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我们在父母的期待下出生。自然生长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我们应该是出生在了一个人口出生高峰年,我们拥挤着上下学,但是眼看着学弟学妹一届比一届少。小学期间,我们的音乐载体还是那种插电式的大块头收音机,一遍一遍的放着黄家驹的歌。放学后,我们的娱乐还是满大街的捉迷藏,挖泥巴,跳皮筋。就这样上完五年级,准备上初中了,突然来了个小学六年级,幸好是刚开始,我们大部分人都躲过了上六年级的命运。
上初中了,我们的音乐载体变成了小的随身听,音乐内容也多了,但是大部分男同学还是听着黄家驹。初中时还是傻傻的,我们纯洁的交朋友的时候,“早恋”这个词频繁出现,我们只能谨慎的和同性同学玩耍。在我们还没有完全摆脱早恋这个词的时候,非典来了,在全民惶恐中,我们开始不停的喝板蓝根,也被迫在家休息了几天。
上了高中,我们的音乐载体变成了MP3,那时我们隔一段时间就要去经销商哪里去免费下载歌曲,当然还有那一些坚持听黄家驹的男同学不用经常去更换歌曲。我们是在“冲动的惩罚”的轰炸中开始了高中生活。开始住校了,高中的住校生活真的是很珍贵的回忆,我们朝夕相对,或有矛盾,或互相陪伴。忘了是高一还是高二,跑跑卡丁车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了,我们开始趁正中午或者半夜翻墙去网吧,开始漂移。大部分人在这个阶段开始了不算早的“早恋”,“童话”“大城小爱”也很应景的在我们的耳边唱了一年。到了高三,除了忙碌,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记忆。
美好的大学开始了,我们来自各地,太多的不同。我们的音乐载体变成了手机,那时听黄家驹的人没那么多了。记得那时候最流行的就是滑盖手机,当然那还是诺基亚的霸主时代。可能是经过了高三的压抑,大学开始,都像脱缰的野马,肆无忌惮的通宵泡网吧,骑着自行车在新的城市四处溜达。大二以后,个人电脑慢慢多了起来,也没有了组团网吧的乐趣。我们那时候网购还没有火起来,还是几百块就够一个月生活费的。毕业季,我们真正意义上的领略了无情的分离。
走上社会,我们见证了房价的疯涨,每天适应着智能化的改变。这几年或因为爱情或因为压力或因为是时候了,大家开始陆续结婚。结婚以后,还没有勇气生小孩的时候,已经开始鼓励生二胎了。我们面对高房价很无奈,面对日新月异的智能化很庆幸,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有些无助。我们没有了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了浑金如土的豪情,没有了藐视一切的高傲,因为我们就这样悄无声息的长大了。
现在我们28岁了,或迷茫或稳定,正慢慢走向人生的下一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