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除了吃,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这个问题,刘玉伟想了十几年。他从做厨师学徒开始,就对食品雕刻产生了兴趣。如今他已经是面塑高级民间美术师,玩面成了他的拿手绝活,这一最寻常不过的大地食材,在他手掌间起舞,变幻成各种各样的人物塑像。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1)

晓鹏 | 文

静静谢、孟俊峰 | 图

天赋

刘玉伟工作室位于新乡市“石榴巷”,因为尚在招商,显得较为空旷。

只有刘玉伟这家黏在这里,而且当门就是一座用数百斤面做的佛造像,在周边冷清的档口,它像个钉子户,倔强的很。

这家门口的招牌,是倪宝诚写的:玉伟面塑艺术馆。

倪宝诚是什么人呢?

他是河南民间美术的一杆大旗,刘玉伟是倪宝诚的入室弟子,当时拜师的时候,仪式、帖子一项也没码下,恩师赐他号为“真”。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2)

拜师时倪宝诚赐刘玉伟“真”,他常称自己为刘真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3)

刘玉伟和恩师倪宝诚,以及学者杨先让

可面塑又是啥?这个相当一部人还认为是“花馍”“花卷”的手艺,在这里居然成了艺术,还开了馆子,面,除了吃,还能玩成什么花样?

把一坨面玩成花样的刘玉伟,年龄不大,30多岁,已经有了三个孩子。

因为面塑,他上过央视以及无数电视台,得过无数大赛的金奖、银奖、优胜奖,从事面塑十几年来,他慢慢摸索出了门道,以至成了中原面塑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乃至领军人物。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4)

刘玉伟的部分得奖收藏证书

听了他的故事,看了他的作品,不得不服,一团面在普通人手里,要么是一碗面条,要么是半个馒头,在他手里就成了金刚怒目的钟馗、禅意十足的小和尚,其中风韵,妙不可言呀!

对神韵的精准把握,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5)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6)

小沙弥 | 刘玉伟作品

据他说,他有一项天赋,能从人的长相,大体判断出一个人的性格。意思是说,打眼一瞅你长得啥样,就能判断出:你是内向外向,还是好强怯懦。大部分时间,都还挺准。

其实,早在还没接触面塑时,刘玉伟就“开窍”了。

小学时他就迷上了功夫,在武术老师的指导下站桩、打拳、运气、练功。这时,他开始对气韵、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为后来的面塑创新打下了基础。

后来,家境贫寒的他先去做了厨师学徒,这个过程中他对塑形艺术情有独钟,年纪轻轻就评为高级食品雕刻师,还拿了不少大赛的金奖。

仅仅是偶然,刘玉伟发现面的张力比其他食材大得多,而且更能传神地表达思想,这让他下定决心:改行做面塑。

这一改,就到现在。

“我学历不高,因为有手艺,有了个职称:高级民间艺术师(面塑),好像是副高级的,如假包换”,谈及过往的经历,他开玩笑说道。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7)

为恩师倪宝诚做面塑人像

刘玉伟笑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线,像极了他的达摩,恍惚间,人们已经没办法辨别他的年龄,不管20岁还是30岁,已经没有实在的意义了。

“下海”之后,他又继续练了几年功夫,这打下了他充沛精力的底子。

众所周知,艺术创造需要旺盛的精力,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有个形象的比喻,这个希腊老头说:写诗啊,实际上就是诗人和诗神的联通,中间需要很多很多环,像链子一样,这样的话,就必须花费大力气去维持这个链子不断,诗才能写成。

憋气、喝酒、沐浴更衣都是维持这个链子不断。刘玉伟的方法是以舌头顶住上颚,像搭个鹊桥,这样,自身的呼吸气血就会均匀,进而实现链条的长久。

如今,他更像是个高产的手艺人,和刻板印象中的老匠人不同,他手下的面塑,多了灵气,少了古板。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8)

弼马温 | 刘玉伟作品

大地

面,是一个附带神圣色彩的名词,她取自大地,最终也归于大地。中国人向来对大地充满敬畏,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河南人来说,没面的日子,还能叫生活?

刘玉伟举个例子:以前山西一带女孩嫁人,炫富的方式可不是真金白银、红票子花票子,而是一件件大型花馍“艺术品”!这是娘家人的示威:我闺女可没白嫁,万一哪天你吃不饱饭,可得仰仗俺闺女救济,可得识相点!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9)

山西定襄“辨不清”娃娃面花,祈愿多子多孙、永远吉祥翻拍自杨先让·杨阳著《黄河十四走》

这是啥?这是赤果果的偏爱啊!

说到这,刘玉伟拿起来他第一个代表作—《虎娃》。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10)

虎娃 | 刘玉伟作品

这是跟随倪宝诚系统学习民俗之后的成果,刘玉伟和大多数人一样,对民俗的第一印象是土,第二印象,怎么那么土?民俗难道不就是些粗糙的手艺吗?简言之:粗、大、笨。

但拜倪宝诚为师后,第一课就是系统学习民俗知识,既然老师安排了,那就学吧,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原来,民俗是门大学问!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11)

刘玉伟作品

它包括中国人的方方面面,人情伦理、信仰维系、社会关系,也难怪,几十年前费孝通老爷子就说,中国就是乡土中国!

乡土里的手艺和民俗,歪果仁往往不能理解。

就比如说,这个虎头的形象,被做成了虎头鞋、虎头帽、还有虎头肚兜,这是干啥?让孩子从小耍马戏嘛?其实不然,这和上个把花馍当嫁妆的母亲一样,都是大爱。

刘玉伟称之为母性艺术。

他说,这种表达就很直接,不扯那些有的没的,我喜欢你,我爱你,我就直接了当地说,我就直接给你缝虎头鞋,一针一线地给你缝,希望你不生疾病,虎虎生威,这是一种大爱,是中国母亲的独特之处。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12)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13)

货郎图 | 刘玉伟作品

艺术,把这种大爱完美表达出来了。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久而久之,在中国人习俗、伦理生活扮演重要角色的“面”,成了艺术的宠儿。

如今刘玉伟从事的面塑艺术多从玩具演变,早在千年前,这玩具就风靡开封,《东京梦华录》里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

翻译过来就是,有一些卖手艺的人儿啊,在勾栏瓦舍旁边,用面和糖,做成一个笑着的人偶。

这恐怕是哄小孩的,或者卖给北宋小情侣的玩具,这些小情侣万万不会想到,千年之后,发源于中国的玩具,竟会风靡东南亚和全球华人区。

很多台湾老人如今看到面人,还开心地像个孩子,就是因为,这份有关故土的记忆都留存在心底。

而刘玉伟对面塑艺术怀有更深感情,像虎头鞋一般,“有些作品是让人流泪的。”说这句话时,他一字一顿,或许他想表达的,是他的作品《盼》系列。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14)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15)

盼 | 刘玉伟作品

一位孤寡的老人,坐在树桩上,身后不远处是蓬草小屋,她眼神远望,似乎在等待某人。这构成了中国典型的故土意象: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知道,这是一位母亲在等待他的儿子。

而除了必要物件之外,整个空间大片留白,留给了人们无限想象空间,这种意象在刘玉伟作品中并不少见,面与大地的联系,从未像他的面塑艺术那么紧密,他正在努力,使他的作品,达到他的要求:

“有些作品是让人流泪的。”

创新

在刘玉伟的书架上,有两本书比较醒目。

一本是《艺术哲学》,另一本是《中国敦煌壁画》,此时的他手里正揉着面团,平摊手掌,挤压,再平摊,再挤压。

他开玩笑地说:你看,我挤压左侧的时候,面团从右侧出来,我挤压上面的时候,面团从下面出来,这就是阴阳,这就是道啊!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16)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17)

五王醉归局部 | 刘玉伟作品

听起来不着调的“道”和“气”,成了他近年的口头语。

自从被倪宝诚老师强制“安排”了临摹汉魏碑刻、佛造像的任务,刘玉伟苦练两年功夫,啥也不干,就天天在那临摹,还真别说,灵感像喷泉一样,汩汩地涌了出来。

如果对佛造像历史稍有了解,汉魏佛造像不可不提,这可是惊为天人的存在,当时的佛造像美有余韵,精神栩栩,一痕一纹之间,平畅流丽,全不带烟火气。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18)

这是刘玉伟较为写实的佛像面塑作品

果真,临摹的两年功夫没有白费,刘玉伟提出了“面韵”,这是他面塑生涯中可贵的创新之处。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19)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20)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21)

“韵”,飞腾灵动

“韵”,说起来简单,就是不同颜色的混合,制造出一种随意的自然“晕”,就好比烧瓷器的窑变釉,自己掌握不了颜色火候,索性随他去吧,倘若再上升到一个高度,这实际上就是刘玉伟口中的道。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22)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23)

“一旦有了韵,就掺杂不得其他东西,它推着你走到,它是一个自然的流动,一旦做出来以后,加上其他的东西,就变得杂乱。”

这一点在达摩系列尤为明显。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24)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25)

达摩 | 刘玉伟作品

尺寸之间,水墨与禅意的结合,立体呈现了中国画的大写意风景。从远处看,这些小人物似乎是水墨融合,往近处看,则是飞白处处,再仔细看,那观赏者的思绪久之,就神往腾飞,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刘玉伟一直认为,精神应当大于形式,并且一以贯之,这其实也是当下文化创新的主要形式。

就比如他做了一个灯:圆弧灯罩是现代科技,中间或是惊蛰,或是达摩,抑或是小和尚,光晕环绕,放置案头,不仅成了一景,还有禅意,观赏之间身心放松,这就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26)

刘玉伟作品

实际上,这种禅宗意象存在了好几千年了。

从“风动还是心动”的“无聊”争论,再到“独钓寒江雪”的大写意风景,中国人的禅意精神一脉相承。

但是,总会在哪一处,出了问题,在某个时期,这些一以贯之的中华精神,断了。

处在断档的那一代人,就比如我们现代的一些年轻人,就觉得:噫!我们祖先好没用啊!啥也没留下。

久之,人们就没了文化自信,寻不见了文化根源,这也难怪西方文化、潮流文化大行其道了。

到了这个地步,如果不重拾文化根脉,老是一些儒士骂街,又有啥用呢?

汉风唐韵古装(一个迷上功夫的年轻厨子把面团捏出了汉风唐韵)(27)

马 | 刘玉伟作品

这个问题上,刘玉伟颇有想法,他举了个例子:人家看变形金刚,有错吗?它带来了刺激,人家看唐老鸭有错吗?没啊,因为它确实带来了欢乐,他认为,我们文化承载的形式需要创新呀,需要学习呀!

正像刘玉伟说的,或许,重要的不是怎么批判现在的潮流,而是重拾河南文化的风采来,树立根文化的自信,这样,才能有底气,告诉我们这一代人:

“哟,看变形金刚来?你瞅瞅咱这个民间故事,咱也要把它拍成电影,做成面塑,你看可中?”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