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的大名府是北宋的四大京都之一,除了东京开封外最繁华的都市,书中涉及或提到大名府的就有十九回之多,四万多字,其中直接描写大名府或与大名府有关的人或事的就有十五回,涉及到大名府的人物:玉麒麟卢俊义,青面兽杨志、急先锋索超、大刀关胜、浪子燕青、“铁臂膊”蔡福、“一枝花”蔡庆、石将军石勇等人。

水浒传中的地名都是现在的哪里(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现在的大名古城)(1)

小说中这样描述大名府“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城高地险,堑阔濠深”,“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当时为了攻打曾头市,梁山泊军师吴用定下妙计,要策反卢俊义,结果弄巧成拙,害得卢俊义家破人亡、被捕入狱,宋江亲率一众好汉起兵攻打大名府。

水浒传中的地名都是现在的哪里(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现在的大名古城)(2)

在攻打大名府之前,朝庭一直想招安梁山好汉为国家出力,火烧翠云楼、攻打了大名府之后,朝廷再也不愿意抛出橄榄枝,最终宋江只能走李师师这条线接受招安,最终在征讨方腊一战中损失惨重,导致了梁山好汉的悲惨结局。

水浒传中的地名都是现在的哪里(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现在的大名古城)(3)

北宋时期的大名府就是现在的河北省大名县,宋代这里是成为开封的陪都,史称“北京”。由于大名府地理位置特殊,处在漳河与黄河之间,漳河、卫河、马颊河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在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上,有这么几条河流,是十分有利的自然防御条件,大名府就成为东京开封府的北方门户。

水浒传中的地名都是现在的哪里(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现在的大名古城)(4)

五代的“儿皇帝”晋高祖石敬瑭把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后,中原无险可守,以至于契丹骑兵时常南下虏掠。

公元1042年,辽军幽州集结重兵准备南下“打草谷”,北宋有人主张议和,还有人主张迁都逃跑。宰相吕夷简认为大名府控扼河朔,号称北门之锁钥,守住大名,就能守住黄河防线,因此拒绝迁都,并极力劝宋仁宗在大名府建都,告诉契丹人皇帝准备亲征,断掉他们的幻想。后来,大名府修建都城,契丹人果然打消南侵的念头。

水浒传中的地名都是现在的哪里(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现在的大名古城)(5)

北宋对大名府非常重视,历来由朝中的重臣镇守,如寇准、王钦若、吕夷简、宗泽等。《水浒》中的大名府也由太师蔡京的女婿梁中书镇守。

大名府由于离黄河太近,明朝建文三年(1401年),大名府旧城因漳卫河泛滥被洪水淹没,后迁至艾家口以北重建新城,即现在的大名古城。

水浒传中的地名都是现在的哪里(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现在的大名古城)(6)

到了清代,大名依然是赫赫有名的直隶省第一省会(直隶省是河北省的前身),因此很多人将大名称为河北第一省会。

水浒传中的地名都是现在的哪里(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现在的大名古城)(7)

水浒传中的地名都是现在的哪里(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现在的大名古城)(8)

明清时期的大名城有四座城门,以“仁、义、礼、智”四字命名。东门叫“体仁门”,南门叫“崇礼门”,西门叫“乐义门”,北门叫“端智门”,分外城和内皇城(也称宫城),外城周长48里,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内城周长三里一百九十八步。

水浒传中的地名都是现在的哪里(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现在的大名古城)(9)

如今大名府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正在得到开发和修缮,千年古城的雄伟风姿又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水浒传中的地名都是现在的哪里(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现在的大名古城)(10)

水浒传中的地名都是现在的哪里(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现在的大名古城)(11)

大名天主教堂。始建于1918年,是河北省内现存最雄伟壮丽的圣堂之一。整个教堂高46米,中间为钟楼,在其东南、西南方位均建有对称的高20多米的两座小陪楼,远远看去就像是中文的“山”字。

水浒传中的地名都是现在的哪里(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现在的大名古城)(12)

“五礼记碑”。即“御制大观五礼之记”,由宋徽宗篆刻。“五礼”指的是吉礼、嘉礼、军礼、宾礼和凶礼这五种礼仪,为了教化百姓。曾被洪水埋于地下,明代被发现时已经断裂成九段,1986年修复。

水浒传中的地名都是现在的哪里(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现在的大名古城)(13)

大名古城内西大街的千年“卧龙古槐”,栽植于宋代 ,树高12.5米,胸围360厘米,冠幅15×15.6米。其东端平伸一枝,酷似龙型,头部有枝角上促,嘴眼明显,栩栩如生,游客多慕名而来,叹为观止,誉为“冀南第一古槐”,民间俗称“西街老槐树”。

水浒传中的地名都是现在的哪里(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和现在的大名古城)(14)

在各地古城日趋商业化旅游的同时,大名古城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古老与质朴,走在大名古城的大街小巷,除了古代的商号、钱庄之外,上世纪的电影院、学校、邮局、革命标语等也保存至今,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而又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