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爷爷用什么哨子(阿木爷爷我的技术再好)(1)

阿木爷爷用什么哨子(阿木爷爷我的技术再好)(2)

阿木爷爷用什么哨子(阿木爷爷我的技术再好)(3)

王德文正在制作鲁班凳

阿木爷爷用什么哨子(阿木爷爷我的技术再好)(4)

苹果模样的鲁班锁

阿木爷爷用什么哨子(阿木爷爷我的技术再好)(5)

缩小版的世博中国馆

阿木爷爷用什么哨子(阿木爷爷我的技术再好)(6)

王德文与中国馆模型

阿木爷爷用什么哨子(阿木爷爷我的技术再好)(7)

王德文与小孙子在一起

距今2600年前,传说鲁班发明了一种物件,打开是个小板凳,合拢后可以在睡觉时作为枕头。这种凳子便于携带,方便生活,被称为鲁班凳。可是,鲁班凳的制作方法复杂又少有精细图纸记录,加之年代久远,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退场。而不久前,在一段征服国内外千万网友的视频中,一位61岁的中国大爷详细地还原了鲁班凳的制作过程,他不用一颗钉子和一滴胶水,将木头打造成了可以变换造型的鲁班凳。

“这老爷子是鲁班再世吧!”

网友们看过老爷子制作鲁班凳的视频之后感叹不已。视频在国内某网络平台上快速传播开来,拥有着500多万点赞,200万人围观,引起网友热议。老爷子的视频不仅国内网友广泛关注,在国外YouTube视频网站上,“功食道”的单个视频播放量就超过了1000万,国外网友连连惊叹,“这又是什么中国功夫?”甚至有外国网友怀疑他是不是偷偷利用了CAD建模技术,才打造出了这般奇妙的作品。

不仅是制作鲁班凳,他还给小孙子造出了各式各样的玩具,像是用竹木造出的小木马、在小溪里穿流的乌篷船、一根细绳连接几段木料变出“引体向上”的木偶人……老爷子每次都用木头带给网友们意想不到的结果,刷新着许多网友对于中国传统工艺的认知。因此,网友亲切地称他为“阿木爷爷”。

一身蓝布衫,一顶旧草帽,在田野间做着木工活儿的“阿木爷爷”在视频中很少讲话,始终保留着一层神秘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名——王德文,也不知道他来自山东聊城,现居广西梧州。他以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打造出一个个鬼斧神工的作品,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物件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老爷子功底不是一般人能及”

一块整木,经过阿木爷爷锯、刨光、磨、钻、凿、抠、上漆、打蜡等多道工序,变成了一个巧夺天工的鲁班凳。更加神奇的是,凳子没有用任何金属构件,虽然看似松散,但每处结构却又紧紧相连,自由转化亦能稳固使用。

如今,能熟练掌握这项历经两千多年技艺的工匠已是寥寥无几。甚至有内行木匠评论道:“要我去做这活儿还真做不了,老爷子功底不是一般人能及。”

扎实的木匠基本功是老爷子少时练就的。9岁那年,王德文失去了父亲,母亲又体弱多病,家庭的重担落在了他的肩上,他不得不学习一项技能去维持生计。于是,13岁的王德文辍学,转而跟着村里的木匠学习技术,3年之中,没有一分工钱,只能离开。但他仍旧不放过学习的机会,村里只要一有木工师傅去做活,他便跟上前在旁观看,“偷师学艺”,再找一些废木料来练手。

如此坚定地想要学习木工,是因为当时发生的两件事情深深影响了他。

“那时候,家里的锅盖漏气,总是蒸不熟地瓜,我亲戚也是一位木工,就赶来给我们家重新做了一个木锅盖。我站在旁边一直看着,这件事总是在我心里记着,让我有了想要学习木工的想法。”王德文回忆道。此外,在跟着木匠学习的3年期间,他有一次不小心将别人的织布用的小板凳摔成了两半儿,却无钱偿还,遂回到自己家中又重新对比做了一把小板凳还给人家。

他从那时在心底认定,木工可以养家糊口,可以解决问题,木工这项技术要活到老,学到老。之后,王德文就一直在山东聊城做木匠,从小板凳到大家具无所不会,高超的技术也为他迎来了不少生意。

而王德文第一次见到鲁班凳距今已有42年,当时的他只有19岁。

1977年,王德文在一户人家做木匠活,看到屋里摆放着一个似枕头般的木块,展开之后可以变成一个小木凳。好奇的他便询问旁人,才得知这就是传说中的鲁班凳,俗称“瞎掰凳”。回家之后,他自己开始研究“瞎掰凳”的制作方法,“我当时回到家里,天天琢磨,不然睡不着觉。”扎实的工匠基本功让王德文轻松地造出了一把相同的木凳。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也渐渐将鲁班凳抛之脑后,继续做着木工活维持生活。

40年光阴流转,2017年,王德文偶然看到一段关于制作鲁班凳的视频, “那段视频的制作过程实在太笼统,很多细节都没有拍摄,边看视频边学制作的人肯定不明白。” 王德文对视频不大满意,于是,他心中萌发了想要拍摄制作鲁班凳完整教程的想法。

“只要肯思考、细心做,一定可以做好”

也是在2017年,王德文有了小孙子,他和妻子一同从山东聊城搬往广西梧州,与儿子一起居住。

那时,恰逢专职做网络视频的儿子阿成遇到了最大的职业瓶颈——他在网络上自创的“功食道”美食视频栏目面临着创作思维枯竭的局面,极有可能无法更新下去。王德文听闻后,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儿子。父子二人一拍即合,鲁班凳的视频制作提上了拍摄日程。

为了一次性制作成功,老爷子先在家里用纸盒做了一个鲁班凳的模型,熟练的操作让他有了信心,唯一面对的问题是木材的挑选,如果木头本身不行,一切的技术都是白费。“我最后选了一块非洲红木,坚固耐用,不容易折断、弯曲。木头是关键,不然木头一锯就断,绝对做不了鲁班凳。”老爷子介绍道。

在准备的过程中,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部件都马虎不得。一切都回到了他最初学习木工技术的时候,连钻孔的工具,都要求是最传统的手拉钻,甚至他还要亲自制作一些市面上买不到的工具。王德文就曾手工磨出一个锯片,而锯片其中最细的部分,只有0.3毫米。万事俱备,再选上一个好天气,就在田地里的小木屋外开始了拍摄。

“沙——沙——”锯木的声音充斥在耳边,王德文在红木上画完线条,将其绑在树上,一锯下去,一块木头的两个面相互吻合,再一凿下去,既是卯又是榫。“我爸特地交代我一定要拍得仔细,特别是尺寸究竟是多少,如何锯、钻、凿等细节让网友们看清楚,让人一看就学会做。”阿成说道。

在王德文的心中,木工活一点儿也不难,包括制作鲁班凳。就像他当初自己琢磨出鲁班凳的制作方法一样,他认为只要肯去思考,没有什么难题。老爷子也并不是无所不会,他在面临制作困难时,也会上网搜索方法,再去实践。“木匠活,看得见,摸得着,只要肯思考、细心做,一定可以做好,这是木匠的关键。”

在网上,有许多年轻人发私信请教老爷子技术问题,而现实生活中,还真有人通过老爷子的视频,开始学习制作鲁班凳。在他们居住的村里,就有这样的一位“观众”登门拜访。

“他拿着自己做的鲁班凳来我家,让我看看怎么样。”这样一位忠实粉丝让王德文感到异常欣慰。“第一次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可以再做两次试试看,做到第三次肯定能更成功了。”王德文鼓励他,并给出了修改意见。

年轻时做活儿的时候,老爷子也受到过大大小小的伤,甚至曾被机器切到手指。对想要尝试木工活儿的观众,他特意嘱咐:“木工做活受伤是常事,不要在意。生活就是先苦后甜,有时候遇到困难,咬一咬牙也就过去了。”

榫卯结合新元素,一年之中制作了70余件木工手作

14个榫卯组件的鲁班锁巧妙组合成一颗苹果、几块边角料与玻璃纸组合成为一盏六角宫灯、一段新竹做成扇形再加上布条就是风车形驱鸟器……“神作”轮番上阵,为国内外网友献上了令人惊艳不已的中国传统手艺。

“我一开始不太理解网友们为什么都喜欢看我做活儿,但是后来越来越多人看,我就继续做了下来。”阿木爷爷没有止步于鲁班凳,他和阿成开启了“长期合作”。

“实际上,突然引起关注是我们意料之外的事情,我们的粉丝体量还不足以引起这样的讨论规模,主要是因为中国传统技艺和文化魅力,我们以后要坚持做这方面的内容。”阿成解释道。

从鲁班凳出发,一期期展示了不同的木工技术,他们将传统技艺打造成了“鲁班系列视频”。喜欢琢磨的王德文将榫卯结合新元素,一年之中制作了70余件木工手作,尽展榫卯工艺之美。

这其中,不得不提及王德文制作的世博会中国馆小模型,它将榫卯结构发挥到了极致。42根榫卯棱、27道锁、4个榫卯柱、1个榫卯基……每个小零件叠叠相扣,一个中国馆模型便出现在眼前。榫卯结构考验的是木匠的精准度,如果任何一个小零件差了一厘一毫的精准,整个作品就会功亏一篑。王德文用了整整5天,静静地研究构造,量刻度,造卯件,但从来没有过厌烦的感觉。

在一年的制作过程中,也出现过失败的案例。在一次纸巾盒制作的拍摄过程中,因为出现了设计上的不准确,导致榫卯结构在切割的方式上有偏差,最终成品王德文不满意,他要求儿子重新拍摄。第二次再拍摄时,王德文认为达到了自己的要求,才将视频发布在网络上。

传统木工技艺现在要为小孙子“服务”

在一段又一段的视频拍摄过程中,小孙子也慢慢长大了。王德文曾为家庭生计而学的手艺,开始转向解决孙辈的需求——玩具。

于是,刚满一岁的小孙子成了王德文的重点“客户”,“我给小孙子做了一只小木船,我们一起把船放在小溪里,他特别开心,一直站在水里都不想上岸了。”王德文谈到自己的第三代,语调都变得喜悦了。

不仅仅是一只木雕小船,王德文还为孙子做了竹蜻蜓、简易学步车、手摇泡泡机,甚至还有木质版“小猪佩奇”……还未曾学会说话的孩童,和少言寡语的爷爷,通过一件件手工木质玩具相互传递着爷孙之间的温暖和情感。

拨浪鼓,是老爷子为孙子制作的第一个玩具。视频中,阿木爷爷带着小孙子出门,看到隔壁小孩在玩拨浪鼓,并向小孙子炫耀。老爷子立刻找来一根竹子,花上十几分钟,将竹子削剪、打磨、用小零件安装之后,一只拨浪鼓送到了孙子的手中。

火遍全网的木质板“小猪佩奇”的制作也让网友倍感亲切。小孙子向爷爷讨要玩具的简单剧情将大家引入到制作“佩奇”的情景之中:一块薄木板,用圆规画上几个圆圈,锯出不同大小的圆木在纱布上来回搓磨,再将它们拼凑在一起,“佩奇”的面孔逐渐形成;两条弧形的腿安装之后,没有电池和钉子,“小猪佩奇”仍旧神奇地行走在一个斜着的木板之上,站在一旁观看的小孙子不亦乐乎。

行走的“小猪佩奇”只是其一,还有行走的木机器人、跳跃的木袋鼠、会打架的竹节人……这些木质玩具在阿木爷爷的手中活了过来。

除了照看孙子和拍摄以外,王德文在闲暇时间仍旧没有停下他木工的手,他总是会找同村的山东老乡要一些废弃的边角料木材进行回收利用,为家里和邻居做些可以用得到的木质小物件儿,“前两天刚给邻居做了一个小板凳,小板凳也要讲究四平八稳,板凳的角度很重要。”

“我不是大师,只是一个普通老木匠”

鲁班凳的视频经历了一年的时间才引起广泛关注。从第一个鲁班凳视频到近期千万网友关注的鲁班凳视频,王德文已经积累了七代鲁班凳。第七代鲁班凳的视频累计点击量超过了1100万,阿成和我们分享了视频制作背后的故事。

“因为我了解父亲常年的木工操作,我熟悉他的流程和需要,所以拍摄和剪辑都是我,也只能是我。”集导演、摄影、后期剪辑于一身的阿成说道。

在这一年不断地更新视频的过程中,视频的后期制作也在快速地改进。在他的系列视频中,可以看到广西的山水风光或是活动着的动物,而切割木头等操作的嘈杂声作为背景音却不绝于耳,“木工做活的时候有着大量重复的操作,同一种动作中很容易让观众有疲劳感,我必须将镜头切换到自然风光,让观众的视觉丰富起来。但同时保留着父亲在制作的背景声音,每一个镜头的上下连接要让观众具有收获感。”

不仅如此,阿成认为,虽然是“制作教程”类的短视频,但是一定要将教程变得有趣,才会有观众继续看下去。简简单单的剧情是视频中点睛之笔,这与父亲提出的精准和完美的要求相结合,一份木工制作的良心教程便呈现在网上,这让稍有基础的人,在观看之后就可以尝试动手制作。

视频的广泛传播让王德文和阿成肯定了自己的努力。他和儿子都清楚,传统木匠技术已不同往日,它在当下已很难成为维持生计的工作,因此,儿子阿成没有子承父业也得到了王德文的理解。他从不强求年轻人一定要学习这门手艺,能够得到现在的关注已属不易,但老爷子内心仍旧希望木工手艺能够传承下去,“我越来越老了,就算我的技术再好,如果不拿出来给别人,那就等于零。”

阿成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将这份手艺保留下来,“如果有一天,真的需要有人去传承我父亲的手艺,我会站出来将它延续,只不过现在我会用自己擅长的视频制作将这份技术分享给其他的人。”

王德文似乎同意儿子的看法,他现在没有收徒的打算,“我不是大师,只是一个普通老木匠,让人们在视频中学会制作就足够了,我们录视频就是帮助我传承技术。”

文/本报记者 韩世容

供图/王德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