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到底是谁说的?很多人说,这句话出自霍去病,也有人说是汉武帝说的,其实,真正说这句话的是西汉最后一位猛将——陈汤。这位猛人,假传圣旨,但是打得匈奴半年世纪不敢来犯,听起来热血沸腾吧,但是故事的讲述是要从一段屈辱历开始。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是谁说的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1)

公元前45年的一个清晨,一骑入长安,滚滚沙尘刚刚消散,一个震惊朝野的消息如烟花般爆开,汉使团竟然惨遭匈奴单于泄愤杀害,帝国的目光再次聚焦草原,此时的大汉,卫青、霍去病驰骋疆场的身影早已远去,新的帝国掌舵人——汉元帝刘奭软弱无能,被太监玩弄于股掌之上,西汉王朝暮色渐浓,使团被害,凶手正是与汉朝交恶的北匈奴首领郅支单于,但是让人气愤的是,如此损我国威之事,皇帝竟然只是接连派了三个使臣,要求匈奴归还遗体,丝毫不提发兵,北匈奴本来就是壮壮胆,郅至单于干完坏事,就带着部众一路逃到了离长安万里之遥的康居国,结果一看汉朝反应平淡,这底气更足了,嘴里说着要归附,却把新来的汉使臣又关起来进行羞辱,大汉国威竟然任由匈奴羞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主角陈汤出场了。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是谁说的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2)

公元前36年,陈汤被任命为汉朝管理西域的副将,虽然说这个陈汤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但是他一路上,一直在研究打仗,路过的城池山川,都要登高望远,观察地形,脑子里面模拟战场的攻守,命运的舞台也正在前方等着他,到达西域的陈汤得知,北匈奴已经在康居城站稳了脚跟,还有卷土重来的势头,而且其它西域国家眼看着汉庭接二连三被羞辱,也有了倒向匈奴的苗头,他意识到,如果不趁早将这小火苗掐灭,后代子孙又将陷入到与匈奴的无限战争当中,此时的郅支单于只有三千人马,陈汤赶紧找到上司甘延寿说,不能任由郅支单于做大了,趁他现在气候未成,千里奔袭,咱们打他个措手不及,老甘听了直点头,但随即脸又沉了下来,原来此时朝廷上太监石显大权独揽,正在大肆铲除异已,而恰恰甘延寿就与石显有仇,这计划递上去,对方怎么可能同意呢,陈汤没有放弃,他把手往桌上一拍,那我准备先干完了再说,但是老甘死活不同意,看着甘延寿下不了决心,陈汤也没说什么,心里暗地里有了主意,这个时候的甘延寿刚好病重,陈汤决定先斩后奏,瞒着老甘,假传圣旨,聚集了胡汉联军四万人,卧病在床的甘延寿得知消息,大军已经准备开拔了,他赶紧劝阻陈汤,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你不要命了,陈汤听完二话不说,拨剑怒斥:“国家有难,哪管得了个人生死!”甘延寿一看开弓没有回头箭,打赢这场仗或许还有生机,只能同意。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是谁说的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3)

公元前36年冬,在郅支杀害汉使远遁康居城八年之后,大汉将领陈汤、甘延寿冒着诛九族的风险,以大雪做掩护,率四万大军奔袭三千里,直捣带给汉朝屈辱的北匈奴,在当地人的引导下,联军进入康居国,郅支这才收到消息,四处结怨的郅支单于已经无处可逃了,赶紧派使者来问,汉兵来这里干什么呀?陈汤的回答十分有趣:“单于曾上书说,要归顺大汉,汉天子怕你们迷路,派我来接你们来上路!”战争很快爆发了,郅支心里很虚,表面却气势汹汹,城上五彩旗帜飘扬,城下匈奴骑兵往来驰骋,还有土兵不断地向汉军挑衅,但是打攻城战,汉人可是祖宗啊,郅支城外围是木城,内围是土城,陈汤一声令下,联军一波箭雨覆盖而去,顿时人扬马翻,更巧的是,此时郅至单于正在城墙上鼓舞士气,结果一箭飞来,射中了鼻子,即时就不省人事了,匈奴士兵纷纷逃入城内,陈汤再次令下,联军快速上进,在木墙下堆柴点火,就匈奴士兵绝望的目光当中,木城被一寸寸被烧毁,第二天清晨,在朝阳下,四万联军带着简易的攻城器械,从四面像潮水般冲击,本来就防护能力弱,再加上首领受伤无力指挥,城池很快就被攻破了,陈汤率军长驱直入,乱刀之下,郅支单于身首异处,更成了第一个被汉朝杀死的匈奴单于,战斗只持续了一天一夜,匈奴全军覆没,当被扣压的两个汉朝使者看到大军的身影时,面向东方泣首叩拜,消息传至四方,远在中亚的西域诸国纷纷入朝进贡称臣,持续100多年的汉匈奴战争就此结束,此后,半个世纪,匈奴骑兵不敢南望汉地,战后陈汤发给朝廷的捷报当中,有这么一句大家远熟悉的话,明犯我强汉者,虽然必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