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制瓷业素有“南青北白”之说,“青”指的就是越窑青瓷,在当时备受世人青睐,陆羽所撰的《茶经》中,便把越窑列为唐代诸窑之首。

而作为越窑中专为皇家烧造的秘色瓷,诗人们更是把人间最美妙的词语毫不吝啬地赋予于它。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徐夤的《贡馀秘色茶盏》诗云:“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

秘色瓷讲解 论低调炫技只服秘色瓷(1)

唐代 秘色葵口盘 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不过千年来,秘色瓷却仅见于诗文传颂、文献记载,始终不见真身,釉色、器型、烧造过程皆秘而不宣。直到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了载有“瓷秘色”字样的贡品清单《物账碑》,与同时出土的十三件瓷器刚好一一对应,由此揭开了秘色瓷的神秘面纱。

法门寺是唐代皇家寺院,大唐皇帝曾多次迎奉佛骨舍利到长安供养,其地宫所供奉的瓷器等级非常之高,且此后出土的秘色瓷一直无法超越,能够代表当时越窑青瓷的最高工艺水准。

秘色瓷讲解 论低调炫技只服秘色瓷(2)

唐代 五瓣花口内凹底秘色瓷碟 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出土 法门寺博物馆藏

秘色瓷讲解 论低调炫技只服秘色瓷(3)

唐代 五瓣花口内凹底秘色瓷碟(底) 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出土 法门寺博物馆藏

但对于今天看惯了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陶瓷器的人们而言,这些大多表面光素、少有纹饰、器型规矩的秘色瓷,到底如何体现出唐代制瓷技艺最高水平呢?

秘色瓷讲解 论低调炫技只服秘色瓷(4)

唐代 越窑秘色瓷注壶 故宫博物院藏

晚唐时期,摒弃了图案、文字、贴塑等装饰的秘色瓷,审美更趋于内敛,窑工的功夫和技艺首先用在了釉色的极致追求上。

在秘色瓷出土较多的上林湖后司岙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瓷质匣钵,而秘色瓷之“秘色”的出现,恰恰与瓷质匣钵的使用大有关系。

对普通越窑青瓷而言,基本都是多件堆叠烧制,甚至明火烧制,而随着火焰的翻滚,灰尘的掉落,叠烧的粘连,烧制出来的瓷器釉面通常会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因此在制作较高等级的青瓷时,便会使用匣钵。

但对贡御的秘色瓷而言,粗质的匣钵远远不够,唯有瓷质匣钵,方能体现出皇家风范和精工细作。瓷质匣钵的胎质极为细腻致密,与瓷器的胎质基本一样。此外,匣钵之间还要使用釉料仔细封口,使得在烧成冷却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强还原气氛而使釉面呈现出美妙的天青色。我们熟悉的汝窑,所追寻的实际就是越窑秘色瓷的天青色,二者在审美趋向上一脉相承。

秘色瓷讲解 论低调炫技只服秘色瓷(5)

唐至五代 秘色瓷净瓶及与装烧匣钵 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出土

但这样做的成本奇高。因为秘色瓷在取出的时候,一定要打破匣钵,于是便成了一次性用具。由于这些瓷质匣钵的胎质甚至比绝大多数瓷器都好,因此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以至于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的青瓷之所以流行划花、刻花装饰,正是因为在当时的开采条件下,优质资源已趋于耗尽,瓷胎杂质变多,釉色变暗,所以窑工才会通过各种纹饰来掩盖胎和釉的瑕疵。

秘色瓷讲解 论低调炫技只服秘色瓷(6)

上林湖后司岙窑址的瓷质匣钵堆积

当然,秘色瓷的讲究和奢侈,绝不仅仅是釉色上,于器型上也有所体现。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中,有一件十分特殊,它并不在《物账碑》记载的十三件之列,而是单独被供奉在地宫第二进的位置,就是八棱瓶。

由于瓶口覆有一颗大宝珠,瓶内装有29颗五色宝珠,且直接、单独用于供奉,有学者认为它的等级要比包裹在漆盒内的十三件秘色瓷还要高。而更高的等级,也相应体现在了器型的工艺难度上。

秘色瓷讲解 论低调炫技只服秘色瓷(7)

唐代 越窑秘色瓷八棱瓶 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出土 法门寺博物馆藏

秘色瓷讲解 论低调炫技只服秘色瓷(8)

唐代 越窑秘色瓷八棱瓶(俯视和底) 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出土 法门寺博物馆藏

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瓶类一般多为圆形,而这件八棱瓶造型十分特别,直口长颈,肩部圆隆,腹部呈瓜棱形,圈足稍外侈,瓶颈与瓶身相接处还有三条呈阶梯状的凸棱。这样的器型制坯时需要首先拉成圆坯,再一步步修出来,费时费工,成品率很低,目前出土的数量也很少。

秘色瓷讲解 论低调炫技只服秘色瓷(9)

唐代 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 故宫博物院藏

秘色瓷讲解 论低调炫技只服秘色瓷(10)

唐代 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底) 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在上林湖后司岙窑址中还发现了底部有“宫”字款的八棱瓶,意指专为供奉宫廷烧造,从这一点也可见八棱瓶等级之高。

观复博物馆秉承“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的理念,以馆藏文物【唐代 越窑青釉圆腹长颈瓶】为蓝本,借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八棱瓶形制,创制观复秘色越窑八棱瓶,以期让今人了解曾经灿烂千年的越窑文化。

秘色瓷讲解 论低调炫技只服秘色瓷(11)

唐代 越窑青釉圆腹长颈瓶 观复博物馆藏

秘色瓷讲解 论低调炫技只服秘色瓷(12)

观复秘色越窑八棱瓶,外形端庄规整,釉色青中泛黄;直口长颈,瓶颈与瓶身相接处装饰三层八角凸棱,且呈阶梯状;瓶身八棱形,肩部丰挺,腹部渐收,隐有筋骨之感;圈足微外奢,底部钤印“觀”字款识。

秘色瓷讲解 论低调炫技只服秘色瓷(13)

秘色瓷讲解 论低调炫技只服秘色瓷(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