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7月19日晚,由市委宣传部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我是规划师》第三季第三集《轨迹》播出,节目引起了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青年同志们的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
轨道交通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重要交通动脉,它牵动着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建设发展。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史,是首都规划建设史的重要篇章,地铁轨道不仅是一根根冰冷的铁轨、一种简单的交通工具,更是北京这座城市最直观的名片。
委学习实践班第三组 丁宁
轨道交通一头牵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过去的五年,北京轨道交通总里程首次突破1000公里大关,城市轨道通车里程783.1公里,市郊铁路运营里程364.7公里,“内面外廊”的线网结构初具雏形,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和客运量稳居世界前列,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高效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的五年,我们将不断激发“轨道引领城市发展”新动能,坚持规划引领,以系统观念推进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支撑服务首都核心功能,引导空间资源精准配置,促进职住均衡。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轨道交通出行品质,重塑城市生活,带动城市更新,凝聚城市活力,切实保障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蓝图已绘就,扬帆破浪正当时。我们将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着眼新的历史时期首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科学规划,开放思路,创新求变,努力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工作部署上来,趁势而上再出发,不断推动北京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高质量发展。
委学习实践班第七组 孙道胜
轨道交通是现代化城市运转的重要命脉,在宏观尺度上改变着城市的时空格局,在微观尺度上也关乎着城市中每一个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规划人不仅是这一重要基础设施的使用者,而且是一条条轨道交通蔓延大地的见证者、亲历者。我想,北京的轨道交通规划之所以是有温度的,正是因为我们的规划师把自己对于城市的体悟、把作为一名城市生活者的真实需求与真情实感投射到了工作中,流淌在了规划师的笔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反复强调,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作为一名规划人,我们也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牢记对于人民的责任感!
委学习实践班第七组 魏贺
轨道交通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凝聚着市政规划、地质勘查、工程建设、建筑设计、轨道运营等众多专业领域从业者的心血,是一项群策群力的基础建设工程。从过去的战略保障转向高速发展,北京轨道交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线到网的发展历程,如今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已达783.1公里,客运量国内第一。
北京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史,是首都规划建设史的重要篇章。自党中央、国务院批复新版总规以来,我们始终立足于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持续对标世界一流水平,以期早日实现轨道上的大国首都。
轨道交通是保障城市功能运行的骨干基础设施,如何使投入产出比达到最大、服务更多的人、更好地服务人是我们持续追求的目标。希望通过所有人的努力,能够使轨道空间不仅成为乘客集散的必经之地,也能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交往互动的重要场所,真正实现站融于城、城筑于站。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东城分局学习实践小组 陈峰
北京地铁不仅是轨道引领城市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而且也是展示北京历史文化的窗口。《轨迹》这集讲述了几代规划师为兼顾北京地铁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审美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重要的构成元素,地铁公共空间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不仅作为公共交通使用,并且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人与人、人与社会重要的交际场所,形成了独特的空间文化。艺术化、人文化地发展地铁公共空间构成了这种独特场域文化的核心元素,这对于现代中国城市文化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西城分局学习实践小组 刘志
1969年,北京市第一条地铁建成通车,比世界上最早的地铁晚了100多年。而今天,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已达到783.1公里,日均客运量超过1000万人次。北京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国内第一、世界领先的城市。
这一条条线路、一座座车站的背后是规划师们付出的辛苦与努力。规划师肩上承载着光荣的使命,从轨道交通网络的布局,到每一条线路的设计,甚至是一个弧度弯曲的角度,都要经过反复推敲和权衡。换乘车站是轨道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在地铁2号线和8号线3期北段换乘的前门站,两条相差56岁的轨道相遇,让我们见证了几代规划师的薪火相传。从沉稳、朴素的2号线走到活泼、时尚的8号线,仿佛经历了一次时空穿越,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城市轨道交通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承载着梦想,承载着生活。美好的故事,正在这里发生。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海淀分局学习实践小组 王佳琳
看完《我是规划师》第三集《轨迹》,从一帧帧画面中看到轨道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影响着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感动于几代规划人的共同努力让我们城市轨道建设不仅专业且有温度。作为一名规划人,不仅要以历史眼光深化对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思考,从过去汲取营养,也要在未来规划中,以系统观念审视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科学规划,精准配置资源,持续释放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价值,引导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提升城市活力,实现轨道引领城市发展。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大兴分局学习实践小组 宛茹
地铁是勾勒出城市流畅线条的“地下蛟龙”,纾解出行之忧,见证汗水与梦想;是连接过往与未来的时空载体,传承一代代规划师们的科学严谨之风,兼顾历史记忆和时代想象;是栉风沐雨的孤独旅人们的灵魂暂栖处,灯火通明恍入广厦仙乡,驻足游目品鉴文化之墙。
轨道规划师们穿梭在时空之间,用脚步探寻城市的每一丝律动,从分析论证中提升规划工作“高度”,在征询民意中赋予规划工作“温度”。作为钢铁之躯的浪漫符号,地铁正承载着城市中日日夜夜的美好故事驶向更加绿色、智能化的未来。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昌平分局学习实践小组 张彩霞
从1969年北京开通地铁1号线以来,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后,北京地铁从一条线扩展到一个圈,再展开到一张网的变化,见证着这座伟大城市的蝶变跃迁。《轨迹》带我领略了轨道发展的变奏曲,观看节目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融合”这个关键词。地铁的功能在不断融合,从最初的满足备战之需、到保障市民出行之便、再到引领城市发展,地铁集聚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它不再是一根根冰冷的铁轨、也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一个个城市会客厅,更是北京这座城市最直观的名片。它将开放、包容、互动、多元的特性传达给每一个旅客,将便捷、人文、自然、科技融汇于一体,它将一个个如珍珠般的轨道站点,串联成一条条出行的线路,承载着成千千万万人的梦想,最终汇聚成一座更好、更宜居的北京。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平谷分局学习实践小组 刘启坤
《我是规划师》第三季第三集《轨迹》来了,轨道交通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重要交通动脉,牵动着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建设发展。让我特别感动的,是规划师们不断的追求,是人们的需求让规划工具更具温度的设计理念和实践精神。
22号线平谷线是平谷百姓期盼已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加快“生态立区、绿色发展”的重要动能。随着平谷线开通在即,我们要拿出只争朝夕的态度,为平谷线的设计建设贡献力量,要对得起眼前的工作,担得起历史的担当。我相信,平谷线终将随着时间成为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成为城市新的名片。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怀柔分局学习实践小组 谷峥
规划人利用智慧和开拓创新精神,对轨道交通建设赋予了新主题、新生命。轨道交通不再是一种交通出行方式,已经转变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它在满足市民交通需求的基础上,也在逐步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和生活需求,让市民在匆匆的出行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美和舒适。
轨道站点一体化设计,让轨道交通更好地融入到城市中,使其成为城市活力中心;现代设计与中华传统民族建筑设计相结合,让民族文化在浑厚历史底蕴的基础上绽放出新时代色彩。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经开区分局学习实践小组 赵书婕
认真学习了《我是规划师》第三季第三集《轨迹》,真切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轨道交通的发展感到欣喜和骄傲。一条条轨迹铺展开来,每一处站点、每一条弧度都是通达性、人流量、城市发展、古城保护等等要素权衡推敲的结果。轨道交通关系北京每一位群众,“一定要让它的投入产出比达到最大,高效服务更多的人”。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随着经济发展、技术提升,在北京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达到700多公里的同时,规划师给轨道交通赋予了更多的温度与视角。前门站中国风与庄重并存,平安里站将光线、色彩、历史肌理与地铁上盖结合;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关注落客站点与停车诉求。随着北京城市的不断发展,可以期待,未来北京的轨迹中将会留下更多新时代规划师勾勒的弧度。
本内容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学习实践班、东城分局、西城分局、海淀分局、大兴分局、昌平分局、平谷分局、怀柔分局、经开区分局、市规划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