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黄金赤金区别(出手就是成千上万斤)(1)

汉代金饼

秦汉史考试中有道题是让指出汉代流行的货币:

A、黄金 B、铜钱 C、银钱 D、选项A和选项B

这道题大家有兴趣可以回答下。

如果你现在穿越到西汉,来到长安市,想买几枚鸡蛋,当然可能不是茶叶蛋,那时尚没奢侈到用茶叶煮鸡蛋。你是用黄金还是铜钱付款呢?

由此我们谈下汉代,尤其是西汉时期的货币。

读汉代历史,尤其是西汉史,黄金的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它每次都是很豪气 的以斤为单位佐以千、万为数量出现。

如刘邦一次就给陈平四万斤黄金让他自由支配对项羽部下实施收买活动。削平诸吕后,周勃以首功得任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陈平以次功任左丞相,赐金一千斤。汉武帝时卫青征讨匈奴,曾明确赏金数量,一次二十万斤,一次五十万斤。汉武帝将自己孀居的女儿卫长公主嫁给江湖骗子栾大时送金十万斤作为嫁妆。

这与后来用“两”来计算黄金确实显得土豪。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汉代的一斤约合二百多克(也就是现在的半斤左右),但即便如此,千斤万斤也不是小数目。

所以就引发一个问题,就是汉代的黄金是不是真正的黄金。

我们先来捋一下黄金的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黄金的发现比较早,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4000年前)古人类已识别了黄金。最迟在商代中期(公元前14——13世纪)已掌握了制造金器的技能。因为在河南安阳等地出土的殷商文物中有金箔可以作证。

黄金最初的作用是主要是用于装饰用,后来随着黄金产量的增长和商品交换的需要,最晚到春秋战国时期黄金已成为一种货币,在战国时期是通用货币。

汉朝黄金赤金区别(出手就是成千上万斤)(2)

刀布

中国古人崇尚玉,在先秦时期,珠玉是最为贵重的货币,所以此时的史书中以馈赠珠玉为贵。

《管子·地数篇》中就记载:“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

但玉质地太脆,不适合广泛应用,作为金属的黄金和铜钱便成为重要流通货币。

战国时楚国很土豪,就把黄金作为主要流通货币使用。

楚国地域广大,盛产黄金。把一定量的黄金铸成一定的形状,并印上一定的文字标记,就是从楚国开始的。这种黄金一般为扁平钤印的版状黄金方块(当然也有饼状的),钤印有"郢爰"﹑"陈爰"、“专爰”等字样,以"郢爰"最多。

“爰”目前认为是楚国的重量单位,一爰即楚制一斤,约250克。从出土实物来看,整版的“爰金”每件约重250至260克。

“郢”是楚国都城的名称,始建于公元前689年,位于今湖北江陵纪南城。后来几经迁移。公元前278年秦将破郢,楚王迁至陈城,即今天的江苏淮安,至公元前241年考烈王又在寿春(今寿县)建都,仍名为郢。

楚国人对 “郢”这个字很有感情,即使现在,受楚文化影响很深的安徽地区还有很多以“郢”命名的地名。

爰金是称量货币,使用时根据需要将金版切割成零星小块,然后通过特定的等臂天平称量再行交换。所以现在出土的爰金多呈碎块状,大小轻重相差悬殊,有明显的被切割的痕迹。

战国时燕昭王用黄金筑台,广招天下才能之士,可见当时黄金比较普遍和丰富。

汉朝黄金赤金区别(出手就是成千上万斤)(3)

爰金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即将黄金宣布为法定货币。“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于是黄金开始在全国范围流通。

《汉书·食货志》就明确记载秦统一定黄金为上币,这里的黃金,当然是真金。

到了汉代,“金”被分为三个等级:一等是黄金,二等白金,三等赤金。黄金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黄金,白金就是银子,而赤金是丹阳铜(据《史记·平准书》)。

也就是汉代把黄金、白银、铜皆称为“金”。

称铜为金也是古来有之,如商代青铜器上的“金”文,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铸造的“金人”。

所以很多人认为汉代的黄金其实是铜。

其实关于西汉黄金的问题,历史上争议就很多。如颜师古为《汉书》作注,就认为:“诸赐,言黄金者,皆予之金;不言黄者,一金予万钱也。”即只有明言“赐黄金”,才是给金子;单说“赐金”,只是给铜钱。

现代也有学者认同颜师古的说法。

著名的货币史学家和钱币学家彭信威就认为:“金子在西汉,并不一定指黄金,有时只是一种价值的表示,即一万钱。”

学者瓯燕认为:“西汉记载的大量黄金不都是真实的黄金。黄金已脱离它的实体,起到了价值尺度的作用。凡巨额的赏赐、馈赠、聘礼都用黄金计值,它可以用黄金兑现,亦可以不用黄金兑现。

这种说法准确与否?我们来看下汉代黄金与铜钱的比价。

居延汉简中出现过多条罚金折钱的记载,其比值是按照一斤金万钱来计算。

《汉书·王莽传》中也有汉平帝元始三年一斤黄金万钱的比价。

《汉书·食货志》也记载:黄金重一斤,直钱万。

《史记正义》也记载:汉制以一斤金为一金(汉代比较常用的黄金货币——金饼,一块的重量大约为一汉斤。所以,汉代史书中常有以“一金”指代“一斤重量的金饼/黄金”),值万钱。

所以说西汉黄金与铜钱的比价应该是一斤黄金兑换一万个铜钱(西汉五铢钱)。

汉朝黄金赤金区别(出手就是成千上万斤)(4)

爰金

需要说明的是,汉朝的金,以斤为单位,取代秦朝的“溢”。前面说过,一汉斤约等于现在的250克(一说248克),也就是半斤左右。汉代,一斤为十六两。

一万枚五铢钱的重量约为130斤,如果将钱换成等重的铜料,那么金铜比价约为1:130。而一斤铜可以铸造约76枚五铢钱,一斤铜价应该在76钱左右才是。

关于铜钱,特别说明一下,中国古代的官铸的铜钱,在明代嘉靖以前主要原料是青铜和铅。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53年)以后,才改用黄铜。

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汉代所谓赤金就是丹阳铜。汉代铜镜铭文中就有“汉有善铜出丹阳”字样。

丹阳是汉代的丹阳郡,即今天的安徽铜陵一带。是自古就有的优质铜产区。

由此而论的话,汉代的金是铜应该不准确。

另外,近年西汉海昏侯汉墓出土黄金总重超过120公斤,也可间接证明西汉大量黄金的存在。

文首说的汉朝皇帝动辄成千上万,甚至十万斤金、几十万斤金的搞赏赐。这些“金”是否就是黄金呢?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看记载中加不加“黄”,如果单说金,估计可能就不是黄金。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汉武帝时期为了削弱诸侯国,搞了个“坐酎金失侯”。

酎金,指祭祀太庙时诸侯助祭时所供奉的金子。

汉文帝制法:正月初一开始酿酒,八月时候成酒,名叫“酎酒”,是用于宗庙祭祀的祭品,要求诸侯参与祭祀,并上供黄金助祭。

诸侯王和列侯按照各自封地的人口数缴纳。每1000口人,就要上供黄金四两,多于500口少于1000口的,也要交四两黄金,由少府验收。

汉武帝元鼎六年,齐国国相卜式上书自己捐款请击南越,汉武帝特意赐关内侯爵位,金六十斤,田十顷嘉奖他,并布告天下,希望能有更多人响应。而诸侯却装聋作哑。武帝非常生气,为惩罚列侯,武帝授意少府严加审核列侯上交的酎金。最终有106名侯爵因为金子成色不足丢失爵位,刘备的祖上据说也是在此此事件中丢掉了爵位。

这里的金当然应该是黄金。

西汉时期的黄金以型而分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金饼,一类是马蹄金,一类是麟趾金(汉武帝太始二年,据说武帝祭天时曾捕获白麟,又在水边见到了天马。白麟、天马均为吉兆,武帝为了纪念祥瑞,大量制作麟趾金和马蹄金,并以此颁赐诸侯王),还有一种小众的柿子金。

前面说的武帝孙子海昏侯刘贺墓中就出土了大量马蹄金和黄金制作的五铢钱。

汉朝黄金赤金区别(出手就是成千上万斤)(5)

马蹄金

秦法以黄金上币,那还有其他货币吗?有,就是铜钱。

黄金作为汉代的法定货币,币值很大。前面说过一斤黄金直钱万。

黄金用重量,铜币用数量。

正因币值太大,黄金一般不在社会上直接流通,汉代社会流通的主要货币还是铜钱(主要是五铢钱)。

需要指出的是,汉代国库财政储藏是以铜钱计算,而不是黄金。

如“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汉书·食货志》)

“孝元皇帝奉承大业,温恭少欲,出内钱四十万万,水衡钱二十五万万,少府钱十八万万”。(《汉书·王嘉传》)

西汉政府向百姓征收算赋、口赋、更赋等也都是以铜钱作为价值尺度的唯一标准。在西汉的商品交换中,铜钱有明确的价值尺度。也就是说,一文铜钱可以买一个鸡蛋是有明确价目的。

所以说汉代流行货币就是铜钱。

黄金作为法定货币之一,主要用于赏赐、馈赠、祭祀、赎罪、买爵、军事支出等大宗交易巨额交易。

因为在大宗交易中,黄金更为方便。

而且据专家分析汉代黄金与其他物品之间并无精确比价。换句话说,黄金的币值太大,在具体交易中无法方便的进行。比如你拿黄金买鸡蛋,黄金基本都是定额成块的,你要分割,称量,而且可以想象,你用黄金买一个鸡蛋根本无法称量。

所以黄金在与小商品进行交易时离不开铜钱作为中介。但我不能拿一斤黄金去买个鸡蛋你找我九千多铜钱。

所以西汉黄金主要用于大宗的赏赐和交易。

所以也不能说西汉货币是“金本位”。

汉朝黄金赤金区别(出手就是成千上万斤)(6)

汉代五铢钱

应该说西汉黄金数量庞大,我们仅仅从赏赐上就可以看到。

如汉武帝太始二年铸作马蹄金与麟趾金“因以班赐诸侯王”。

彭信威曾在《中国货币史》中作出一项统计:西汉从汉高祖到汉平帝的十二个皇帝共赐金约九十万斤。如果再加上皇帝的国库的储藏,当时中国的黄金的数量保守估计应当在百万斤以上。

清代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专门整理了西汉皇帝的黄金使用明细:

汉高祖以四万斤与陈平,使为楚反间,不问其出入。

娄敬说帝都关中,田肯说帝当以亲子弟封齐,即各赐五百斤。

叔孙通定朝仪,亦赐五百斤。

吕后崩,遗诏赐诸侯王各千斤。

陈平交欢周勃,用五百斤。

文帝即位,以大臣诛诸吕功,赐周勃五千斤,陈平、灌婴各二千斤,刘章、刘揭各千斤。

吴王濞反,募能斩汉大将者赐五千斤,列将三千斤,禆将二千斤,二千石一千斤。

梁孝王薨,有四十万斤。武帝赐平阳公主千斤,赐卜式四百斤。

卫青击匈奴,斩首虏万九千级,军受赐二十余万斤。

昌邑王赐故臣君卿千斤。

宣帝既立,赐霍光七千斤,广陵王五千斤,诸王十五人各百斤,赐孔霸二百斤,赐黄霸百斤。

元帝赐段会宗、甘延寿、陈汤各百斤。

成帝赐王根五百斤。

王莽聘史氏女为后,用三万斤,赐孝单于千斤,顺单于五百斤。

莽末年,省中黄金,万金者为一匮,尚有六十匮,黄门、钩盾、尚方,处处各有数匮。

有学者估算,当时西汉黄金的保有量大约相当于现在的500吨左右,数量很惊人。

汉朝黄金赤金区别(出手就是成千上万斤)(7)

麟趾金

那么问题来了,再多的黄金也有用完的时候,西汉政府哪来这么多黄金?

这个根据史料也很好回答。

一是政府掌握了金矿资源,专门设置金官,官署在桂阳郡,今湖南宝山国家矿山公园。掌金、银、铜、铅、铁(古谓“五色之金”)等多金属矿产开采及冶铸,是朝廷直接管辖的县级行政机构,下设丞为辅官,另有令史、官啬夫、佐、亭长等属吏数十人。

二是政府建立一套从诸侯手里和民间征收黄金的制度。诸侯王和列候缴纳的酌金,从商人手中征收的市租,罪犯缴纳的罚金,以及卖爵等,均要求用黄金来支付,使政府很容易又聚集大量黄金。

通过自己开采、赏赐和征收的综合循环,西汉政府建立起了黄金流转的机制。

王莽篡汉后,就规定“列侯以下不得挟黄金”。据史料,他大约聚集了大约70多万斤黄金。

但到东汉年间,黄金基本退出流通领域,黄金赏赐更是少见,基本为布帛所代替。罚金与赎金虽然书面上依然以黄金为准,但实际上允许用折算后的钱、缣、米进行支付。东汉时期多次下诏,赎罪金用缣取代黄金。

而巨量的西汉黄金消失也成为历史的谜案。

读完大家应该知道文章开头问题的答案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