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不需要抒情

——–《天色将晚,母亲将月亮搬上灶台》创作随想

文/张玉霞

思念,不需要抒情,只需要顺着心的方向,走下去。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诗人王二冬诗里的一句话。文章一气呵成淋漓酣畅地宣泄了我尘封的记忆和感情,我们总是有很多感情被积压,被小心翼翼地存放在心底的一个角落。这绝不是忘记,它反而是一种深刻和深情。一些痛不敢碰触。压抑久了,心会沉重,而我们又不得不假装忘记。诗人这句诗给我了一个出口。乡愁,总是能轻易在心底犁出疼痛。

不需要抒情,这是我一边流着热泪一边创作出来的。每一个字带着我新鲜的血液,带着我胸口的疼痛。口里说不出的,我的笔可以,此刻文字是我的忠实信徒,它能很好地诠释我的感情。月光下,母亲在灶台为一家人忙碌一餐粗茶淡饭,这是多么自然多么平常啊,于我却成了奢望。我把乡愁一遍一遍地捋,我掂量着文中每一个字可不可以负起我感情的重托,我怕落笔轻了,承托不起土地的广袤和母亲深恩的厚重,我怕落笔重了,惊扰了童年的欢快以及那一声声鸟啼。

木兮姐说看了我的文章她哭了,她是一个非常重情的人。我们聊到很晚,我说她懂我。她说她懂我的痛。我们都一样,都失去了挚爱的亲人。不知这一句懂得是否说明又多了一个她的世界月光破碎的人。

“父母在人生尙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喧嚣的尘世,孤独的你我。

傍晚,村子里唤儿声声,饭菜飘香了,月亮在灶台给忙碌的母亲披上柔柔的银纱,此刻母亲是美丽的,是安详和满足的。

夜色将晚,是团圆的,是热闹的,是最具烟火气的。饭后,父亲可以抽几支烟,听几段京戏,星星轻轻呼唤着彼此上路了,银盘似的月亮也悄悄跟到了爷爷的鱼瓮上。你是否还记得那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月亮。

母亲在,月亮就在。月亮有脚,跟着我们捉迷藏,有月亮的夜晚,母亲可以放心让我们多玩一会儿,月亮可以被母亲搬上灶台,月光还可以盖在我们身上。黑黑的巷子里,有月亮陪着我,我就不害怕。细碎的虫鸣,咀嚼着光阴,月光又陪母亲在昏黄的灯下缝补衣裳。

那时的日子是安稳踏实的,外面大雪纷飞,灶台上煮着一锅地瓜,暖煦的屋里飘着甜香的味道,这也是童年的味道。

童年是闪光的,母亲在的每一个平淡的日子都是闪光的。“天色将晚,母亲将月亮搬上灶台”,这是多么美好温馨的情境,劳作的母亲,有着月亮一般的圣洁光辉。母亲可以给我摘下月亮,或者母亲自己就是月亮。今天,我写了这篇题为《天色将晚,母亲将月亮搬上灶台》的文章,它字字句句从我的心上剥落,满足了我对母亲的依恋和思念,是童年所有美好回忆的制高点,更是我掏出所有的疼为自己救赎。

灶台早已不是那个灶台,再也没有谁能把月亮搬上灶台了。母亲在月亮里远远看着我。母亲,女儿不敢说想您,怕泪水模糊了视线,更看不清您。母亲,女儿不敢说想您啊,您在冬,我在秋天里。

思念段落(思念不需要抒情)(1)

作者简介: 张玉霞 笔名清风 山东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 淄博市网络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淄博青年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淄博博山区作协会员。作品发表于《淄博日报》、《淄博晚报》、《齐鲁晚报》、《鲁中晨报》、《东方散文》、《齐鲁文学》、《作家文苑》等报刊杂志。文章发表于网络今日头条、时代头条,并被多家网站转载。荣获:2017年第二届“半朵花开”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散文入选《齐鲁文学2016精品选集》。荣获2017年“首届国际东方散文奖”优秀奖。荣获2017年“海河杯”全国文学大奖赛优秀奖。荣获“首届盛典中华全国征文大赛”入围奖。入选2018年 《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并获 三等奖。2022年出版散文集《那朵白云,那片青瓦》。

壹点号博山区作协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