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普网】

面食是蒙古发明的吗(达斡尔族米文化的起源)(1)

粒食,人们或许对这个词感到陌生,可它却在古书里频繁出现。先秦的墨子曾说过,“四海之内,粒食之民”。达斡尔族以粒食为主食,是我国北方地区有着悠久历史和农业文化的民族。

达斡尔,意为耕耘者。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年统计,我国达斡尔族人口为13万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历经数十年补充完善的《达斡尔族语词典》日前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被誉为“语言资源保护的经典之作”。引起民族饮食和民族医药界广泛关注,专家们通过调研得出结论:达斡尔族米文化得从粒食说起。

所谓粒食,其实包括了稻米、粟、黍、豆等粮食品种。打开达斡尔族的古今食谱,世代相传且占据主要地位的当数煮米为饭的“二米饭”。饭中“二米”,选自小米、稷子米、荞麦米三种米中的两种。

小米,古时称“禾”,书面谓“粟”,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栽培谷物。民谚说,“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这种耐旱、耐贫瘠土地的植物以小米之名进入粮仓,被誉为营养丰富的“米中之王”。中医称,小米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的食养食疗作用。

起源于我国的稷子米,有两种:用锅把稷子蒸熟后碾成米,叫熟稷子米,饭粒大而不粘连,有糊香味;把稷子直接碾成米,叫生稷子米,颗粒较小,稍有黏性。中医夸赞稷子米可食药两用:米香饭味浓,食之利胃益脾、凉血解暑。

荞麦米是我国土生土长的粮食。荞麦碾成米或磨成面,可用于做荞麦饭、荞麦面条、荞麦饸饸等多种主食。中医向来高看荞麦,更是看重它具有消积化滞、除湿解毒、补虚强身的功效。

小米 稷子米、稷子米 荞麦米、小米 荞麦米做成的“二米饭”,也称“二米干饭”,是达斡尔族的传统主食,也是高档主食。在达斡尔族“阿涅节”(相当于春节)、“库木勒节”(库木勒,即野菜柳蒿芽)等传统节日和招待客人时,主食中必有“二米饭”。

我国唯一的达斡尔民族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地处小兴安岭南麓和嫩江平原,辖区内有卧牛吐达斡尔族镇、莽格吐达斡尔族乡。全区达斡尔族人口占全国达斡尔族人口的10%,达斡尔族风情浓郁,“二米饭”飘香。

我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地处大兴安岭东麓和嫩江平原。坐落在这里的中国达斡尔民族博物馆、中国达斡尔民族园,都是著名旅游景点。前者向参观者介绍“米有故事,米有意思”的“二米饭”;后者能给来客提供机会,走进古朴亲切的达斡尔族民房,品尝原汁原味的达斡尔族传统美食,如手把肉、特罕酒、“二米饭”……

“二米饭”,不一般。巧妙组合之下,调节了米饭的营养平衡,给主食增添了花样,体现了民族饮食特色。革命战争年代,汉族“大米 小米”的“二米饭”,曾被毛主席笑称“金银饭”——即小米“金”黄,大米洁白如“银”。

关于米字,有人说它像打谷场上的四堆谷子,也有人说它像一根稻穗。说着说着,就有了《说文解字》的解读:“食,就是米的集团。”由米粒聚集的“饭”,是各民族餐桌上的主角:侗族的合拢饭、哈萨克族的手抓饭、朝鲜族的八宝饭、布依族的鸡肉稀饭、蒙古族草原上的方便饭、达斡尔族和汉族不一样的“二米饭”……

做客达斡尔族人家,当热腾腾、香喷喷的“二米饭”端上餐桌,随之聊起这饭的古往今来和斡尔族米文化时,话语中带有“忙格勒莫”(稷子米)、“阿勒莫”(荞麦米)、“巴达”(米饭)之类的词语,那很有可能是来自《达斡尔族语词典》的阅读收获。

(作者系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食品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本文来自【中国科普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