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街巷说书人”,关注我,轻松阅读更多精彩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苏州吴江县某地有个小户人家,主家名叫李满福,有个捏糖人的手艺,日常走街串巷的做买卖,有时也赶赶集市,家里虽不至于大富大贵,但衣食不愁。
李满福娶妻王氏,生有一个小孩,名叫喜唐,小名糖儿,现年六岁。
这天,正逢本地有个庙会,李满福就支了个捏糖人的摊子。糖儿在家闲不住,说是能帮着爹爹吆喝吆喝,也就跟着去了。
到了庙会上,李满福摆弄起糖人,吹捏出诸多形象,有唐僧和他的徒弟们,有八仙,还有十二生肖的动物们,又能吃又能玩,引得孩子们围在摊子前停步不前,加上糖儿卖力的吆喝,果真拉了不少生意。
糖儿看庙会热闹,心思就活络起来,央求着李满福放他去玩一会。李满福这会生意正好,没有功夫同糖儿费口舌,想着又是本地庙会,不会有事,就让他在近处玩一会就回来。
糖儿揪了个糖人高高兴兴地去了。
李满福这天的生意也分外好,一直忙不过来,直到庙会将散,这才想起来糖儿还没回来,赶紧扔了摊子去寻,一直寻到了天黑也没寻着踪迹。
又找了几日,贴了告示,发动了街坊邻居,坑里也翻了,水里也找了,到最后街坊们找得也乏了,眼见是真丢了。
王氏生了一场大病,病好后仍旧整日思念儿子。李满福也气闷自责,骂自己为了三两个小钱,孩子都不顾了。
但是在家干坐着,多想无益,李满福想着还是得找孩子,告辞了王氏,就推着糖人摊子出了门。以往都是在邻村转悠,这回糖人摊子上贴了孩子画像,越走越远,逢人便打听,遇着了孩子也问。
就这样推着摊子,边捏糖人糊口边打听,一去就是六年,过年也不回家,只是偶尔寄书一封说说情况。李满福想着不回家,王氏还有个盼头,若回了家,那糖儿就是彻底找不着了,一路上风餐露宿,多少心酸事,幸好身体没有大病,否则就苦了家中妻子。
这一天李满福在林中走夜道,碰见一波劫道的匪贼。无奈李满福身无分文,只有一个捏糖人的摊子。那匪贼劫不着钱财,就把李满福劫上了山。
匪首家里有个三四岁的娃子,把李满福掳上山,让他给孩子捏糖人。上了山,匪首夫人看到摊子上挂了张孩子画像,就问起原由,李满福一五一十说了一遍。那夫人是有孩子的人,最是能体会丢了孩子的痛苦,十分心痛,她大骂匪首不是人,耽误人家找孩子。又给匪首下了令,让他带弟兄们在各道上都打听打听。
李满福于是就在山上呆了一段时间,日日给匪娃子捏糖人,后来匪娃子把糖人都吃腻了,糖儿还是没消息,只得下山去了,临走匪首夫人还送了些盘缠,劝李满福回家去,大海捞针,不要再找了。
六年没有回家,也不知家中王氏如何,李满福决定绕个道回家,路上再找找。
这一日,行至安徽芜湖,李满福买了票准备渡湖,临行前怕船上时间太长,就去找茅厕行方便,刚进去就看见那旱厕坑板上遗落了个青布搭子,捡在手中,又觉得很重,他打开一看,全是银子,数目不少,约有二百两(那时候,普通人吃饱穿暖不乱花,一年十两也就够了)。本来捡来的钱,取了也说得过去。但李满福又想如此多的钱财,不知是何用途,若是救命钱,失主必然焦心。况且当初自己就是为了一点小钱丢了孩子,如今又贪这钱财何用呢?
他也不上船了,把青布搭子藏在身后蹲在厕所外等候,天将黑时,果然有人急匆匆来了,进茅房寻了一通,又急急出来,正要走时,被李满福拦下了,寻问原由。
原来此人名叫金贵,在镇江府丹阳县开了一个布庄,因为家中妻子害了一场大病,需钱治疗,他就出来把几个往来商户这几年的欠款收一收,回去给妻子治病。结果回家心急,上厕所时听闻船要开了,急着提裤子出去,忘了胳膊上的青布搭子。
上船行了一会,金贵才想起来青布搭子,要船掉头,可是船上行客众多,而且都说这么多钱丢了,指定要被人捡走,没有回头的必要。但是没了这笔钱,妻子就活不成了。金贵抱着万一的希望,在湖中又搭了个下行船回来了。
李满福仔细询问,确认无误后把身后的青布搭子拿了出来还给了金贵。
金贵千恩万谢,定要拿一半给李满福酬谢,这是救命钱,李满福说什么也不要。拗不过李满福,金贵借口天色已黑,拉李满福找了个店一起住宿,付了房钱。
饮酒中间,李满福习惯性地向金贵说起找孩子的事,毕竟做买卖的一般走的地方多,见的人也多。本来他没抱多大希望,只是顺嘴一问。
不料金贵盯着糖人摊子上的画像思索起来,良久后说道:“李大哥,我看这画像倒是有点熟悉,但是不敢确定,怕误了大哥。”
李满福心中燃起一丝火苗,急急道:“兄弟你快说。”
原来镇江府金坛县有个大户人家姓姚,金贵与他有些生意往来。去年他去送布,接待他的便是这主家的儿子,十一二岁,这么小年纪,待人接客彬彬有礼,算起账来头脑灵活,于是他印象深刻。那模样倒是与糖人摊上的画像有几分相似,只是不曾听说姚家是买来的儿子。
李满福听了这个消息,再也坐不住了,摊子也不要了,当下就要启程。金贵知道拦不住他,苦劝李满福收了二十两银子做盘缠。
李满福花钱找了个夜行的船,天将亮时,船也靠了岸。忽然听岸上人声鼎沸,原来有一只载客的船不知怎么坏了,行客都落了水,呼号求救,湖边的人招呼小船去打捞,但那小船要不少钱才捞人,两相争吵起来。
李满福听到有孩子呼救声,心疼得很,想起金贵给自己的二十两银子,叫道:“我出钱,快去捞人,要是能把人都救了,我出二十两银子。”
众人听到有这么多赏钱,周边小船呼啦一下全围上了,连湖边也有几个会水的跳进去救人,过不多时,人便全救上来了。李满福把二十两银子分了。那些落水被救的,都过来谢李满福,也有几个要付钱的,李满福只是不要。
其中有一个女孩,看模样有十二三岁,模样俊俏,被救后也不称谢,转头“扑通”一声又跳进河里。李满福看见后赶紧催人救她。
那些小船刚得了不少好处,这回也不再要钱了,跳下去一个人把女孩拉上了岸。
李满福询问她,原来她叫张月月,现年十二岁,因父母要把她卖给一个财主老头,她不愿意,逃了出来。本也无家可归,刚才落水时想着也正好,死了一了百了。方才被救后求死的念头也没消,又跳了进去。眼下又被救了起来,也不知该去向哪里。
李满福心想:这回去镇江也不知能不能寻到糖儿,若是找不到,不如就收了眼前这个姑娘做闺女,日后也有个送终之人。于是对女孩说道:“你要是不嫌弃,就叫我一声爹,跟我走吧。我虽然不富裕,但也不至于把你卖给一个糟老头子。”
张月月正没处去,见李满福愿意收留她,欢喜地叫了一声“爹”。
二十两银子没了,到镇江还有不少路途,李满福只好又购置了一个捏糖人的摊子。张月月手巧,不多时便学会了捏糖人的本事,因为模样漂亮,倒是招揽了不少生意。
父女二人就这样,赚着钱了就赶路,没钱了就支摊,一路赶到了镇江府金坛县姚家宅子前。
李满福撂(liao)下摊子就准备进去询问,张月月拦住他道:“爹,你这么冒冒失失的进去认儿子,人家不把你打出来才怪。咱们先假装进去谈生意,你借着机会好好看看。”
两人如此这般商议了一番。
李满福上前叩门,说是丹阳县的金贵介绍来的,来谈一些生意。那小厮狐疑地看了一眼李满福的糖人摊子,还是把人放进去了。通报过后,果然见一个年轻人迎了过来。
那年轻人见到李满福,没来由得觉得眼熟,就愣了一下,一时间忘了问好。
李满福见了年轻人,心里一颤,把张月月教的那些个话全忘完了,两行泪不自觉就流了下来。
虽是过了五年,模样有些变化,但底子没变,心里的亲乎劲也没变。
见李满福涕泪纵横,年轻人赶紧招呼人扶他坐下,喊了一声“大伯”,本想询问他为何如此,但怎么也说不下去了。这个人怎么就感觉这么近乎呢,而且看见他,自己也想哭。
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年轻人不自觉也流了两行泪。
“后生,我问你,你右手是否有过烫伤,三根手指没了指纹。”李满福哆哆嗦嗦想伸手摸摸年轻人的手,又缩了回来。
喜唐三岁时,有一次李满福在熬糖捏糖人,喜唐伸手去摸,一不小心把手伸进了熬糖锅里,手被烫伤,伤好之后三根手指头光溜溜的没了指纹。
年轻人正纳闷自己没来由的为何伤心,李满福一说这话,他立马明白了,眼前的人正是他亲爹。
喜唐丢时已经六岁,是记事的年纪。当时在庙会上因为贪玩忘了时间,也忘了跑出去多远,想回去找爹时又不记得路。正哭着,有个大娘说带他去找爹,谁知带他越走越远,后来就被卖了辗转到了这里。
不用再去验证,两人在一起抱头痛哭,一个喊爹一个叫儿。
这边痛哭声惊动了姚老爷子,出来一问,明白了缘由,赶紧请李满福进堂,让下人去备酒菜。
原来,姚老爷子八年前也丢过一个孩子,夫人老年得子,又丢了孩子,心中沉痛一病不起,过了两年,机缘巧合,他的一个远房亲戚送过来一个孩子,正是喜唐。
这个远房亲戚知道姚老爷子家里的情况,不知从哪里把喜唐买了下来,见喜唐聪明伶俐,就送到了姚家,想着家里再有一个需要照顾的孩子,老夫人的病能有所缓解。
老夫人本来痛恨人贩子到极致,但孩子是无辜的,她把孩子留下来,想送回原处,但喜唐毕竟年纪小,说不清楚家在哪里,只能在姚家住下来。
喜唐实在聪明可爱,老夫人的病因为喜唐也慢慢好了。俩人一商量,就把喜唐收做了儿子。
如今亲爹找来了,姚家夫妇很不舍,但仍旧尊重喜唐的选择。姚家夫人不免又痛哭一阵。
这边说着话,李满福突然想起,张月月半天不声不响去了哪里?
一回头,见张月月正在堂内摆弄一个大花瓶,撸起了小胳膊正往花瓶里掏。
“月月回来”
张月月充耳不闻,一边掏一边问:“这里边是不是有个小盒子。”
“哈哈,小蛤蟆”
张月月果然从花瓶里掏出了一个小盒子,打开盒子,里边果真是一只玉雕小蛤蟆。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只见姚老夫人站起来,身子筛糠似的甩着。
“儿啊!”
姚老夫人哭喊一声,竟激动得晕了过去。
她这一晕倒,张月月有点不知所措。姚老爷子听老婆子一声喊,再看张月月,顿时感觉不一样了。
他拉着张月月,话都快说不成了:“孩子,你再想想,还有什么?”
张月月受到鼓励,又认真想起来。她刚才进院子,初时不觉得,但呆了一会感觉越来越熟悉,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这一细想,她又想起一件,就跑到院子里一个小花坛下挖起土来。
众人跟过去,见她挖了一会从土里刨出一把戒尺。
“奇怪,我好像在这儿住过。”
这边张月月还在奇怪,那边姚老爷子也开始筛糠似的抖起来。
“孩儿啊”
姚老爷子也晕了过去。
待两人悠悠转醒,众人这才知道因由。
张月月竟然就是姚家丢了八年的孩子姚新月。那玉雕蛤蟆本是姚老爷子爱物,平时也舍不得给姚新月玩。姚新月一气之下,就想把玉蛤蟆藏起来,但不知道藏哪好,姚夫人给他出了个主意,让她放在花瓶里,这个秘密只有两人知道。
至于那把戒尺,姚老爷子前一天因为姚新月犯错用戒尺打了她,第二天戒尺就找不到了。他知道戒尺肯定是被姚新月藏起来了,但不知道藏哪了。没想到这一藏就是八年。
李满福找孩子找了五年,没想到顺路搭救的孩子,又正好是姚老爷子丢失的闺女,一天之内,两家团圆,皆大欢喜。不免又是一顿痛哭。
最后,姚老爷子同李满福商议,两家订了姻亲,闺女成了儿媳妇,儿子成了女婿。此刻虽不必过门办喜事,但两家人其实早就是一家人了,也就不必分开了。
姚府家大院多,派人去了吴江县把李满福妻子王氏接了过来,给两人分了一处宅院。李满福想捏糖人就继续捏,不想捏糖人就享清福。
这以后,两家人就生活在了一个大院里,传为一桩美谈。
品鉴:
人贩子自古存在,家里有孩子的,在外边一定要看好。
不要为了赚钱,忽视对孩子的看管。李满福多赚了一点钱,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心存善念。李满福拾金不昧,等到了失主,不但让金贵救了妻子,更是让两家人得以团圆。
打孩子的物件藏起来比拿出来用要好[灵光一闪]
最后:请各位大大关注一波,方便看更精彩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