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2月4日,正月初四,立春。冬天的纹路逐渐淡去,春的颜色开始变得浓烈。梅花山上,前阵子蘸着微雨,还是一枝两枝点染开的梅花,此刻已攒着劲儿绽放。朗日和风这天地间,瞬时被红梅晕开,抹了胭脂似的,让人心醉。

致最美奋斗者的一段话(最美奋斗者他在梅花山)(1)

熙熙攘攘赏梅的人群中,有个人显得很特别,他无心端详盛开的梅花,却对花骨朵儿“情有独钟”,凑近了一边观测一边记录。

致最美奋斗者的一段话(最美奋斗者他在梅花山)(2)

自制工具,测量数据要精准到毫米

他叫高建华,是中山陵园管理局的一名花情预报员。很多人对天气预报员都不陌生,但“花情预报员”却是头一回听说。其实早在2008年,中山陵园管理局就专门组建了花情预报团队,通过收集资料、察看花情,花情预报员们会及时发布相关资讯,让市民、游客在游览前获知当前哪种或哪一片梅花最适宜观赏,从而合理选择旅游时间和线路。

致最美奋斗者的一段话(最美奋斗者他在梅花山)(3)

致最美奋斗者的一段话(最美奋斗者他在梅花山)(4)

天气预报有气象仪器,花情预报却靠DIY。高建华向记者展示的测量工具看上去一点也不起眼,其实不可小觑:一张废弃的银行卡背面贴着坐标卡纸,一道道红色线条隔出一个个米粒大小的方格。而缠绕着的透明胶带上泛黄的褶皱就像时间的脉络,测量出每一朵花的花期,也丈量着高建华十年如一日的花情预报员时光。

致最美奋斗者的一段话(最美奋斗者他在梅花山)(5)

高建华围着梅树走了一圈,观察日照条件,然后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各选取一个枝条。他在枝条上做上标记,因为下次来,还是要测这三个枝条。随后将测量工具放在花苞下方,用花苞的顶端对准卡纸的起点,测量每个花骨朵的最大长度和最大宽度,数据要精准到毫米。

致最美奋斗者的一段话(最美奋斗者他在梅花山)(6)

轻薄小巧的测量工具拿在手里,在花骨朵下翻飞,看高建华动作娴熟,但其实操作起来十分不易:要寻好角度插进花苞间,既要贴紧花苞,又不能碰落了其他花苞。

腿软眼花,2个半小时测千个花苞

暗香浮动、云蒸霞蔚,享有“天下第一梅山”美誉的梅花山有 35000 多株梅花,360 多个品种。根据树种的代表性、种植区域等特点,花情预报团队选取了 10 棵不同品种的梅树作为观测树,分布在山顶、山腰、山脚不同地点。一次测量完至少需要2个半小时。

致最美奋斗者的一段话(最美奋斗者他在梅花山)(7)

“为什么这10棵树不能选在相同或者相近的区域?”“梅花开花时间跟气温、湿度、光照、区域有关,所以‘消息树’要选不同区域。”

据高建华介绍,每次观测,每棵树要测 100 个花苞,10 棵树就是 1000 个,每周测量 3 次。每年从 12 月底早花品种红冬至的第一个花苞膨大开始记录,到晚花品种美人梅的最后一个花苞酝酿“破壳”停止,历时 2 个半月左右,高建华和同事每年测量花苞数据 30000 个。

致最美奋斗者的一段话(最美奋斗者他在梅花山)(8)

“春节不能暂停观测吗?几天时间影响应该不大吧?”“这个懒不能偷,一方面春节假期市民游客比较多,他们都有第一时间获晓梅花花情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和往年的数据做对比供研究使用,所以一次观测都不能断。”

赏花在别人那儿是闲情逸致的事儿,到了花情预报员这里,就成了爬山爬到腿软,看花看到眼花。意义何在?高建华有着自己的“小确幸”。“十年前,我们的预测误差在 7 天以上,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把误差控制在 3 天以内。我们跟每一次观测、跟每一毫米较劲,希望未来可以做到预测花哪天开,它就能哪天开,能给大家更好的赏花体验。”

四季不懈,精心养护3000株幼梅

“目前南京本土品种像南京红、南京红须、南京复黄香都已经达到比较好的观赏期,晚梅品种如美人梅等还要再等上一段时间,预计将在2月中下旬达到最佳观赏期盛……”

致最美奋斗者的一段话(最美奋斗者他在梅花山)(9)

你以为花情预报员只要观测和预报花情,一期一会就行了吗?但其实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他们四季不歇、不懈。“我们梅花研究中心有大约3000 株幼梅需要照料,同时一年之中秋季要对梅花品种进行嫁接,冬季花前修剪,春季和夏季梅花水分缺失,需要精细养护,尤其是夏季还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花开一季,芬芳一片,其实是四季的精心养护,并没捷径,更无偶然,每一朵花开的“梅”好里都倾注着高建华和同事们的心血。

致最美奋斗者的一段话(最美奋斗者他在梅花山)(10)

致最美奋斗者的一段话(最美奋斗者他在梅花山)(11)

布满老茧的粗糙双手,冬日巡花睫毛上的冰霜,每次测量花苞时微信里轻松过万的步数,还有每个春节的“与花为伴”,高建华希望美景不被辜负,希望每一个到达梅花山的游人都能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梅花山是无数人的“诗和远方”,高建华的心里也藏着一个与家人一起探寻的“诗和远方”。“我爱人也在南京的一个景区工作,春节同样也在加班,希望今年等疫情散去,我们能抽出时间带4岁的儿子去宁夏看沙漠。”

策划 任松筠 田梅

统筹 余仲侃 唐澄

文字 黄欢

摄像 赵宇

编辑: 宗祺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