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北方的绿色植物太少,或许是没有领教过芭茅燃烧时的震撼,曾经一位北方来的某领导在检查林业工作时,对岩石缝隙中倔强生长而且长势茂盛的芭茅赞不绝口,称其“绿化”功能强大,要多“种植”。
领导的这句话让南方的林业工作者啼笑皆非,在不破坏气氛的前提下,陪同人员婉转地阐述了芭茅这种植物的特性,相信这位北方的领导也重新认识了芭茅,对芭茅的印象有所改变。
其实在南方,芭茅是最让林业人和农民朋友深恶痛绝的植物,它不仅严重影响幼林生长,增加抚育成本,还是森林火灾最大的隐患。
芭茅的习性
芭茅是黍亚科芒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五节芒”,广泛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尤其在长江流域以南山区生长最为适宜。芭茅的根系非常发达,穿透力强,不仅适合任何类型土壤生长,包括岩石缝隙,而且错根抱节,连成一片,一旦扎根,很难清除干净。芭茅的茎可高达3-4米,状如细竹,纤维丰富,是造纸的优良原料,大集体的时候,芭茅杆是供销社敞开收购的物资。芭茅的叶片狭窄细长,叶缘密布细锯齿,锋利无比,极易划伤衣物与皮肤,在野外遇到芭茅,尽可能绕行。因此,南方人笑话蓬头垢面的人时,张口就是“钻芭茅窠来?”。每年5-10月陆续开花结实,芭茅的花与果实俗称“芒花”,似大号的狗尾巴草,可用于捆扎扫帚。
芭茅的繁殖方式多样,既能用根茎分蘖繁衍,又能用种子传播繁殖,其中种子传播尤为疯狂,主要原因是芭茅的种子数量惊人,每一根芭茅基干可孕育数万粒种子,且种子质量轻,絮状,可以随风飘荡,飘落后见缝插针沾土就能萌发生长,所以在南方,只要有空闲的地块,必然被芭茅所“侵占”。同时,芭茅的生命力非常旺盛,无论是在肥沃的坡地,还是在贫瘠的山岗,亦或潮湿的沟谷、甚至是犬牙交互的岩石缝隙均能疯狂地生长,很难根除。
芭茅为什么会容易“惹火烧身”
芭茅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天萌动,夏天疯长,经深秋霜冻就会枯萎,由于芭茅富含纤维,茎秆结实,同时其叶片和茎秆被角质层,不易腐烂分解,所以枯而不倒,茎叶相互簇拥,一旦风吹日晒脱水以后,含水率极低,极易燃烧,可以说是沾火即燃,基层林业就碰见儿童燃放爆竹引燃芭茅的事实,如果不是亲眼目睹,真的很难相信,爆竹飞过,芭茅着火,瞬间引发山火。
芭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成片生长,常见于石灰岩山场,由于土壤瘠薄,一般的草本和小灌木很难生长,但生命力顽强的芭茅却能恣意繁衍,虽然夏季嫩绿一片,生机盎然,但到了秋冬季节,一片萧瑟,微风吹过,干燥的芭茅叶片相互摩挲,呜呜作响,渗人心魄,是森林防火人员最不愿意听到的声音。而一旦芭茅燃烧,火势不仅猛,而且燃烧快,传播迅速,扑火人员无法近身,给扑救工作带来困难,强行扑打,会给扑救人员带来生命危险,只能远远地砍除隔离带控制火势蔓延,或者等到夜半降温,火势减弱才敢突击扑救。
林区根治芭茅势在必行
芭茅极易“惹火”,如此的不受欢迎,根治起来却非常困难,为了清除森林火灾隐患,林区干群也动脑筋想办法,试过多种途径,但成效不佳。
首先想到的是“挖除法”,挖除法很不现实,芭茅的根系异常丰富,错根盘节,挖不动,撬不起,一人一锄很难对付,只有借助挖掘机作业,但是残存的芭茅根沾土即活,同时漫天飘舞的芭茅种子,沾土就能发芽,第二年又会长成一片顽强的新芭茅山。
其次是“植树法”,有位基层林业站站长想到了“植树法”,在芭茅山栽植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挤占芭茅的生长空间,很有成效,但是,很多芭茅山都是岩石裸露贫瘠的地块,能种植的树木种类非常有限,难以全面推广。
最后是“克茅法”,这是一个有待实践验证的方法。葛藤同样是一种根系异常发达的植物,生命力强,可以剿灭其它植物,包括芭茅,同时,葛藤霜打以后迅速枯萎倒伏,不易引燃山火,基层林业曾经长期观察一处芭茅山,由于无意间引种了葛藤,该地块的芭茅逐渐灭绝,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繁茂的葛藤。
总之,在南方,只要听到芭茅两个字,林农无不摇头无奈的叹息,护林员则恨得咬牙切齿,在芭茅山众多的乡镇,森林防火压力山大,必然是森林防火督查的重点区域。根治芭茅,还需林业同仁努力和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