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人的眼中,春节是中国人的节日,表示农历新的一年的开始。圣诞节则是西方国家的春节,似乎更多带有宗教色彩。所谓圣诞,不就是耶稣诞生的日子吗。不过,既然都相当于春节,在圣诞老人进入国门之后,基本上相安无事。来美国之前,各大商场已经装饰一新,青岛最大的海信广场一进入12月份就竖起了圣诞树,广场亮化也完全是圣诞风格,多少年来都是如此。熟料天有不测风云,不知今年为啥突然兴起一股抵制洋节之风。网络上,抵制圣诞节的口号此起彼伏,更有一大批脑残人群招摇过市,摇旗呐喊,如丧考妣,似乎被圣诞老人掘了祖坟——真为这些人的智商下限担忧。

圣诞在部分国人的眼中突然成为洪水猛兽,那美国人咋过呢?第一次在美国过圣诞节,亲身感受到了圣诞浓浓的气氛。节前最后一天,来到迈阿密一家规模较大的Mall(大型购物中心),虽说有50多公里,但全程大部分高速,而且美国的高速并不收费,因此也就30多分钟就到了。正赶上周末,又恰逢本周正好是圣诞节前的最后一天,学校的学生和一些单位估计下午就“打酱油”了,这些人可是商场的主力军,一拨又一拨的人群来到这里感受节日的气氛。

商家不会放过这个每年一度难得的商机,所有商场和租赁柜台都用各种彩灯和电子装饰包装起来,到处呈现出一派节日的气氛。当然,更能体现节日氛围的还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各大柜台都围满了人,正巧路过PANDORA(国内称为潘多拉)店,这是一款女士非常喜爱的手链,门前居然排起了长队,出来一拨才能放进一拨。圣诞节即将来临,大家都在购买各种圣诞礼物,大多数人手里都提着各种各样的礼物。当然最高兴的还是孩子,而且每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的需求不同,儿童和幼儿小朋友,喜欢各种游戏节目,喜欢和圣诞老人合影;大点的孩子就在各商场转悠,挑选自己喜欢且在财政承受能力范围内的小礼品;再大些的就又不一样了,有些自己用,有相当一部分送给家人或朋友的。——大商场实际就是一个小社会,什么样人都能看到。

圣诞节期间更了不得,这种购物狂潮弥漫到各大商场。附近有家规模很大的奥特莱斯,据称这是佛罗里达客流最多的地方,超过美国最大的奥兰多迪士尼。圣诞这几天,每天都喜欢去看那里的夜景,商区内的所有街道都被装饰的流光溢彩,霓虹灯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芒,高大的圣诞树几乎与建筑物比肩,看上去令人赏心悦目。尤其到了晚上,来这里购物的人,都会被夜幕、灯光和装饰秀恰到好处的配合所吸引,纷纷在各种具有特色的灯光装饰前和家人拍照留念。

当然,穿梭在流光溢彩中的购物人群是节日的主体,毕竟圣诞节是商家大酬宾的日子,很多商品的折扣已经到了出血大甩卖的地步,各个商家店面前的大幅广告上都用红字写着“50% OFF”,很多商品甚至2—3折出售,而且很多还是“Buy1 Get1”(买一送一)。客观的说,美国的服装即使换算成人民币都不算贵,如果挣美金消费美金,用国人的话形容简直就是“白菜价”。正因为如此,圣诞期间来这里体验到和欣赏到的绝对是购物的奇观。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淘货者,操着不同的语言,在纵横交错的商场内尽情的挑选着自己中意的商品,几乎人人都是大包小包肩扛手拎,购物车更是码的一摞又一摞,估计车的后备箱要是空间小一点,绝对塞不下。有时候想,国内的扫货大军要是能来这里,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宏观景象啊?

美国人圣诞节放几天(被抵制的圣诞美国人是咋过的)(1)

美国人圣诞节放几天(被抵制的圣诞美国人是咋过的)(2)

美国人圣诞节放几天(被抵制的圣诞美国人是咋过的)(3)

黑灯瞎火的扫货大军多么辛苦

既然购物,当然离不开车。在美国,车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旅游、购物还是景区游玩,似乎都是以有车来设计的。商场购物也是如此,美国规模较大的Mall一般都有规模不小的停车场,大部分停车场——包括购物中心、商场等地——不仅数量充足,而且全部免费。奥特莱斯附近有座三层的立体停车场,过节了估计里面绝对车满为患。不过甭担心,因为这里还有露天停车场,而且不能用一般停车场的视角看奥特莱斯的停车场。这里的停车场有多大?用一眼望不到头形容都不为过(当然望不到头是因为停车场基本是围绕奥特莱斯建的),即使如此,像这种高峰时节有些车依然停在草坪上,“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名副其实。

当然,在美国过圣诞,更多的还是感受美国普通家庭的节日气氛。和国内普通百姓忙年差不多,美国普通家庭也很重视圣诞节。国内春节忙着贴春联、窗花、放鞭炮、包饺子、蒸馒头等。在美国,圣诞节前商场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圣诞装饰,院子、走廊或厅里都有一棵圣诞树,上面挂着孩子们的各种礼物,从窗外可以看见大人和孩子们都带着圣诞老人帽,看上去其乐融融。很多家庭的窗户和凉台都挂上彩灯,远眺多彩,近看炫丽,仿佛无数串珍珠洒在大地上。

美国人圣诞节放几天(被抵制的圣诞美国人是咋过的)(4)

美国人圣诞节放几天(被抵制的圣诞美国人是咋过的)(5)

美国人圣诞节放几天(被抵制的圣诞美国人是咋过的)(6)

昨天写了一篇文章《节庆文化说说圣诞节》,主要是针对国内最近是否过洋节的所感。其实无论哪一种文化,都是可以相互影响和借鉴的,就好比商品也可以多元一样。以前只看见Made in China,现在不仅有越南、印度,甚至也有Made in Malaysia、Made in Cambodia……

非诚勿扰2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