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近年来,北京蔬菜在高品质上做突破,由此涌现出一波本土品牌,成为越来越多市民餐桌上的选择。在电商崛起和疫情突发等影响下,这些北京本土蔬菜企业如何在多变中做大做强?为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蔬菜代表企业,了解到这些本土企业正通过好口味、高品质赢得回头客,采取种植与销售端全产业链的运营方式立足市场。

后起新秀一天团购红薯2万斤

四季阳坤是北京大兴的蔬菜企业,曾依靠庞各庄西瓜起家,如今每年的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涉及20多个果蔬品种。创始人刘福娟,是个地道的山东人,嫁到大兴庞各庄后,在2003年,和家人一起建起了10个大棚,种植西瓜和蔬菜,十多年后,成立了蔬菜企业。

北京房山私人订制有机蔬菜(北京本土蔬菜企业留下的都是)(1)

辣椒大棚里,一个个成熟的辣椒挂满枝头。受访者供图

10月8日,刘福娟忙着准备第二天的团购,2万多斤蜜薯需要筹备。刘福娟说,现在上市的南瓜、西瓜、玉米、西红柿等受到市民的欢迎,公司上市的农产品基本不愁卖。

就在今年北京举办的冬奥会上,四季阳坤作为服务保障供应基地,圆满完成了供应任务。从4月中旬持续到现在的西瓜销售,到月底就要进入尾声,不过刘福娟不能停,她还忙着另一件大事,筹建大兴育苗基地,育苗基地建成后,将供应全北京西瓜和蔬菜种苗的需求。

北京房山私人订制有机蔬菜(北京本土蔬菜企业留下的都是)(2)

等待装箱的精品西瓜。受访者供图

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不管是黄瓜、西红柿、茄子,还是西瓜、草莓,刘福娟十分重视果蔬产品的“口感”,对她来说,这也是能够获取顾客信任的关键,“成立公司后,最初的两年走的是产量,后来逐渐转移到更加注重品质和口感上。”

经历了经营理念的转变,四季阳坤这个品牌,在北京逐渐有了知名度,刘福娟的老顾客也多了起来。公司的种植基地从大兴区,逐渐扩展到了平谷区,甚至是山东省。目前,刘福娟仅在大兴就有478亩种植基地,另外采用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方式,带动大兴6000多亩农产品种植销售。

北京房山私人订制有机蔬菜(北京本土蔬菜企业留下的都是)(3)

大棚内种植着新鲜的西红柿。受访者供图

在刘福娟的种植基地里,再有一个月,冰激凌萝卜和草莓就要上市了。依靠良好的口感,刘福娟吸引到的顾客,基本都是回头客,以线下销售渠道为主。刘福娟还计划着,开发企业的小程序,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老牌企业全产业链耕耘

作为北京老牌企业,天安农业的“小汤山蔬菜”,几乎已经家喻户晓了。从北京特菜种植基地起家,逐步发展成为如今的全产业链蔬菜企业。2006年,改制成立天安农业公司,如今,企业以“小汤山”为注册商标的蔬菜品牌,每年供应北京市场约一千万公斤蔬菜,商超市场占有率居北京市第一。

上个世纪80年代,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下属的特菜基地开始,逐步发展壮大后,天安农业公司和其他企业不同,从一开始就做全产业链,集合了生产基地、加工仓储、冷链配送等,全链条发展打开了北京市场,现在在各大商超的货架上几乎都能看到小汤山蔬菜。

北京房山私人订制有机蔬菜(北京本土蔬菜企业留下的都是)(4)

清洗胡萝卜。受访者供图

天安农业相关负责人周后林向记者介绍,天安农业的生产基地分布在北京、张北、东北、海南等地,企业自有种植基地超过1500亩,另外通过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带动小农户种植生产,有的农户和企业合作,已经长达20多年时间。

正是因此,小汤山蔬菜在保供北京市民菜篮子上有充足的底气。

自从疫情暴发后,小汤山蔬菜就承担了北京蔬菜保障供应的角色。周后林介绍,天安的ERP即企业资源计划,目前采用的是国际上先进的SAP系统,可追溯系统也已经健全,在多次疫情保障供应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供应方案,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货品当天就可以补充供应,保障货架不断供。

从生产到销售,天安作为北京的老牌企业,一直在生产端和供应端全产业链上耕耘。周后林介绍,目前,小汤山蔬菜都是无公害、绿色、有机的,这些蔬菜采摘下来,进行预冷处理,延长蔬菜存储时间,再经过加工分选、冷链运输等,走向市民餐桌,从种植到销售终端全链条运营,整体来看,小汤山蔬菜在同品质蔬菜中的性价比很高。

北京房山私人订制有机蔬菜(北京本土蔬菜企业留下的都是)(5)

基地内的黄瓜“顶花带刺”。受访者供图

天安农业全产业链运营,让蔬菜的品质得到了很好的管控,在北京市民中有口皆碑。面对疫情等因素的考验,小汤山蔬菜在商超板块供应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周后林介绍,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小汤山蔬菜市场份额持续增加的核心竞争力。

运营成本增加机遇与挑战并存

同样是北京的老牌蔬菜企业,永顺华是顺义区蔬菜企业,已经有十多年发展历史,在北京蔬菜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分量。

“在北京市场上,几乎是有小汤山蔬菜的地方,就有永顺华。”永顺华总经理张瑛表示,1996年,从东郊农场的种植区开始,形成规模种植,政企分开后,注册企业永顺华,后来逐步做有机认证,永顺华的知名度在北京市场上一步步打开,这一路走来,几乎顺风顺水,多的时候永顺华在150多家连锁超市设立专柜,北京超市覆盖率达到约75%,蔬菜年销售额达到6000万元。

目前,永顺华的种植基地分布在北京顺义,延庆以及张家口地区。在夏季,永顺华主要依靠张家口基地的51个设施棚种植供应,眼下10月份,延庆区80多亩基地的蔬菜进入上市尾声。此外,永顺华还在顺义区有43个温室基地进行示范种植,自有基地以及采用的“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让永顺华供应北京蔬菜市场全年不断档。

目前,永顺华的种植基地分布在北京顺义,延庆以及张家口地区。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多年来,永顺华聚焦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在北京市场中闯出一片天。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惑,“近几年,极端天气频发,为了保障种植品质,基地的种植设施也急需更新换代,以应对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张瑛表示,在这方面离不开相关部门给予指导和支持,企业也在多方谋求解决办法。

此外,随着电商销售的崛起、疫情等因素,永顺华在线下专柜的销售量受到了影响,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张瑛从1996年起就从事特供蔬菜行业,他向记者介绍,农业企业的人工成本在逐年增加,以前种地农人工资一个月1200元,现在5000元招不上人,专柜的工人月工资达到8000元,这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大提升。

从2021年起,永顺华也逐渐尝试开拓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线上下单配送到家的服务获取新的顾客群。“顾客可以通过线上微信群订购蔬菜,第二天早上十点发货,当天就可以收到菜品。”张瑛介绍,这样可以省去中间环节,让利30%给到会员,因此也吸引到许多回头客。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