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六部》(感知对话录、45)

生存者:

你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竟然发现了存在的方式问题,问题还在于,这之前存在从没有过方式问题,这是怎么回事?不但人间世界建立于无方式之上,天堂地狱也没有存在的方式。方式是不是一个根本就没有的问题?也就是说,存在本来就不用什么方式,存在本身不就是一种方式吗?它们的存在需要方式吗?你这个“方式论”让人回不过神来,难道我们全人类又错了?

量子力学到底会不会被发现(问题终于被揭开)(1)

感知者:

这绝非故作惊人之语,是确实存在的事实,我也觉得很奇怪,全人类这么多智者、大师、圣人们,怎么就不将方式作为前提提出来,摆到桌面上呢?人类怎么能置方式于不顾地生存千万年呢?这其实匪夷所思,我们竟一直没发现存在有方式,存在需要一种方式作为前提才能存在。这几乎不可能,我们在方式缺失的情况下,建立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科学也在方式缺失的情况下,进行了这么多、这么高深的研究,我们竟然在方式缺失的情况下,安心生存了千万年之久。现在才回过头来一看,我们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呢?我们的无言以对真的是不可思议。

我们通常把方式作为存在过程的表现形态,以什么方式表现或表达的方式,方式是指我们言行的方法和样式,这就是我们使用方式这个词汇的意义。其实,方式还有更重要的含义,就是存在和行为的模式,方式是存在的本质性形式,比如:鸟行进的方式是在空中飞,鱼行进的方式是在水里游;鸟呼吸的方式是用肺,鱼呼吸的方式是用鳃。方式的不同,意味着存在形态和行为过程的完全不同,鸟和鱼的存在形态和行为过程就完全不同,它们的生存方式不同,生活在空中和生活在水里是两种方式,一个以空气的空间为生活前提,一个以水下的空间为生活前提。作为鸟能忽略空间为存在前提吗?作为鱼能忽略水为存在前提吗?鸟和鱼的存在方式绝对不能忽略或混淆。

量子力学到底会不会被发现(问题终于被揭开)(2)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在我们面前呈现的存在,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这不是一个问题吗?存在没有方式怎么存在?我们又怎么知道存在的存在?这个问题的出现确实吓倒了人,因为我们从来不追究存在为什么存在,更不追究存在以什么方式存在。我们以为客观是一种方式,客观是一种什么方式?我们怎么知道这种客观方式的?这看起来像是为难人的牛角尖问题,其实不然,这才是我们应该弄清楚,必须弄清楚的首要问题,否则,存在的前提是什么?我们人类存在的前提是什么?这跟鸟生活的前提是空间、鱼生活的前提是水下是一个性质的问题,弄错了或者含混不清,行吗?

正因为我们面对的存在没有方式也没有前提,所以存在就成了不知所以然的客观存在,客观存在是什么方式的存在?我们至今无法回答,这种无法就是无理,无理就是反科学的存在,我们竟然让存在反科学地存在,又在反科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体系,这不是无理上的无理,奇怪中的奇怪吗?为什么我们人类集体又刻意地回避存在的方式问题?原来就是要让客观存在成立,客观存在就是不讲方式、没有来由也没有理由、永不可知的与我们人类无关的存在,按理说这样不讲道理的理念我们是不会认可和服从的,但奇怪的就是,我们不但认可客观存在的无方式、无条件、无理由的存在,我们还数千年不质疑这个理念,并且,我们还千方百计地为世界的来由找出处,上帝造世,大爆炸理论,混沌造世……等等,费尽了苦心,这些说法无一不是避开了存在的方式,说的是存在从何而来,存在为什么这样存在,而存在的方式问题,仍然根本不存在。

量子力学到底会不会被发现(问题终于被揭开)(3)

直到量子力学的观测实验发现了测不准定律,我们才恍然发现了存在还有一个观测者的存在,这时候存在才受到了质疑。量子力学只是发现了存在有观测者和观测方式,这就提出了一大堆问题:观测者是谁?观测是一种什么方式?存在分有观测的存在和无观测的存在吗?这种观测意味着什么?测不准又意味着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是科学问题还是哲学问题?该由科学来回答还是由哲学来回答?老实说,我们又懵圈了。(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