(6)

四川观察抗疫一线子女(为抗疫狠心赶走怀孕女儿回武汉)(7)

在此非常时期,别的父母都是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赶紧回来,哪还舍得让他们离开呢?更何况,此时的武汉是最危险的地方,封城前都有好几百万人往外逃,哪还有父母让自己的孩子往回返的呢?!

但是,无论亲情多么重要,也没有防控疫情重要。曹玉芳十分清楚,自己是人民医院门诊办主任,而发热门诊是筛选分类和处置新冠肺炎感染病人的第一道堡垒,她岂能缺席?

她抹了一把眼泪,对女儿女婿一挥手,用喑哑的嗓子说了声:“妈妈实在对不起你们,你们还是赶紧返回武汉吧……我相信疫情很快就会好转,到时,我和爸爸再去探望你们吧……”

疫情如此紧急,身为医务工作者的父母哪能缺席呢?小两口十分理解父母,果断表示:“妈妈,你就和爸爸放心工作吧。我们还是返回武汉好一些。请不要担心。”

说罢,女婿驾车将他们老两口送到医院大门后,即绕道返回武汉。

1月25日,上午10点多,他们刚回到武汉家中仅仅40分钟后,当天上午11时,武汉完全封城。城里的人不能出,城外的人进不了。

封城时间长达76天,直到4月8日,在疫情向好后,武汉三镇才恢复正常。但是至今,因为无症状感染者出现,特别是全球多个国家的疫情依然严峻,加上从国外输入病例防不胜防,武汉市政府对各社区和小区依然实施严厉管控。

(作者石野,出生于鄂东农村。曾在中国海军陆战队服兵役。任过南方都市报、京华时报、首都公安周报及法制日报等报刊的记者编辑。曾接受过央视、凤凰卫视等国内30余家卫视专访,应邀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北师大等60多所大学作过新闻讲座。出版有《卧底记者》《我在北京当记者》《生死暗访》及《我为人民说真话:人大代表王维忠传奇》等畅销书。现居北京。中国报告文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