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蒜适应性强,用途广,我国各地都有栽培。山东地区种植面积达200多万亩,金乡、苍山是著名的大蒜产地。大蒜幼苗、花茎和鳞茎均为广大群众所喜食,又是药用保健食品,国内、国际市场的需要量日益增加,因此,我国大蒜种植面积迅速增大,成为广大农民提高经济效益,奔小康的重要项目之一。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严重的连作现象,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大蒜二次生长现象,个别年份发生率达50〜60%,造成大蒜产量、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农民的收入。

—、大蒜二次生长症状

春季大蒜生长到一定时期,鳞芽开始分化,叶片退化,鳞芽逐渐形成蒜瓣,退化的鳞芽外的鳞片形成了蒜瓣的外皮,这是大蒜正常生长的一般规律。在3月份,大蒜在蒜薑露出之前,蒜轴周围长出5〜6个小蒜叶,围着蒜轴生长。这些小叶是新蒜瓣的外皮顺着蒜薑长出的一条长长的新叶,而新蒜瓣的生长点并没有萌动。这称为大蒜瓣退化叶再生长现象,有的称为二次生长现象,也称为马尾蒜、大蒜发叉。该现象是退化的蒜叶,在遇到外界条件适合时,出现的再生长现象。这种出叶现象对蒜薑产量影响较大,一般减产30〜40%;对蒜头产量影响较小,一般减产10〜20%,但是蒜皮变厚,蒜瓣变小,品质降低。

大蒜种植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大蒜栽培二次生长发生的原因)(1)

二、与二次生长发生的有关因素分析

(一)基础因素

目前公认的大蒜二次生长的原因是春前营养生长过旺、种蒜中的营养积累过剩,集中在初春释放,而此时大蒜植株中的顶芽已经成为花芽,不能再进行叶片分化,于是过多的营养促使退化的叶片开始了再生长。一般认为凡是能导致大蒜春前营养生长过旺的因素均为二次生长的发生因素。这些因素中包括:播种过早或过晚;施用化肥,特别是氮肥过多;暖冬,特别是初冬温度过高;地膜覆盖;从外地引进良种等。现就这些因素分析如下:

大蒜种植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大蒜栽培二次生长发生的原因)(2)

1、 播种期

2003年山东地区10月10日前播种的二次生长的发生率高,约为15%左右,10月10日后播种的较轻,约为5%左右。10月底播种的基本没有发生。由此看来播种期过早,苗期生长时间较长,至春前营养积累过多,造成二次生长的发生率提高,是大蒜二次生长发生的因素之一。但是,在2005年无论是9月底播种,还是10月下旬播种的大蒜,在2006年均未出现二次生长现象。由此看来,播种期早晚不是二次生长的决定因素。

2、 施肥量

2003年种肥施氮、磷、钾复合肥150kg/667㎡以上的二次生长的发生率高,约为15%左右。而种肥施复合肥在50kg/667㎡的田块二次生长的发生率为10%左右。由此看来施用化肥过多,苗期生长旺盛,至春前营养积累过多,造成二次生长的发生率提高,也是大蒜二次生长的因素之一。但在2005年播种季的大蒜无论是施用化肥多还是少,均未出现二次生长现象。由此看来,施用化肥多少也不是二次生长的决定因素。

大蒜种植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大蒜栽培二次生长发生的原因)(3)

3、 气候条件

2003年暖冬现象明显,晚秋、初冬气温较高,大蒜苗期生长过旺,至春前营养积累过多,造成二次生长的发生率提高,也是大蒜二次生长的因素之一。但是,近十几年暖冬现象非常普遍,却并不是每年都出现二次生长现象。由此看来,暖冬也不是二次生长发生的决定因素。

4、 地膜覆盖

在大蒜二次生长严重的年份,覆盖的地膜破损严重的地块、地边、畦边,凡是地膜覆盖不好的地方,二次生长发生的现象发生较轻。2004年在地膜覆盖严密的地块,二次生长的发生率约为20%,没有地膜覆盖的地块则没有发生。由此看来,进行地膜覆盖后,大蒜的生育环境改善,生长发育旺盛,苗期生长时间较长,至春前营养积累过多,造成二次生长的发生率提高,是大蒜二次生长发生的因素之一。在2006年不管是覆盖地膜还是未覆盖地膜均未出现二次生长现象。由此看来,覆盖地膜也不是二次生长的决定因素。

大蒜种植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大蒜栽培二次生长发生的原因)(4)

5、 品种

同一年份红皮大蒜二次生长的发生率较高,约为15%,白皮大蒜的发生率率低,早薑蒜(二水早)基本上没有出叶现象(个别地块只占2〜3%)。部分地区从北方地区引来大蒜种,由于病毒病较当地的轻,加上种蒜里的微量元素丰富,所以生长发育旺盛,春前营养积累较多,二次生长的发生率也较高。品种不同是大蒜二次生长发生的因素之一。在没有发生二次生长的年份,不管是什么品种,均不发生二次生长,由此看来,品种问题也不是二次生长发生的决定因素。

大蒜种植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大蒜栽培二次生长发生的原因)(5)

6、 土壤

2007年大蒜地冬季干旱,低洼地、粘土地的土壤含水量较高,大蒜生长较好,营养积累较多,二次生长的发生率较高,约为20%,而沙土地由于干旱,大蒜的生长不良,二次生长的发生率仅为5%。在干旱的年份土质也是二次生长发生的影响因素。在没有发生二次生长的年份,不管是什么土质,均不发生二次生长,由此看来,土质问题也不是二次生长发生的决定因素。

7、有个别人认为二次生长是蒜种贮存期温度较低、湿度过大造成的。

在金乡等大蒜产地的蒜种均为室内自然温度贮藏,贮藏期的温度都在20度以上。温度和湿度不会有大的差别,多高温度和多大湿度贮藏蒜种会影响二次生长的发生没有得到证明。

大蒜种植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大蒜栽培二次生长发生的原因)(6)

(二) 外在决定因素

2005年秋季播种的大蒜,播种期较早的、施化肥较多的、进行地膜覆盖的、粘土地土壤的、不管是什么品种,经历了2005年的暖秋、暖冬。也就是说具备了所有大蒜二次生长的基础因素,但是,2006年2月下旬〜3月上旬气温偏低,2006年大蒜二次生长现象发生极不明显。在同样的条件下,2004年2月底〜3月上旬气候较暖。三月下旬大蒜开始二次生长,当年二次生长发生极为严重。2007年亦有同样现象。

经过观察,在相同的条件下,凡是春季2月下旬〜3月上旬气候较暖,或冷暖交替频繁,三月下旬大蒜开始二次生长,当年二次生长发生严重。而此期温度较低时,不管基础因素多么俱全,均不会严重发生。因此可以推断,具备上述基础因素不一定会发生二次生长现象,只有具备了上述基础因素,再具备外在2月下旬和3月上旬的暖春或冷暖交替这一决定因素,才会发生二次生长现象。

大蒜种植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大蒜栽培二次生长发生的原因)(7)

(三) 内在因素

近年来有人研究春季苗期施钙肥可以防止大蒜二次生长的发生。这表明大蒜二次生长发生的内在原因是缺钙。为什么有的年份缺钙,有的年份不缺钙?而且山东省产蒜区都为钙质土壤,土壤中一般不会缺钙。针对此现象,我们分析如下:

由于土壤中氮肥施用较多,氮肥在土壤中首先转化成钱态,然后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变成硝态氮,硝态氮在氨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鞍态氮,这两个转化不停地进行,成为动态平衡。大蒜根系大量吸收硝态氮。在早春气温较低的时候,喜温的硝化细菌活动能力降低,耐低温的氨化细菌继续旺盛活动,因而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鞍态氮。这些鞍离子带正电荷,排斥影响了钙离子,影响了大蒜根系对钙离子的吸收,造成大蒜地上部叶片缺乏钙肥。在正常的年份,2~3月上旬大蒜地上部生长缓慢,需要钙肥较少,不会因缺钙发生生长异常现象。如果此期大蒜的生长异常旺盛,外界气温突然变高,大蒜地上部生命活动旺盛,需要的钙肥突然增加,而地温的提高缓慢,硝化细菌活动能力不强,根系不能相应地大量吸收钙肥,就会发生大蒜地上部严重缺钙,导致二次生长现象发生。

大蒜种植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大蒜栽培二次生长发生的原因)(8)

(四)综合分析

大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只有具备了发生二次生长的基础因素后,再具备了决定因素,如果没有人为地补充钙肥,就会因缺钙而发生二次生长现象。

三、 防治大蒜二次生长现象的方法探析

防止大蒜二次生长现象首先应从发生的因素中加以阻止或改变。在基础因素和决定因素中,气候因素目前不可能人为地改变,地膜覆盖由于利大于弊也不可能改变。因此防治方法有如下几项:

(一)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对外地调入的蒜种先要做好试验,了解品种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后才能大面积种植,切不可随意调种、盲目种植。

(二) 适时种植不可盲目提早或过度延迟播种。山东省一般为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种。

大蒜种植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大蒜栽培二次生长发生的原因)(9)

(三) 配方施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要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种肥不超过50kg/667nA另加鲁虹钙伽力500mlo春季追肥应使用氮磷钾复合肥,每次30kg/667m2,加鲁虹1号500g和鲁虹钙伽力500ml,以补充钙素。

(四) 早春由于气温偏低,对钙的吸收受阻,此时应叶面补充钙肥,可以用鲁虹钙伽力和鲁虹有机硅混用喷施。

(五) 在大蒜整个生长过程中,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出现过干、过湿现象。在大蒜生长中后期,要重点防止田间渍水,并抓好根腐病等病害的综合防治。

大蒜种植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大蒜栽培二次生长发生的原因)(10)

四、 小结

综上所述,大蒜二次生长的原因很多,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测土配肥,缺啥补啥,达到平衡施肥,才能达到理想的大蒜产量水平和优质的农产品品质。上述分析仅根据田间调查,没有定性定量分析数据,且调查范围有限,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