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丧葬乐队,没有燃放烟花爆竹,只有家人和二十来位亲属肃穆而庄严的吊唁……日前,在象山县新桥镇关头村举办的一场简朴而又庄重的葬礼,让村民们再一次感受到移风易俗的好处。“这次为家里老人治丧,我们仅仅办了5桌简餐,所有费用加起来不到1万元。”事主史先生感慨。

移风易俗创建文明新风尚(文明创建看变化⑥)(1)

操办婚丧事宜要做到事前报告、事后报备;出席婚宴和丧事人数控制在300人以内,餐次为一餐;酒席最高标准每桌800元,提倡品自酿酒、尝自产菜、吃自养肉;亲戚之间人情礼金不超过规定数额,礼金簿由村红白理事会专人记录,超标一律退回……如今在关头村,这些婚丧礼俗“乡规民约”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移风易俗创建文明新风尚(文明创建看变化⑥)(2)

象山村干部简办喜宴。

可就在6年前,关头村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现象还时有发生,村民红白“人情”动辄二三千元,酒水宴席必须上足二十多道“大菜”“硬菜”,沉重的“人情债”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成了乡村治理之痛。改变始于6年前的婚丧礼俗整治行动。2016年4月1日,我县出台《关于开展婚丧礼俗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开展以“二倡导二禁止一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婚丧礼俗整治,倡导婚丧事简办,倡导不送、不收非亲人员礼金,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鸣放电子礼炮和纸礼炮等扰民行为,禁止搞封建迷信活动,规范整治丧葬用品市场。随后,又出台《关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婚丧礼俗整治的通告》,对搞路祭、抛撒纸钱、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予以明令禁止,将移风易俗由“软任务”变成“硬规定”,拉起了婚丧礼俗整治的高压线。

移风易俗创建文明新风尚(文明创建看变化⑥)(3)

象山县市民群众操办婚丧事图解。

随着一项项婚丧礼俗改革措施不断落地,一张“文明网”逐渐在我县铺开:构建婚丧礼俗整治工作网络平台,为群众提供简办一键式服务;探索推行“文明婚丧一码通”“婚丧宴席公司化运作”“乡宴厨师准入制”等长效管理机制,提升了简办服务水平;建成一批公益婚礼基地、打造一批示范家宴中心、推出一批婚庆服务项目,做好婚事新办“三项服务”;提供免费悼念小厅、开通火化办理绿色通道,开展公益性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着力减轻丧葬负担;在全县各村庄组建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家庭联盟会、乡贤参事会,加强群众自管自治;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为婚丧礼俗监督把关……

一个地方婚丧嫁娶的习俗,是衡量当地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2019年,象山县移风易俗改革入选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优秀案例。婚丧礼俗“象山模式”向全国推广,吉林省龙井市建成“婚丧礼俗象山经验示范村”,四川省雷波县等地也在积极推行象山经验。

移风易俗创建文明新风尚(文明创建看变化⑥)(4)

龙井市将学习宣传象山县移风易俗先进经验列入2019年工作计划。

“移风易俗不能是‘面子工程’‘一阵风工程’,应该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变化,得到红利,真正成为新规执行的受益者,才能摒弃根深蒂固的旧俗,推动新风入心入脑。”县文明办副主任陈金裕说。

移风易俗创建文明新风尚(文明创建看变化⑥)(5)

检查小组对婚丧宴席操办情况进行实地监督检查。

变化大不大,数据来说话。自新规执行以来,截至今年5月末,6年间我县累计建成婚丧礼俗整治示范村52个,督办婚丧事26917起,新规执行率99.86%,节约资金45亿余元。如今的象山,厚养礼葬、红白事简办已经蔚然成风。

一审:陈雨露

二审:吴启超

三审:赵菊香

移风易俗创建文明新风尚(文明创建看变化⑥)(6)

移风易俗创建文明新风尚(文明创建看变化⑥)(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