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之名始于南宋年间,有“平安吉庆”之意。相传东晋诗人、风水家郭璞曾经登盛唐山观望长江,有“此地宜城”语,故安庆城别名“宜城”。安庆是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安庆是一个低调的地级市,如今的安庆,见证过历史兴衰更替,静静地守着长江一隅,默默地繁衍生息。
说起安庆,不得不说说振风塔。振风塔号称万里长江第一塔,都说“过了安庆不说塔”,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塔影横江”的美丽传说,身为安庆人,没有不知道振风塔的。振风塔建于明代,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相传它是为了振兴文风所建,是长江流域少见的迎江七级浮屠。据说在明代以前,安庆没有出过状元,文风凋敝。一些星相家端详安庆地形后,煞有其事地认为,安庆一带江水滔滔,文采难以在此扎根,须建塔镇之,方能不让文采东流。
此说虽然有点荒诞,但也是有史可鉴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安庆自建成振风塔之后,果然是人杰地灵。明清两代,不仅出了大思想家方以智、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状元赵文楷、书法大家邓石如等,文人、作家更是数不胜数,以桐城籍文人为开创者和主要作家的散文流派——桐城派,雄踞清代文坛200余年。
从此,数风流人物,安庆人独领风骚!
从此,安庆人便有了骄傲的理由……
安庆人有南方人的精明,北方人的豪爽!
土生土长的安庆人不像这座城市这么低调,安庆人骨子里有一股傲劲,敢于拼搏,勇于创新。安庆人乐于自主创业,不喜欢条条框框的约束。几个人合伙开个加工厂,或者自个开个包子铺,这条路走不通走那条,创业的路上锲而不舍,哪怕凌晨三四点钟就起来也豪无怨言。如今安庆小吃、小笼包遍布全国充分证明了这点。
安庆人团结、热情好客。安庆人要鼻子,逢年过节,结婚嫁女,总是好酒好菜款待亲朋好友。谁家有个什么事情,左邻右舍都来帮忙,亲戚朋友都会赶来祝贺。乡情乡礼见真情,乡里乡亲喜事多。
热情好客的安庆人,喝起酒来一个比一个爽快。人在江湖走,不能离了酒;人在江湖飘,那能不喝高。热情洋溢的安庆人,在酒桌上动不动就陪你甩一泡。在安庆,光会渴酒还不行,你还得会说。你要找一千个理由,让人家把酒喝了,或者一番劝说后做个表率,双手举杯,说一句:“我干了,你随意!”然后一饮而尽。斟酒时斜风细雨,劝酒时甜言蜜语,喝酒时豪言壮语,但喝多可不能胡言乱语。安庆人真诚、友善、豁达,如果你是外乡来的,不胜酒力,也会特别照顾你,对你网开一面。
酒过三巡,来一段黄梅戏,那是一件极雅致的事情!不用排练、不用酝酿,张口就来。情到深处,大家拿起筷子搞打着盘子和碗,一起伴唱!场面甚是壮观。
安庆人多少都会哼两句黄梅戏,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2006年,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安庆人的骄傲!
安庆人口音极浓,三两句话即可判别,在他乡,有时候街头巷尾听到了乡音,促过去一问。
“你家安庆的吧?”
“是的约,你家安庆哪地呀?”
“我家怀宁的”;“我家望江的。”
“唉呀,许巧哦……”
到外地,只要同城有几个老乡在,节假日,三五安庆人相聚一起,唠唠家常,喝上几杯,小酌也是别有风味的;或者是老家来了亲威长辈,兄弟们争着请客陪酒。反正只要心中有酒,不怕没有理由。身在他乡,世事在变,不变的是安庆人的情怀!
安庆男人喜欢吹牛,安庆话叫拉抬。安庆的女人可不像安庆的爷们那么高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安庆的姑娘都长得水灵灵的,秀外慧中。奶奶们、堂客、烧锅的都是安庆女人的称呼,从这些特称中就可以看岀,安庆女人的善良、纯朴、低调和乖巧。“老板”、“老爹们”是安庆已婚男人的称呼叫。以前,女人取回家,最大任务就是相夫教子。到婆家前,母亲们都要再三叮嘱:嫁过去了要孝教老人家,妯娌几个要和气,要和老板两人好好过日子!
年初,吴金杰老师的一篇《正腊月的奶奶们》把安庆女人的性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正腊月里,厨房就是安庆女人要坚守的阵地,男人一个个在桌上喝酒垃抬,水喳话喳,女人在厨房里炒菜做饭,忙得不亦乐乎。有时候男人为了在客人面前炫耀一下自己在家庭里的权威和地位,故意朝厨房大吼一声:“快嘀啥,没得菜喝酒了,哟的磨拉!”女人回应一声:“就来了,就来了,莫着急啥……”
其实也不是所有女人都这么乖巧、任劳任怨,但乡风在这里,一百个不情愿也要忍着,得给男人面子!不过等客人散尽,估计该怎么收拾还得怎收拾,乡风必须遵守,家法也得有。不管怎样,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堂客,就是停当堂客!
安庆,平安吉庆,人文昌盛,物阜民丰,此地宜居!
作者:聂正斌
编辑:谢显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