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精神语录(血性的消退从昭和男儿)(1)

1

提起我们东边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近邻日本,相信许多国人的脑海中立刻便会浮现出抗战时期,在我国境内犯下了累累罪行,凶残野蛮的战争机器,亦或二战后经济腾飞,富足先进的发达国家。

与之相对应,日本人往往也是与狂热好战、暴戾凶残,以及隐忍刻苦,兢兢业业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他们总是给人一种又轴又狠,神经质般亢奋的形象。

许多老一辈的国人始终坚信日本人狂热好战,富有侵略性,与我们迟早还会有一战。

但事实上,近些年来许多接触过日本人的朋友,却又明显感觉到日本年轻人们游手好闲,沉迷二次元,毫无斗志和进取心。这些人别说是侵略它国,与人争斗了,甚至连自家的大门都不愿踏出,只想着一心一意地宅在家里看漫画、打游戏,做一条躺平了的咸鱼,可谓是丧气满满。

武士精神语录(血性的消退从昭和男儿)(2)

看到这里,相信有人会不禁要问,为什么同样都是日本人,却会给人带来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观感呢?难道真就如同《菊与刀》所总结的那样,日本人极度好战又极度温和,极度黩武又极度爱美,极度勇敢又极度胆小,这是一个极度矛盾的民族?

想要弄清这些问题,那就必须得明白“昭和男儿”与“平成废柴”两个词的意思。

首先,“昭和”与“平成”都是日本天皇的年号,“昭和”是裕仁天皇的年号,所谓的“昭和时代”即是1926—1989年这一段时期;而“平成”则是明仁天皇的年号,“平成时代”对应的是1989—2019年。

在二战时,日本人深受军国主义的荼毒,在天皇的鼓动与主流舆论的推波助澜之下,大多变成了狂热的战争主义分子。他们普遍骄傲自信,热血充满斗志,认为日本必将超越欧美,成为世界的霸主。这股子劲头对于日本在战后的经济腾飞,亦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些充满热血斗志,富有进取心的日本人,被世人称之为“昭和男儿”。我们对日本人刻板的印象,也正是受了他们的影响。

至于“平成废柴”,顾名思义,即是平成时代的废柴,或者说是1989后出生的废柴一代。这些人的显著特点是对生活相当佛系,不求上进,物质欲望极低,对人生未来、梦想奋斗之类的事情毫无热情。

在《下流社会》这本书中曾描述,“年轻一代不断进入下层社会,其最大的特征不仅是收入的减少,更多的是他们的沟通能力,工作能力,工作、学习及消费意愿的整体下降,乃对生活的整体热情较低。”

日本著名学者大前研一更是在其著作《低欲望社会》中直言不讳道:“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日本已经陷入了低欲望社会。”

读到这里,有读者朋友可能又要打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为什么日本人会从亢奋热血的“昭和男儿”变成那种心态佛系,什么都无所谓,每天得过且过的“平成废柴”?

在翻阅了无数的文章、视频、纪录片以及相关调查报告之后,在下尝试着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原因:一、长期低迷的经济;二、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三、阶层的固化;四、宽松教育。有必要说明的是,这几点原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为犄角,互相作用影响,一步步地将日本拖入了无法自拔的深渊。

武士精神语录(血性的消退从昭和男儿)(3)

2

要谈日本经济,必须说明的是,二战后的日本,由于刚刚战败,民心士气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的的确确是萎靡了一段时间。

那个时候的日本国内百业凋敝,物资匮乏,民众一贫如洗,时常在饥饿的生死线上挣扎徘徊。更重要的是,整个国家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几乎全都对于日本国及自身的未来深感绝望迷茫。大家集体呈现出了一种得过且过,认命放弃治疗的造型,可以说是精神层面垮掉了。

如果不出意外,日本大概率会就此沉沦下去,最终沦为一个二流国家。

然而世事难测,就在这个时候,一件彻底扭转日本国运的事情发生了——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的爆发给原本已陷入沉沦的日本,重新带来了崛起的契机。战争刚开始,一批头脑灵光的日本人便迅速抓住机遇,通过贷款买设备,急吼吼地开始为美军生产各类战略物资。其中在长津湖战役中,帮助美军成功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空降铁桥,正是日本三菱负责生产建造的。

随后在漫长的美苏争霸冷战之中,日本作为东北亚对抗苏联的桥头堡,更是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扶持,日本借此机会大力发展建设,国家渐渐恢复了元气。到了八十年代初期,一门心思埋头求发展的日本迎来了高光时刻,在许多领域上他们不仅迎头赶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半导体、汽车和电子工业等方面,更是全面反超美国,一度将相关的美国企业摁在地上摩擦。

腰杆子硬了之后的日本,其体内的反噬基因再次发作,他们不仅要抢美国人的生意,甚至还要“羞辱”美国人,在那一段时间,日本在美国疯狂地并购企业,购买资产,甚至几度想要染指美国科技产业的“扛把子”——仙童公司。这种情形如果不加以控制,相信要不了多久,包括硅谷在内的整个美国科技领域就要尽属日本了。

日本的所作所为,在美国人看来显然就属于蹬鼻子上脸了,老子尽心尽力扶持你日本恢复发展,你强大之后,不仅不感恩戴恩,俯首帖耳,还TM的想要跟你爹抢食吃?真是岂有此理,f**k and ba**rd......

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作为一个由海贼、冒险家、囚犯等人群后裔所组成的国度,大美利坚怎么可能会选择束手就擒呢?既然公平竞争干不过你“小本子”,那咱就玩阴的。

没过多久,美国FBI就针对日本企业炮制了一场钓鱼执法,并以此为借口大摇大摆地闯进了日资企业展开了“301”调查。

提起这个“301”调查,那简直就是游戏里外挂一般的存在。历史上的美国但凡遇到竞争不过的外国企业,便会无耻地发起“301”调查,通过行政法律等诸多手段,打压、削弱,甚至是消灭其竞争对手。

总而言之,经过了一系列的骚操作,在1986年9月,美国强迫日本半导体企业签署了“屈辱至极”的日美半导体协议,这个协议限制了日本半导体的对美出口和扩大美国半导体在日本时常的份额。之后,1987年3月,美国政府更是以日本未能遵守协议为由,对日本有关产品采取了征收100%进口关税的报复性措施。

美国以近乎无赖的手段,完成了对日本半导体产业的一剑封喉。

但你以为这就完了吗?盎格鲁撒克逊人信奉的是那种“利益最大化,凡事必做绝”的人生格言。老子既然已经决定动手,那就索性彻底弄残、弄死你“小本子”吧。

几乎就在与此同时,美国纠集了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在纽约广场饭店签署了著名的“广场协议”,随后日元极速升值,日本出口产业受到了重挫。要知道日本经济可是一个以出口为主导的体系,一旦其针对出口的制造业发生了问题,那可真就是根基动摇,大好形势岌岌可危了。

武士精神语录(血性的消退从昭和男儿)(4)

3

更为糟糕的是,由于日本的出口产业开始不景气,原本在制造业的热钱纷纷涌向了股市、房市,造成日本的股价和房价犹如坐上火箭一般上窜。加上日元升值,其购买力增强,进一步地推高了股价和房价。

这给人们营造了一种日本经济蒸蒸日上,愈来愈好的假象。但当时绝大多数的日本国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美国人给他们挖的大坑,眼前的一切都只是被泡沫吹大的虚假繁荣。

在看到自己手中的钱“变多”之后,日本不禁幸福感爆棚,随即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像什么LV的包包,江诗丹顿的手表,香奈儿的化妆品都是必须的,那个时候巴黎的众多奢侈品店里,时常会上演类似“这几个不要,其它的全包起来”的土豪秀。

看到这里,许多读者朋友们是不是感觉非常的眼熟?嘿嘿,你们懂得......

总而言之,当年的日本人可谓是“嚎气冲天”,阔的不得了。全民就跟仿佛打了鸡血一般,使劲地浪,使劲地作,所有人都觉得股价和房价会这样一直地涨上去,天空才是尽头。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奢侈幸福的好日子会这么一直持续下去。

但所有的疯狂终有结束的时候,所有的泡沫也必有被戳破的一天。

1989年12月底的一个星期五,被吹得越来越大的日本经济泡沫终于被戳破。日本股市当即呈断崖式地下跌,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天量的财富瞬间化为泡影。这一跌直接开启了一个长达三十年之久的经济大萧条,史称“失去的三十年”。

经济的不景气,反映到每一个国民的身上就是穷。长期稳如老狗一般的薪水对上越来越高物价和生活成本,年轻人只得不断地节衣缩食,努力省钱。由于穷,他们承担不起奢侈品、旅行,承担不起高昂的住房与子女教育,甚至连新潮的衣服也承担不起。

最令人感到绝望的是,在经济增长停滞大环境里,个人的努力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无论如何折腾,个人的收入也不会有太大的提升。既然如此,那就只有降低自己的欲望,放弃所有不切实际的理想、抱负,只追求那种容易到手的,属于自己的“小确幸”。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来“断舍离”在日本如此深入人心的原因。

在国家的层面上,经济的问题则更加致命,由于经济不景气,政府财政开始变得入不敷出,负债累累,但各项支出却是与日俱增,其中以养老方面的开支最为巨大。据悉,2018年,日本政府用于养老和医保等领域的支出就达到了惊人的32万亿日元,占到了财政总支出的1/3。

为了缓解养老支出的压力,日本政府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延迟退休年龄,截止到目前为止,日本的退休年龄事实上已经延长到了70岁。按照官方的说法,这是为了让健康和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为社会贡献经验和智慧。

但是,退休年龄的延迟,又严重地阻碍了年轻的上升空间。毕竟一个社会里现有的工作职位就那么多,如果老年人都选择超长待机,占有位置不离开,那么在辞职率极低,且讲究按资排辈的日本,就意味着一个人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等到原本早就应该达到级别,这无疑会进一步打击年轻人的积极性。

除了以上的几点原因,日本70年代起大力推行,持续了三十年之久的快乐教育,亦是对“平成废柴”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关于这一点鉴于文章篇幅的原因就不再做过多的阐述。这里只想说明一个事实,快乐教育是否给日本年轻人们带来了快乐并不得而知,但他们的抗压能力却是大幅度地降低了。这些年轻一代完全不像自己的昭和前辈们,敢于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他们普遍不愿吃苦,不愿付出,玻璃心、懦弱、胆怯。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许多日本年轻人但凡遇到一丁点挫折困难,就果断地选择躺平或者逃避。这一点倒是与弯弯那边的“草莓一族”有异曲同工之处。

武士精神语录(血性的消退从昭和男儿)(5)

4

总而言之,长期的经济低迷、老龄化、阶层固化等多种问题不仅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社会,更是彻底地改变了日本人的精神面貌。日本人逐渐从热血激荡、斗志昂扬的“昭和男儿”,变成了倡导“断舍离”、“丧文化”、“低欲望”的“平成废柴”。

我们常说,以邻为鉴,未雨绸缪,可以避免自己掉进坑里。鉴于日本的现状,在面对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十分流行的“躺平文化”,我们实在有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一个年轻人们都丧失了血性和斗志的民族,注定不会有什么光明的希望和未来。

至于如何避免我们的年轻人变成类似“平成废柴”一般的存在,在下以为除了要竭力避免教育商业化所带来的阶层固化,改善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更重要的是继续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利润更高的科技和高精端产业,突破欧美昂撒设置的封锁壁垒,为年轻人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毕竟这个世上的许多问题本质上都是钱的问题,一旦经济好了,有钱了,绝大多数的麻烦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不过,触碰那些被欧美昂撒所垄断的领域,抢夺他们的利益蛋糕,则不可避免的会被他们打压卡脖子。事实上,从华为、抖音被美利坚针对制裁,到持续至今的贸易博弈,无不是欧美昂撒为打压、阻止我们继续进步。

在这场事关国家未来,民族希望的博弈中,必定是困难重重,明枪暗箭不断,但我们必须得赢,因为以我国的体量与国情,一旦输了,那就不仅仅是像日本那般失去三十年,衍生出大量的“平成废柴”。

如果我们输了,数代先辈们吃糠咽菜,努力奋斗这么多年才积攒下的家底,无疑会被盎格鲁撒克逊强盗一锅端走,而我们将再次坠落贫穷落后的无底深渊,回到那种每月领着西方人零头的微薄薪水,忍受着车匪路霸横行的社会,过着连肉都不舍不得吃的苦日子。

不管是谁,如果胆敢抢夺我们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摧毁我们现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那他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必将与之血战到底。(全文完,谢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