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读者私信,询问清代的左都御史与各部尚书哪一个权力更大、地位更高?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一个是监察部门,一个是行政部门,如果要进行比较的话,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着手。
清代的都察院完全变味了
都察院是明代才有的,此前叫御史台。清代的都察院一把手叫左都御史,自雍正后与六部尚书始定从一品。按清制,左都御史缺出,例由侍郎、内阁学士、左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中拣授。
理论上来说,左都御史在铨选的过程中,与六部尚书是一样的,并没有轻重首次之分。说明一下,都察院还设有右都御史一衔,也是从一品,但此职京城中不设,只是各省总督的兼衔,此外右副都御史为各省巡抚、河道总督、漕运总督之兼衔。
明代时,都察院长官左都御史的权力是很大的,虽然不及吏、户、礼三部,但至少与兵、刑、工三部并列,为大九卿之一。其职责主要是监督百官。
既然谈到了都察院,就不得不提六科给事中,这是一个十分牛叉的单位,别看级别仅有七品,但却让明代皇帝十分头痛。因为他们手里握有一个“封驳权”,可以把皇帝的圣旨给怼回去。
六科给事中是一个单独的衙门,不隶属都察院。分工也是都察院监督百官,给事中监督皇帝,这就是所谓的“台谏”。
明代的六科给事中十分给力,经常给皇帝使绊子,都察院也不甘落后,弹劾朝廷重臣不遗余力。所以明代的御史、言官腰杆都很硬,前赴后继杀完一批又一批,始终不向权贵低头。
清代的情况就不同了,自从雍正皇帝把六科给事中并入都察院后(即所谓的“台谏合一”),从法律层面剥夺了六科给事中的封驳权,使得皇权高度集中,不受任何的约束。
给事中受到打击以后,那么都察院的嗓门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别说是监督皇帝,就是监督百官这个本职工作,做起来也是三心二意,专捡软柿子捏,轻易不敢向朝廷重臣发难。
拿几个例子说明,比如明珠被弹劾时,若不是康熙帝在背后导演,谁敢出面挑战明珠;乾隆时期,和珅擅权,都察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少有御史出面说话;再如道光时期的穆彰阿,整个都察院,几乎就是他自己的家,他让弹劾谁就弹劾谁。
左都御史的位置很尴尬都察院的本职是监督百官,干得也是得罪人的事。清代官场又十分盛行各种潜规则,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御史们根本不会出手。
作为一把手的左都御史,平常里的工作很清闲,就是三法司会审,也是刑部讲了算。至于其他部门又不敢与他走得太近,生怕担上扰乱朝廷纲纪的罪名。
而六部就不同,那是实打实的行政部门,国家的政务全都汇集到了六部。对于全国的文武官员来讲,只要不去触碰法律这条底线,根本犯不着与都察院打交道,至于和左都御史也不存在工作上的交集。
但不管是哪个衙门,都与六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升降调转要看吏部的眼色;钱粮开销要到户部求爷爷告奶奶;军械器材要找兵部;摊上司法刑名绕不开刑部;大搞功臣建设要求工部。就是清水衙门礼部,只要涉及到国家庆典及科举事务,也少不了要打交道。
因此从事权方面来讲,六部比都察院要高很多,别看尚书与左都御史的品级是一样的,但权力、收入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别的不说,就是地方大员孝敬京官时,也是先可着六部,如果不是怕都察院找茬给小鞋穿,恐怕连礼都难得送。
担任左都御史的大多不好相处
皇帝在任命左都御史时比较挑剔,学问、品行、敢言三者缺一不可。然而清代官场上,但凡具备这三个要求的,偏偏又是同僚们认为最不好相处的。本来为官者学问好,品行佳,敢讲真话是优点,但这也意味着,这样的人不够圆滑,往往不受官场潜规则的约束,容易得罪人。
以乾隆朝为例,担任左都御史的有刘统勋、刘墉、纪晓岚、王杰等,客观地说他们都是好官,可不受同僚待见也是事实。
相反在尚书选任时,皇帝最看重的却是才干、圆滑两项,这倒不是说品行、学问不重要,只是要排次要。这是因为,六部涉及的都是具体的政务,光有学问和品行肯定不够,一定要干练,否则就不能胜任本职工作。
说白了,左都御史是动嘴的,而尚书是动手的,性质不一样。在皇帝看来,监督百官都察院可以干,但其他机构也有监督权。事实上,清代的军机处、内阁都有这样的职能,而且又有密折制这一行之有效的手段,即便没有都察院,照样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从仕途前程来看,同为从一品的左都御史往往也不如六部尚书。按例,尚书如果晋升,一般提升为协办大学士或是大学士,又或是以本职入值军机处。
从清代的整体情况来看,左都御史直接提升大学士的情况不多见,而是以吏部、户部、礼部居多,至于左都御史入值军机处的就更少了。
更多情况则是,左都御史晋升往往会调任某部尚书,只有具备尚书任职经历,才有机会入阁拜相。这是因为不管是军机处还是内阁,他们必须是行政型的人才,不能是单纯的学官。
说到这里,就有了一个大致的结论:清代的左都御史不管是事权还是地位,都不及六部尚书,无非就是听起来高大上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