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1)

画事君说

浅 显 有 趣 的 深 度 艺 术 美 学 干 货


这几天艺术圈的大部分同志都去了香港,巴塞尔 香港春拍季,但是这次我有事没去,呆在北京,反而撞上一个好运气,十年没有展过的,徐悲鸿视之为生命的,有很多传奇色彩的,据传是吴道子画的——《八十七神仙卷》在央美百年校庆展览上全卷打开展览,而且只展两天!

于是赶紧的去看,乌央乌央的排队人数,大概排了两个小时才进去。本来奔着八十七神仙卷去的,没想到这个展有很多作品都给了我惊喜。话说我近现代书画展简直看到腻,很少有什么展览能给人兴奋的感觉了,这次是例外。


这个展览以徐悲鸿为核心人物,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徐悲鸿,以前我看了太多他的马了,简直看到审美疲劳。但徐悲鸿的生命中,不止画马一件事。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收藏。

徐悲鸿一生收藏了约1200件中国书画,覆盖唐宋元明清至民国,数量庞大,质量上乘。央美这次“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有一部分就是专门展他的收藏,精选了他收藏中的50幅,金农、任熊、任伯年、齐白石、吴昌硕、张大千一一囊括,《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录入的13件徐悲鸿藏品更是首次面世,此前从未展出。

排两个小时才能一探真容的《八十七神仙卷》和《朝元仙杖图》的精品复制品(王季迁督制)放在一起并列展示,观者能很好地对比。

徐悲鸿的近现代收藏,都是得自艺术家本人额

徐悲鸿的近现代艺术收藏,最牛的一点是,都是得自艺术家本人。

比如,吴湖帆画给徐悲鸿的这幅。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2)

大刀阔斧的斧劈皴,硬瘦曲折的树木,技法明显倾向北宗。有趣的是这幅画的题跋,吴湖帆在和徐悲鸿讨论南北宗派别对立的“不科学”。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3)

自香光倡南派而抑马夏,后三百年来几成北宗绝响,实马夏有马夏之功,倪黄有倪黄之高,致近代因娄东盛行,遂有提倡马夏而抑娄东之论调,此皆窄见非至言也。

同样是斧劈皴,潘天寿选择用线条展示,简单凌厉,气势先声夺人,接下来是眼神锐利,大爪抓地的猛禽,间或其中的草,似弩上的箭,只要撒手就能冲出去。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4)

也是悲鸿先生的上款,这张画的气真的足啊。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5)

潘天寿充满力量的笔触

接下来看到黄宾虹送给徐悲鸿的,字写得不要太工整。

这幅是黄宾虹八十五岁所作,我觉得他是“中国的梵高”,这幅画站近了都是笔触,看不出效果,退后三步立体感尽显,和印象派的观赏体验很相似。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6)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7)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8)

前面大家赠好友都挺开心,这幅齐白石给徐悲鸿的画却有点伤感,齐白石在题跋里写道他遭受万口骂,只有江南徐君懂他。

知遇之恩,没齿难忘,只不过其他人怎么就没看出齐白石的好呐,你看这水,有几个人能画得这流动和纵深感。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9)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10)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11)

下一幅约是1940年画的,水没有上面那一幅画得好,有点乱。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12)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13)

说到齐老爷子,吴昌硕就该出场了,这幅菊花真不错,每朵花的姿态,无论是低垂还是昂扬,花瓣的层次都清晰分明,自然生动。

吴昌硕和徐悲鸿估计没什么交情,这两幅小画没有上款,不是得自艺术家本人,但一看就是标准件。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14)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15)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16)

“墙根菊花可酤酒”是吴昌硕常见的画题,韩愈有首诗写的墙根菊:“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准”。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17)

像吴昌硕这幅花叶和藤枝的画法还是很容易在齐白石的画里找到。画中的石头和花比起来稍微逊色,在画石头上缶老不怎么讲究石分三面的立体感。

傅抱石的西园雅集也是名件了,全图太大反光拍不出效果,拍些局部人物给你们看。

这些人物明明就是古代人的样子,偏偏一眼看得出来出自他的手笔。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18)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19)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20)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21)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22)

这一幅文人雅集,有写字作画,也有在抚琴聊天,不管结构布局还是用笔意趣,皆在上乘水准,金刚坡时期真的是他的艺术爆发期。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23)

古代收藏,和他的艺术教育主张一脉相承

这次的展品里还有一幅张大千送给徐悲鸿的金农。

徐悲鸿在边跋里说张大千托张目寒转送到自己手里,他特别喜欢,又说这幅画是中国古画中的“奇跡”,可以与范宽的溪山行旅、宋人雪景,周东邨的北溟图并称为中国山水画四大支柱。

这幅金冬心布局上和传统山水画就不太一样,在画面正中大幅留白,落款也是独家的漆书,都与前人很不一样,这也可能是徐悲鸿如此喜爱这幅画的原因,徐悲鸿的收藏体系中,有一个特点是喜欢有个性的东西,独特,有新意的。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24)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25)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26)

徐悲鸿收藏的古画质量不低,由此可见他不是不懂中国画的人,他收的几件宋画,水平很高。最为人所知的是《朱云折槛图》,此次央美也一同展出。

尽管为佚名,这幅画却受到徐悲鸿的高度重视,他觉得是中国艺术品中“一奇”。要趴在玻璃上细看,手笔不得了,线条流畅细腻,同时也十分有力,人物表情生动,面目表情准确还原了“朱云折槛”故事里的人物心理。(啥时候古画展览能不罩这个亚克力啊)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27)

朱云是汉成帝时期的一个县令,素以大胆谏言为名,有一天他跑去给汉成帝说他老师张禹是个奸臣,他要砍了他,汉武帝一生气,要杀了朱云,侍卫将朱云拖下去时朱云死抓栏杆不放手还大喊“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栏杆都舍了,最后有臣子为他求情,汉成帝才饶了他一命。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28)

另一幅宋画同样让人惊艳不已,是幅佚名的罗汉。画面极其精致,罗汉略微皱眉的面部,随之而来的肌肉褶皱,眼神中的思虑,还有衣服都好好看,宋画的精细真是不得了。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29)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30)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31)

这件任熊也是非常有特点的画风,你看石头的结构画的跟毕加索似得。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32)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33)

徐悲鸿还推崇任伯年,他说三百年来画家都是仰传统鼻息的小丈夫,但是任伯年除外。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34)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35)

任伯年的画风也是吸取了一些西洋的技法,但是又非常有自己的面貌,能在古画堆里一眼被认出来。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36)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37)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38)

我觉得徐悲鸿的中国画改革,并不是一定是要拿油画去改造中国画,他的出发点,可能是想让陈旧类似的中国画,出现一些新的面孔,那最能马上更新的,就是吸取一些西洋的技法。

排队排到望穿秋水的《八十七神仙卷》

《八十七神仙卷》前面又排了一队,每人看五分钟,还要排一个小时。

这幅画非常神秘,除了徐悲鸿视若生命的喜爱外,他到底是哪朝哪代哪个人画的,一直没有定论。

许地山帮徐悲鸿买的这幅画,据说是从德国大使馆工作人员那边得来的,徐悲鸿超级喜欢,结果他一不留神给人偷了去,隔了两年这幅画重现市面,他只得到处借钱重金买回,买回之后请来一众名家题跋,张大千、谢稚柳、朱光潜等等。

除了《八十七神仙卷》本身,一同展出的还有徐悲鸿要求中华书局印制该卷的两封书信,徐悲鸿为这个事儿写了几十封信,还有他为买回八十七神仙卷借钱的书信,以及“暂属悲鸿”、“八十七神仙同居”印章等,给观者一个非常全面的展览体验。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39)

“暂属悲鸿”印章

展柜里放着八十七神仙卷,展墙上还有姊妹篇《朝元仙仗图》复制品。也不知道是印刷放大的缘故,我反而觉得八十七神仙卷的真迹气息有点弱,线条没有《朝元仙仗图》印刷出来的那么坚实。这个是我纯粹个人的一个感觉。

真是非常好的展览,可惜只展两天,所以你们大概率是看不到的,现场也不让拍照,于是我找到一张全网最大图,这就给你们上图。

但是这个图也不是近些年拍的,所以像素质量还是损失了不少,最明显的是笔触的细节没有了,即便是飞白也成了点状像素。真迹看起来能明显看出线条质量,而且线条质量不稳定,一段特别好,一段差一点,所以我怀疑这是不是个集体作品。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40)

齐白石八十八岁时所书“八十七神仙卷”

还有就是齐老爷子题的引首实在是太棒了,经营位置,高低错落,遒劲有力,因为排队我在引首前站了五分钟,越看越好,越看越激动,齐白石再多,再审美疲劳,还是得跪。

横屏查看《八十七神仙卷》全卷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41)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图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42)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43)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44)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45)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46)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47)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48)

即使说着这些东西珍贵若生命,徐悲鸿也只认为它们是“暂属悲鸿”,展览外墙上写满了他为发展中国艺术年复一年的奔波努力,他的情怀还是纯粹的令人感动。

徐悲鸿神仙图(八十七神仙图在此)(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