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说,他的两个孩子 " 在马迭尔宾馆门口要饭。"

说这话时,他俯视着夜色中的哈尔滨,远处隐约可见索菲亚教堂的圆顶,还有他曾经的家 ……

悬崖之上都有谁牺牲了(悬崖之上背后的故事)(1)

4 月 30 日,张艺谋导演的首部谍战片《悬崖之上》上映。故事发生在上世纪 30 年代的哈尔滨,共产党的四名特工奉命执行 " 乌特拉计划 ",但由于叛徒出卖,他们从被空投到林海雪原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落入了陷阱 ……

悬崖之上都有谁牺牲了(悬崖之上背后的故事)(2)

黑龙江编剧全勇先创作的电视剧《悬崖》曾经轰动一时,被誉为国产谍战剧的标杆,电影《悬崖之上》算是《悬崖》的 " 前传 "。编剧全勇先沿用了剧中的一部分人物,比如潜伏者周乙和反一号高彬,但故事是全新的,我党隐蔽战线的英雄与敌人在哈尔滨上演生死博弈。

悬崖之上都有谁牺牲了(悬崖之上背后的故事)(3)

张艺谋导演向来对拍摄的真实性要求极高,不仅在雪乡和横道河子实景拍摄,还在山西大同 1:1 复建了 30000 平方米的中央大街,街上的马迭尔宾馆、商务书馆都与旧照片上的分毫不差,出于情节需要,把亚细亚电影院也 " 搬 " 了过来,上世纪 30 年代的 " 东方谍战之都 " 在电影中重现。

悬崖之上都有谁牺牲了(悬崖之上背后的故事)(4)

悬崖之上都有谁牺牲了(悬崖之上背后的故事)(5)

这是一个被东北人承包了的剧组,主要演员八成来自黑吉辽三省,家乡演员张译出演四人特工小组中的领导者张宪臣。在接受哈尔滨记者独家专访时,他说在电影里最重要的场景 " 中央大街 " 上拍戏,感觉冥冥中似乎有种缘分," 张艺谋导演的监控帐篷就搭在‘红专街’,正好是我家以前的位置,每次去看监控都像回家了。" 他忍不住第一时间偷偷拍了几张照片发给了父母,两位老人都对于当年的中央大街有很深的情感,看到照片高兴坏了。

悬崖之上都有谁牺牲了(悬崖之上背后的故事)(6)

这是张译第一次出演哈尔滨人,特工张宪臣重回家乡时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作为四人小组的领导者,他似乎冷静得近于冷血。与妻子分别,对方说:" 活下来的去找孩子。" 他没有任何言语,发现来接应的人是特务,毫不犹豫下手击杀。

悬崖之上都有谁牺牲了(悬崖之上背后的故事)(7)

作为在苏联受训的优秀特工,张宪臣身手不凡,有一场重头戏要和 " 特务 " 沙溢在雪地里生死相搏。雪乡拍摄时赶上了大暴雪,温度接近零下 40 ℃,原本张译觉得自己是哈尔滨人,雪地拍摄肯定没问题,开拍前把动作场面反复排练过。可到了深山老林里才发现在 1 米多深的大雪中奔跑、翻滚、搏斗太难了。

悬崖之上都有谁牺牲了(悬崖之上背后的故事)(8)

戏服是真材实料的非常厚,抬胳膊都很费劲,张译试了好几次都没把刀子举过头顶。为了真实,他提议让沙溢用真刀子扎到自己嘴里,出于安全考虑,张艺谋导演一度不同意,在张译的坚持下,后来用砂纸把刀刃磨掉,才完成了这场戏。

《士兵突击》《红海行动》《金刚川》…… 张译演过很多战士,但这次塑造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让他很纠结,他说最难的是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去认同张宪臣的选择,为了信仰可以舍弃一切,甚至让自己成为一个弃子。

悬崖之上都有谁牺牲了(悬崖之上背后的故事)(9)

张宪臣告诉战友,自己一双儿女流落街头。记者问张译,说出 " 孩子在马迭尔宾馆门口要饭 " 那句台词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他说:" 张宪臣是把信仰和任务放在第一位的,亲情只能藏在心底。他越克制,观众才会越难受,当时演了好几场,眼泪完全忍不住,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很难!"

张宪臣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人物,他是隐蔽战线上的潜行者、特工小队的领队,也是丈夫、父亲。为信仰舍生忘死,为任务不惜一切,但他终究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有自己的软肋,当在马迭尔宾馆门前看到儿子的一刹那,他不冷静了,导致最终被捕。

悬崖之上都有谁牺牲了(悬崖之上背后的故事)(10)

《悬崖之上》最好看的并不是谍战悬疑,而是人性的博弈和信仰的力量,被捕的张宪臣受尽了酷刑,上电椅时他全身肌肉痉挛,发出压抑的嘶吼。这一幕实在太逼真、太揪心了,甚至有人怀疑," 张译是不是真被电了?"

还真是!" 戏疯子 " 真的去找被电的感觉了!

张译用了微电流脸部按摩仪和筋膜枪。他把按摩仪放到脖颈的位置,直接把电流调到了最大,一下子脸都被电得歪过去了,面部肌肉绷紧,感受痉挛的状态,还用筋膜枪打击身体,体验肌肉的颤抖。他说张艺谋导演希望观众在看这场戏时能有切身之痛,当年的地下工作者承受的酷刑和折磨远比镜头里残酷,电影不能给观众太多的感官刺激,又希望能让大家产生共鸣,所以最后选择了这样的呈现方式。

悬崖之上都有谁牺牲了(悬崖之上背后的故事)(11)

暴露的特工即是 " 废物 ",张宪臣选择以自己的死保全周乙。在最后向周乙 " 托孤 " 的时刻,尽管一再被问到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他一直摇头,直到下车赴死,张译回头用羞赧的语气说 " 还有一件小事 ……" 请老周寻找自己的孩子。这一幕是全片最大的泪点,张译说那一刻的张宪臣 " 是一个真正的人、真正的英雄!"

中央大街是张译学生时代每天都要经过的地方,有着特殊的情怀。他说:" 一百多年来,曾有太多潜行者奋战于此,为信仰而战,走在这条街上,有时候甚至能感受到他们的气场。" 张宪臣与张译,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 " 重逢 "。

悬崖之上都有谁牺牲了(悬崖之上背后的故事)(12)

张宪臣和周乙车内的诀别戏是在冬末拍的,窗外在下雪,这场戏之后疫情来了,剧组响应国家号召停工近三个月,再开工已是春暖花开,所有人都很着急。没想到拍摄车外戏的那晚,当地突然天降大雪,在同样的鹅毛大雪中完成了所有拍摄。

那天张译看着雪花漫天,心里在想是不是张宪臣把老天的心都揪疼了," 那雪花就像眼泪,如泣如诉的。"

悬崖之上都有谁牺牲了(悬崖之上背后的故事)(13)

看着暗夜中的哈尔滨,张宪臣曾问战友," 你知道乌特拉是什么意思吗?俄语,黎明 …… 天亮了,就好了。"

如今,天已经亮了!

今日之哈尔滨想必是他梦想中的家乡吧!

山河已无恙,华夏不复殇。

来源: 哈尔滨新闻综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