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念楼学短》共有53组530篇国学经典原文及锺叔河先生的【读】&【曰】,委实值得珍藏细品,遂决定每读完一组便记录一下阅读心得,与大家分享经典之美。

今天要分享的是《念楼学短》第七组——《庄子》十篇。

庄子经典300句(庄生晓梦迷蝴蝶)(1)


一提起庄子,估计人人都能来两句跟庄子有关的诗句或者名言,比如李商隐的《无题》——“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以及惠子与庄子的著名论辩——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之争。


庄子经典300句(庄生晓梦迷蝴蝶)(2)


不过,庄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在我有限的认知中,大抵就是一个有点玄乎、有点飘逸、有点捉摸不透的人吧!这一次读《念楼学短》第七组,锺叔河先生选编了十篇不足百字的《庄子》,细细读之,竟然每一篇中都透着深深浅浅的寂寞,或许“寂寞”才是庄子最显著的标签吧!


一、庄子的寂寞,是哲学思辨无人能及的寂寞


之所以庄子给我留下了“有点玄乎”“有点捉摸不透”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他那些带着哲学思辨光辉的话语让我等凡夫俗子难以参透,总有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感,反复咀嚼之下,仿佛有一个瞬间的顿悟,然而再去捕捉这种灵感,却又稍纵即逝了。

庄子经典300句(庄生晓梦迷蝴蝶)(3)


在《梦为胡蝶》一篇中,庄子在梦中变成了快乐的蝴蝶,醒来却发现自己依然是僵卧在床的肉体凡胎,于是忍不住想,“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到底是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果能够打破物与我、生与死的界限,快乐就可以是永恒的吧!


庄子经典300句(庄生晓梦迷蝴蝶)(4)


我们曾经常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作为写作文的金句,用来论证“学海无涯苦作舟”,也鞭策自己不断地努力进取。殊不知庄子的原话还有后半段,而这后半段的意思与我们的作文金句大相径庭——“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之者,殆而已矣。”意思是,以有限的生命去作无限的追求,人便会活得很累。明知如此,若还执迷不悟,更是枉抛心力,十分糟糕了。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一个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几千年前的庄子就在思考物与我、有涯无涯、有用无用的哲学问题了,活得孤独而通透,这种寂寞是无人能企及、高处不胜寒的清冷。

庄子经典300句(庄生晓梦迷蝴蝶)(5)


二、庄子的寂寞,是知音难觅曲高和寡的寂寞


庄子和惠子的“濠梁之辩”让我们体会了一把高手过招的快感,虽然二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却没有那种非得争个你死我活的火药味。庄子与惠子之间更多的是惺惺惜惺惺的友情论辩,是那种“我的话只有你能懂一二,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曲高和寡。


可惜,惠子在庄子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此后的三十年,庄子再也没有找到能够像惠子一样能够言谈往来的朋友。


在《郢人》中,庄子在送葬的途中经过了惠子的坟墓,他就对跟随的人讲了一个郢人“运斤成风”的故事。

庄子经典300句(庄生晓梦迷蝴蝶)(6)


故事说的是一个郢人在鼻尖上涂了一层薄薄的白粉,叫一个石匠把它弄掉。石匠把斧子抡得呼呼响,一斧下来就把郢人鼻尖上的白粉削得干干净净,郢人的鼻子却完好无损,而且全程面不改色。后来有个国君听说了这事,就把石匠找来,请他再表演一次。可是石匠说,我以前确实可以这么做,但是我的对手了已经死了,现在没法做了。庄子讲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意思是,自从惠子死去,我也没有对手了,没有人可以交谈了。可见,对于惠子的离去,庄子感到无比悲痛,也足见二人友情之深厚了。


庄子经典300句(庄生晓梦迷蝴蝶)(7)

锺叔河先生评论,“昔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盖对手——知音本极难得,或有一焉,纵如庄惠辩驳不休,也还不会寂寞。”可惜事与愿违,没有了惠子,他的寂寞愈发浓厚了。


三、庄子的寂寞,是甘于出世曳尾涂中的寂寞


昔者姜太公在渭水边用直钩垂钓,为的是等着被国君召唤,出任国师。而庄子在濮水上钓鱼,却只愿独享垂钓的乐趣。所以,当楚王派两个大夫来邀请庄子出山做官的时候,他握着钓竿头也不回地说: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庄子经典300句(庄生晓梦迷蝴蝶)(8)


——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去三千年了,楚王将它用丝绸包着供奉在圣殿上。不知道这只乌龟,是愿意像这样死去留下甲骨受人供奉呢,还是宁愿活着拖起尾巴在泥地里爬呢?


面对庄子的问题,两个大夫头脑也很清醒:“当然愿意活着在泥地里爬!”庄子就顺势给了他们答复:“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经典300句(庄生晓梦迷蝴蝶)(9)


视富贵荣华如蔽履的庄子,宁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也不愿入世,为凡尘俗世所累。虽然这样必然会导致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的结局,却是庄子心甘情愿的选择。选择在寂寞中思考天地万物,在寂寞中品咂人生百味。


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说,孤独是所有杰出人物的命运。庄子的寂寞,也是他的命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