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走进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镇薅菜村,踩上石阶,穿过寨门,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映入眼帘,与四周的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好一幅乡村美景图,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构建文旅融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构建文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促民族团结)

构建文旅融合

初秋时节,走进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镇薅菜村,踩上石阶,穿过寨门,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映入眼帘,与四周的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好一幅乡村美景图!

薅菜村位于苗王城景区内,苗王城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西部苗王城影视拍摄基地、贵州省十大魅力景区。

松桃苗族自治县是我市四大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风貌,而薅菜村位于苗王城景区,更是以其独有的苗族文化吸引了八方游客。

苗年是苗族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节日,每年苗年,苗王城景区内就会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这里的苗族同胞会身着盛装,载歌载舞,与来自各地的宾客一起欢度新年。

“进到苗王城,两边的迎宾队伍锣鼓声声,非常的震撼,也非常的热情,他们的热情也感染了我们,我们外地的游客非常高兴”。从四川来苗王城旅游的奉雪梅说道。

为了让八方来客深入体验苗族的风土人情,薅菜村以苗王城景区为平台,深入开发了山歌对唱、苗家拦门酒、苗族敬酒礼、苗族花鼓舞、苗族习武场等30余个民族风俗体验项目,让游客品味苗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丰富的苗族文化是优势,更是打造文旅产业的基石。薅菜村深入挖掘苗族特色文化,培育了一支传承发展苗族文化的专业队伍,以此传承发展苗技、苗绣、苗银、苗服、苗药等独特工艺,积极宣传展示苗族特色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让传统文化古村落焕发新生机,让文化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活水源头。

手工艺品作为苗族历史的印记和苗族文化符号,见证了苗族群众历史的变迁和生活的巨变。为让游客进一步感受苗族文化的魅力,薅菜村开发了苗绣、苗银制作体验项目,手把手教游客制作苗族手工艺品,领略苗族神奇,感受苗族炽热之情。

近年来,正大镇薅菜村围绕“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共进步”主题,着力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产业、文化、生态等和民族团结共发展的工作格局,把千年苗疆打造成了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和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短短几年间,通过旅游带动,薅菜村发展得越来越好,一跃成为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村里的群众也因此吃上了“旅游饭”。薅菜村在2019年入选了贵州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2020年入选了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

文旅融合促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助乡村发展。近年来,全市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苗王城、寨沙侗寨、江口云舍等一批特色民族村寨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充当排头兵,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与此同时,积极组织民族节庆活动,拉近各族群众关系。以苗族“四月八”、土家族过赶年、女儿节、侗族赶坳节、尝新节、羌族羌历年、仡佬族敬雀节、汉族赛龙舟等节庆活动为载体,推动各民族文化登台亮相,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今天的铜仁,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美好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