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速度的历史变化(地球如今却开始加速自转)(1)

地球绕轴自转是近代人类天文学上的重大发现,而现在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全人类认可的事实。

我们将地球相对于太阳自转一圈所需的时长称为一天,而一天一般被认为是24小时或86400秒。

但人类的历法所记述的时间其实并不完全准确,一天也并不总是24小时,因为地球的自转速度并不恒定。

上世纪以来,人们发现地球的自转速度一直在减慢,这可能是因为月球的潮汐作用,它会让地球“刹车”。

而在最近,科学家首次发现在减速了50年后,地球的自转却开始加快了,这意味着一天的时间开始变短了。

地球自转速度的历史变化(地球如今却开始加速自转)(2)

如何知道地球自转加快

由于人们身处地球并与地球具有同步的自转速度,所以我们几乎察觉不到地球的自转,那我们怎么知道地球自转变快了呢?

很简单,只要测量一下“一天”的时长就可以了,因为地球的周长是不变的,“一天”的长短可以反映转速的快慢。

起初人们是参照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判断一天的时长的,即“太阳日”,但由于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在公转,这种方式存在一些偏差。

于是天文学家改用距离地球相当远因而可以看作是静止着的其他恒星,这样测得的一天的时长叫做“恒星日”。

地球自转速度的历史变化(地球如今却开始加速自转)(3)

太阳日示意图

恒星日一般被认为是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亦即“一天”的真正时长,它是23小时56分4秒。

测量恒星日的一个必备工具是钟表,地球上不存在完美的钟表,所有的钟表都有误差,只是大小的区别。

早期的钟表误差较大,并不能很精确地测量恒星日,比如今年测得的是这样,明年又是那样,谁知道是钟表坏了还是地球速度变了?

直到上世纪60年代原子钟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原子钟超高的精确度可以让人们放心以它为参考时间。

原子钟是一种以原子共振频率标准来计算并保持时间准确的时钟,它是目前世界上准确度最高的钟表。

地球自转速度的历史变化(地球如今却开始加速自转)(4)

图为:原子钟

以原子钟为基准时间,然后将测得的恒星日的时长与其对比就可以知道地球自转周期的长短变化了。

自从1960年有了原子钟后,人类才真正开始比较准确的了解地球自转速度(或一天的时长)的变化。

地球自转为什么会加速

原子钟的误差大约是每一亿年增加/减少1秒,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地球的自转的确加快了。

按理说,地球的自转应该继续减慢才对,毕竟地月之间的潮汐力仍在发挥作用,那为什么它会加快呢?

地球自转速度的历史变化(地球如今却开始加速自转)(5)

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因为融化的冰川可能会扰乱地球原始的质量分布或地质的运动。

我们知道,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角动量是守恒的,一旦地球质量分布变化,其速度也会随之改变。

对人类有何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自从1960年以来,地球上最快的28天都发生在去年,那些天中地球的绕地轴旋转的速度比平常快了1.5毫秒。

地球自转速度的历史变化(地球如今却开始加速自转)(6)

科学家预测今年地球的自转速度可能会更快,平均一天的持续时间预计将比86400秒少0.05毫秒,个别天数可能会少1.5毫秒。

对于地面上的我们来说,几毫秒似乎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时间,一天将近24小时,也并不差这零点几毫秒,减少了也不可惜。

我们的正常生活作息不会因为这几毫秒的减少而改变,什么点该干嘛还是干嘛,完全不受影响。

但是对于天上的卫星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地球自转加速意味着原子钟无法准确显示恒星日。

地球自转速度的历史变化(地球如今却开始加速自转)(7)

而卫星和其他通信设备通常基于太阳和恒星的位置,因此恒星日与地球原子钟的同步十分关键。

如何让原子钟与恒星日同步呢?让地球转慢点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的应对方法是调整原子钟的时间。

一般来讲,当恒星日与原子钟的偏差超过0.9秒时,科学家就会调整原子钟的时间,给它增加或减少1秒。

地球自转速度的历史变化(地球如今却开始加速自转)(8)

到目前为止,由于地球的自转一直是变慢的,所以许多次调整都是在6月底或12月底给原子钟增加一个“闰秒”,为什么要叫闰秒呢?联想一下闰年的概念你就知道了。

但依照目前的情况,时间的加快并没有到需要给原子钟增加一个“负闰年”的地步,而且,增减闰年也并非是完全无害的。

增减闰会造成一些大型网站的崩溃,因为计算机的系统可能会被1秒的变化搞糊涂,引发服务器上的一系列过度活动,从而锁死机器的CPU。

地球自转速度的历史变化(地球如今却开始加速自转)(9)

最后

以前很多人谈论如果地球突然加快自转会怎么样,所有的人的看法是那将会对地球生物产生致命的危险。

但实际上,地球的自转不太可能发生那么快的突变,就像现在我们知道的,它的自转正在缓慢变快。

而这种变快,对于地球生命并无影响,只是会让计算机有点吃不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