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财富论坛12月6号(财富论坛幕后的故事)(1)

广州《财富》论坛落下帷幕,新的广州故事正在继续书写。一封特殊的感谢信寄到了广州青年交响乐团(简称“广青交”)音乐总监、指挥景焕的手中,这封感谢信来自《财富》执行导演Jane。感谢信中这样写道:

“你们工作团队的礼貌、殷勤与专业,使得本次合作顺利进行,并让我和Martin以及他的团队在本次活动中受益匪浅。我们从财富论坛的贵宾们与行政团队人员中,得到了对广青交很高的评价。每一位对于乐团当晚的表现和演出都惊叹不已。我很少在其他演出场合中,可以看到如广青交这般安静上场准备且在演出过程中全神贯注的表现。我真诚希望以后可以有机会继续与您们合作。请保持联系,假如广青交以后到欧洲演出,请务必告知。我很希望可以在欧洲聆听他们的现场音乐会。”

“这份感谢不仅属于我们,更属于每一位参与《财富》论坛演出的嘉宾和幕后工作人员。” 景焕说。据了解,广州共有来自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广东广雅中学、执信中学、越秀区少年宫、海珠区少年宫、天河区少年宫、荔湾区沙面小学共400余名学生参与了包括开幕音乐会、欢迎酒会和参观演出的《财富》论坛演出活动。近日,记者走近参与《财富》论坛的广州中小学生,揭秘《财富》论坛幕后故事。

广州财富论坛12月6号(财富论坛幕后的故事)(2)

一天时间“临阵磨枪”

“Welcome to Guangzhou!”这样一句欢迎词,沙面小学四年级学生陈熙已经不记得,在《财富》论坛期间,向多少位来访嘉宾说过。陈熙和学校二到四年级共28位学生负责嘉宾的接待,从各国政要到各财富分论坛的主席,都是看着她们的笑脸步入会场的。

谈起这段参加《财富》论坛的经历,陈熙觉得非常的“自豪和骄傲”。她说,因为接到接待任务紧急,学校紧急选拔了综合素质最高的一批学生参与,陈熙成绩优秀,在学校舞蹈队中表现出色,成为她们班唯一被选上的学生。令陈熙印象最深刻的,是嘉宾给她和同学们竖起的大拇指,和“很棒”“很优秀”的连连称赞。

殊不知如此顺利、完美的表现,孩子们只有仅仅一天时间的彩排。这得益于平时烙印在孩子们心中的涵养和自信。因为临近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沙面小学常常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来访嘉宾,孩子们总能自信地向他们介绍广州的历史文化、名胜美食。这次,沙面小学也成为了《财富》嘉宾“太太团”的接待点,而沙面小学与社区共建的图书馆也成为中外媒体争相走访、报道的对象,孩子们对于来访嘉宾的问题也对答如流。

广州的孩子正在拥有更多的机会走向世界。广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林海英表示,下阶段广州市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为丰富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和全面提升美育教育教学水平及师生艺术素养,创造更多的机会、搭建更大的平台。

广州财富论坛12月6号(财富论坛幕后的故事)(3)

用“国际语言”讲中国故事

《茉莉花》是本次《财富》论坛中最受中外嘉宾喜爱的表演曲目之一,很多嘉宾直言“听到这首歌就知道是来自中国”。广州市青年交响乐团和广雅中学合唱团的孩子们分别在两场演出中都选用了这首曲目。

广州青年交响乐团的前身是组建于2011年12月的广州交响乐团附属青少年乐团。这也是中国首个由职业乐团建立和管理的青少年交响乐团。景焕说,在与外方导演沟通曲目时,对方提到谭盾和陈怡是美国甚至全世界音乐爱好者都认识的作曲家,希望加入这两位作曲家的作品。为了展示中国民族特色,并突出广东岭南风格,最后选择了《赛龙夺锦》《茉莉花》《西区故事》三首曲目的编排组合。“交响乐是西方音乐形式,可以说是一种‘国际语言’,而几首传统曲目则代表的是中国,我们是在用国际语言讲中国故事。” 景焕说。

《财富论坛》嘉宾之一、中央电视台英文国际频道主持人田薇对演出现场深有感触。她身边的论坛嘉宾觉得广青交抓住了大家的注意力,这大概是广州真正的文化实力。曲目具有浓郁中国味道但又非常国际化,广青交的演出是让他们一晚上最最难忘的闪光点,让大家感到无限能量。

面对《财富》论坛这样高级别的演出,学生们可谓铆足了劲。“甚至在周五晚上,当同学们收拾好行李回家,总能听到艺术楼传来我们排练的歌声。但尽管再辛苦,我和我的同学们都没有放弃:不仅是出于对音乐的热爱,更是深知我们作为表演者的光荣——我们代表的,是全广州,乃至全中国的形象。”高二(9)班学生巫星宇说。

广青交的表演者不是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而是来自普通中学,国际著名大提琴家秦立巍认为这真切地反映了广州培育音乐土壤的底气。“并不是说我们为了某个大型活动才召集他们演出,他们每个星期都在坚持排练,这很能体现广州在文化发展上的领先。”

【记者】陈芳庭

【通讯员】穗教宣

【校对】黄买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