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坤经典藏头诗(这十首最具代表性的打油诗)(1)

文/冯玄一

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它不要求讲究格律,也不注重对偶和平仄,但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好的打油诗,描绘世间百态,批判社会不公,所以能在民间广泛流传,并被历史记录下来。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十首有趣的打油诗。

第一首:最具无厘头意味的打油诗

这是一首题为《咏石塔》的打油诗,据传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时候所作:

远看石塔黑乎乎,上面细来下面粗;

有朝一日翻过来,下面细来上面粗。

李洪坤经典藏头诗(这十首最具代表性的打油诗)(2)

第二首:最具生活气息的打油诗

这首诗的作者叫张打油,是唐朝人,据说“打油诗”这一名称便是从他名字得来的。他曾写过一首题为《雪》的诗: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第三首:最不好好说话的打油诗

有一天,欧阳修到一家酒家吃饭,店主询问菜的味道如何。欧阳修给了四句打油诗:

大雨哗哗飘湿墙,诸葛无计找张良。

关公跑了赤兔马,刘备抡刀上战场。

店家一头雾水。

欧阳修说:

大雨哗哗飘湿墙——无檐(盐)

诸葛无计找张良——无算(蒜)

关公跑了赤兔马——无缰(姜)

刘备抡刀上战场——无将(酱)

嗨,能不能好好说话啊,你直接说“缺滋少味”不就得了,绕这么大圈子。

李洪坤经典藏头诗(这十首最具代表性的打油诗)(3)

第四首:最不像打油诗的打油诗

这是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打油诗。诗名为《题黄鹤楼》,全文如下: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据说,当时李白登黄鹤楼,看到眼前美景,想要写一首诗歌来赞美。写来

写去都没有崔颢的《黄鹤楼》好,于是,干脆来了这么四句。“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这是打油诗的路子,但却很有气魄,也很有想象力。

第五首:最具调侃意味的打油诗

这首诗还是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诗题为《戏杜甫诗》,全诗如下:

饭顺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为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作诗苦。

杜甫和杜甫是好朋友,两人经常互赠诗歌。李白为人洒脱,有仙气。但是杜

甫写诗讲究“推敲”、讲究遣词造句,他写诗的原则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李白便写了这首诗调侃老朋友。

李洪坤经典藏头诗(这十首最具代表性的打油诗)(4)

第六首:最具人生哲理的打油诗

这是大诗人苏东坡写的一首打油诗,诗歌题为《洗儿诗》,全诗如下: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大概是苏轼在朝为官时候受了打击写的发牢骚的诗。因为“我被聪明误一

生”,因而“惟愿孩儿愚且鲁”,但是“愚且鲁”为何能做到公卿呢?这一转折,说明在苏轼的眼里,当时的公卿都是愚且鲁的人。

第七首:最具神转折的打油诗。

皇帝朱元璋出身草莽,你要他写正经的诗歌,当然是为难他。但是他也有借诗歌书法情感的时候。他曾写过一首叫《早朝赋雄雉》的诗,全诗如下: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

该诗前两句简直不能叫诗,可是后两句却是大手笔,有大气魄,非常人所

能及。所以,我把他归入最具神转折的打油诗行列。

李洪坤经典藏头诗(这十首最具代表性的打油诗)(5)

第八首:最具苍生胸怀的打油诗

这是清代文人李调元写的一首《咏麻雀》,全诗如下:

一窝一窝又一窝,三四五六七八窝。

食尽皇王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看到一窝一窝的麻雀,便想到赈济百姓的粮食被啄食,由此发出“凤凰何少

尔何多”的感叹,真是胸怀苍生的姿态啊。

第九首:最具打击性的打油诗

这首诗的作者诗明代著名学者解缙,题名为《春雨》,从这个题目看,应该是充满清新气息的诗歌,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且看全诗: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

滑到解学士,笑坏一群牛。

自己下雨路滑摔跤,自嘲之余还不忘调笑围观群臣,解大学士以才思敏捷闻名,从这首小诗可见一斑。

第十首:最具讽刺性的打油诗

东也湖,西也湖,洪城上下古月胡;

南长清,北长清,大街小巷胡长清。

据说,有位官员喜欢题字,每到一处必挥毫题写,但是此人乃大贪官,而且字写得并不好。于是,人们写了这两句打油诗来讽刺他。

大家知道这个官员叫什么名字吗?可以在评论区里写下答案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