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9日下午3点,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进入最后表决阶段,随着人大代表们严肃地按下面前的表决器,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发生了……

几分钟后,表决结果出炉:赞成162票,反对0票,弃权1票。随着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的一声“通过”,一个在我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制度彻底被废除。

2006年1月1日,随着新政策的实行,我国的财政收入立即减少500亿元左右,可是却有近9亿农民为此欢欣鼓舞。国家的经济发展非但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出现了质的飞跃。

简述我国现行税制的布局(我国废止一项重要税制)(1)

图源网络

被取消的这个制度是什么?国家为何会突然取消这项延续了千年的制度?它的取消对国家和人民又会产生什么影响?今天博哥就带大家一起重温在我国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制被取消的全过程。

农业税征收,意义重大

自古以来,农业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而农业税收更是直接决定一个时代的兴衰。自从春秋时期,农业税便已开始出现,到汉朝时更是形成了完整制度。自古以来,很多朝代的更替都是源于苛税重赋。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却并未取消农业税,但是在税收制度上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我国之前的历史上,一旦国家出现危机,各朝代的管理部门都会第一时间增收农业税以稳定财政,可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在我国的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中央非但没有增收农业税,反而想方设法地减轻农民的负担

尽管国民经济急需恢复,可我党为了不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依然采取了一系列的轻税政策。全国的平均税率保持在产量的15.5%左右,全国各地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确定当地的税率标准,但是每个地区的税率都不得超过25%

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农业税率也进行了不断地调整。1953年1957年之间,农业税率调整为11.6%,1963年到1965年,税率又调整为7.7%,到了1991年,农业税率更是降到了2.9%以下。

除了不断减税之外,我国还实行了稳定负担的政策。在特定的时期以及特定的地区,采取产量和税率稳定不变的政策,不管当地的产量增加了多少,税率在一定时期内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这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及扩大生产的安全感。

简述我国现行税制的布局(我国废止一项重要税制)(2)

图源网络

农业税稳定负担主要表现在两点上,第一,全国农业税收的总量不变。即便是农业产量有了大的增加,可农业税的负担会依然稳定在原有基础上;第二,计税的产量不变。农民通过勤劳耕作,使得产量提高后,计税的基数不会提高,但是若因为耕作过程中过于懒散,导致产量降低,那计税的基数也不会降低。国家的这一政策并不是为了稳定税收,更重要的是为了鼓励农民积极生产,从而提高农民群体的生活水平。

当然,我国在实行稳定负担的同时,也会根据情况实行合理负担的政策。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际产量灵活调整农业税额。在很多情况下,每个地区的农业产量并不只是取决于农民的勤劳程度,还会受到当地的地形、当年的自然条件以及当地的生产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地形平整、自然条件良好地区的农业产量,自然会高于地形和气候复杂的地区,若向两地征收同等数量的农业税,那必定会让不少农民苦不堪言,而且还会大大增加贫富差距。而国家的合理负担政策,就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产量水平制定税收额度。产量高的地区多负担,产量低的地区少负担,没有产量的地区不负担,减产或者受到自然灾害的地区甚至还可以得到国家的补贴

不过,我国征收农业税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鼓励农业生产。我们的国家进行了数十年的革命,就是为了能够让群众当家做主,而群众当家做主的基本需求就是吃饱饭。

我国虽然延续了农业税的制度,但是却把收入的主动权交到了农民自己的手里,国家农业税额不断降低,就是希望能将农业增产的部分留给农民自己,让他们继续扩大生产,改善生活。

从1949年到2000年之间,在50多年时间里,广大农民共向国家贡献了14000多亿斤的粮食,这些粮食也成了我国财力的重要支柱,大大稳定了我国各方面的发展进程。

简述我国现行税制的布局(我国废止一项重要税制)(3)

农民丰收

税收对农民来说不是负担,而是激励,通过稳定税收的方式,让农民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生产当中,让广大农民在技术改造以及增收增产方面多下功夫。

可是,对于农业发展以及国家稳定如此重要的农业税,我国为何却选择在2006年进行终止?这背后又有着什么隐情?

农业税取消,9亿人受益

在国家对农业税额的不断调整的情况下,我国农民的人均负担快速下降。1949年时,每个农民的农业税负担量在28公斤左右,而到了2000年,每个农民的农业税负担量则降低到了13公斤左右,可即便如此,农民所能获得的回报却依然非常有限。而真正让我国政府萌生取消农业税想法的,是2001年“那件大事”的发生。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农业税的存在就大大增加了我国农业产品的价格,这就导致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占优势。

2002年,时任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综合处处长的王道树表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竞争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价格不太友好。中国虽是农业大国,可是农业税却在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同时,直接导致我国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毫无优势。

跟我国的农业税不同,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国非但不会征收农业税,还会在农业方面进行大力补贴,若我国想要在农产品赛道争得一席之地,那就必须采取一系列减免农业税的政策。除了国际方面的影响之外,国内的一些变化也导致农业税逐渐成为农民的一大负担。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大越来越凸显出农村和城乡税收负担的不公平性。虽然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都是纳税人,可是城市居民在纳税时,通常需要扣除一定的起征额,可是农民在缴纳农业税时,却没有起征额

还有就是,城市经营者都是将自己的产品销售之后再进行缴税,这就有效地避免了成本和损耗,但是农民却需要按照定额缴纳农业税,而生产以及收获过程中的消耗却都需要农民自己承担。

简述我国现行税制的布局(我国废止一项重要税制)(4)

图源网络

农村和城镇两种完全不同的税收制度,不仅大大增加了农民的负担,而且还快速加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要想让农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减免农业税势在必行

从2004年开始,我国开始在全国多个试点实行取消农业税,不仅取消了农业税的征收,而且还对种粮农户进行直接补贴,对大型粮食产区的农户进行良种补贴以及大型农机具补贴,把政府的助农补贴直接发到农民的手里。

紧接着,吉林、黑龙江等多地开始免征农业税,河北的多个主产农区降低3%的农业税税率,其他地区降低1%的税率。

2005年前半年,我国共有22个省已经全面实行了免征农业税的政策,到了2005年底,我国已超过90%的地区免征了农业税。

当然,免征农业税政策的实行,也让不少人产生了担忧。自从2000年开始,我国每年的农业税金额就高达500亿元左右,若突然取消,是否会给国家财政造带来巨大的压力?很明显,这种顾虑若放在10年前,或许真的很有必要,可是,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各项产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所以完全不需要担心取消农业税会给国家财政带来压力的问题。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的这几十年里,我国的财政收入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其中农业税收早已不再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1950年,农业税收占我国财政收入总额的39%,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而到了1979年,占比已经降到了5.5%,这个比例在2004年更是降低到了1%。综合来说,农业税被全部取消之后,根本不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任何影响。

2005年12月29日,取消农业税正式被列入了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的议题,经过各位代表的讨论,最终投票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废止《农业税收条例》。自此,在我国存在了2600年之久的农业税收制度正式宣告终结,这也标志着,农民的生活将迎来一个新面貌。

简述我国现行税制的布局(我国废止一项重要税制)(5)

图源网络

历史新征程,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税制度的废止,对我国数亿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福利,这让整整9亿农民真切地感受到了国家改革发展带来的利好变化,可是,我们的国家却并不满足于此。

在免收农业税政策实行之前,我国的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滑,可自从政策实行之后,我国粮食总产量快速增长,在没了税收的负担之后,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除此之外,农民的人均收入也有了很大的增幅。可是很快,农村的新问题再次出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科技以及教育行业纷纷崛起,而农业则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中最缓慢的一个领域。农业效益差、农民收入低,仅仅是减免农业税,对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恐怕是杯水车薪。

其实早在讨论废除农业税条例时,就有人大代表开始担心,农业税的取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税收负担,可是却会导致农民的隐形负担加重。其中人大常委会委员信春鹰就表示:“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3255元,净收入只有千元左右,可是一名大学生每年的净支出就需要七千元左右,这无疑是农民的天大负担。”

为了建立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期机制,也为了消除农业和农村发展之间的矛盾,更为了从根本上改观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我国在取消征收农业税的同时,还推出了一系列的助农政策

简述我国现行税制的布局(我国废止一项重要税制)(6)

图源网络

国家承诺,在农村教育、卫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财政补贴大大提高,取消进城就业创业农民的所有不合理收费以及限制性规定。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在农业补贴以及农业职业培训方面的投入。

农业税的取消,一方面是为了减轻我国所有农民的生产负担,提高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则是向世界证明,我国已不再是一个靠农业支撑经济的国家,我国的经济能力正在快速崛起。

废止农业税条例,只不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第一步,可也正是这关键性的一步,让我国全体农民都对政府有了足够的信心,接下来,我国需要面对的攻坚难题会越来越多,在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我国还任重而道远。

没有富裕的农民,就没有富裕的中国。我们的领袖始终牢记着农民对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新中国未来的征程里,农村、农业以及农民,必定是国家发展永远绕不开的话题。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及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之下,我们必定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