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3年,已经入睡的明成祖朱棣,听说外出14年的胡濙回来了,连夜召见,急问:建文帝找到了?他们一直谈到了天亮。

生死不明

1402年7月13日,朱棣的军队把南京皇宫团团围困,却围而不攻。

此时,已经胜券在握的朱棣,或许他在等待着什么,比如:等侄儿朱允炆出来与他谈谈,顺利交接政权,主动宣布退位,这样他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登基了。或者,他想告诉侄儿,自己并不想造反,都是你逼的,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别怪阿叔!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1)

明南京故宫

可事实超出了朱棣的预想,朱允炆不愿意与他谈判,而是放了一把火,以此作为他的回答。

瞬间,皇宫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朱棣赶紧命令手下士兵灭火。可是等大火扑灭之后,现场留下了几具面目全非的尸体,其中有没有建文帝,无法确定。

但直觉告诉朱棣,朱允炆没死!

起因

1368年2月,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其实,朱元璋心理很清楚,朱标温文尔雅,而四儿子朱棣军事能力更强,但是朱棣是蒙古贡妃所生,所以为了朱家的利益,仍然坚持选择朱标为皇位继承人。可是,朱标37岁就英年早逝了。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孙,可是嫡长孙早夭了,最后觉得朱标二儿子朱允炆不错,便立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2)

朱允炆

1399年,朱允炆即位,在心腹大臣的建议下,为了巩固政权,像当年汉武帝一样,他也开始了“削藩”,彻底推翻了朱元璋的封藩制,把“尾大不掉”的地方藩王的军权政权收归中央朝廷,加强中央集权。各地藩王都很听话,但手握重兵的朱棣不肯就范。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3)

朱棣

朱棣胆敢不听朝廷的话,想造反吗?但是朱允炆也没有直接与朱棣开战,而是从外围一点点消除他的力量。朱棣借机一不做二不休,于1399年8月5日正式起兵造反了,从北京率军一路南下。在遭遇初败之后,又迅速扭转颓势。1402年7月,朱棣率军横渡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守城官兵打开城门,放叛军进城。7月13日被围困皇宫。

接着对皇室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洗与清算,惨无人道。

史称“靖难之役”。

疑问

面对几具烧焦的尸体,谁能证明其中就有建文帝呢?

尽管太监说,他们是皇帝、皇后、长子朱文奎的尸体。

朱棣也不是傻子,用这种小儿科来糊弄他?他肯定不会相信的。

这明显就是金蝉脱壳嘛!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4)

为什么呢?

首先,建文帝有充分的时间逃走,他为什么不走?非要等朱棣渡过长江了,围住皇宫了,然后自杀吗?这不就是找死吗?

自杀有多种轻松的方式,如喝毒酒、自刎、自缢、投河,随便哪一种都比自焚要舒服很多了,为什么非要把自己活活烧死呢?

而且,建文帝很有文化,爱读书好思考。用“自焚”的目的,无非就是掩人耳目,让别人认不出来他。

所以,朱允炆一家三口至少应在朱棣渡过长江之前就已经准备好退路了,然后化妆从容地出城,沿着长江离开了南京,完全没必要自杀。

他又不是走投无路,他还有一个姐姐在外面呢。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5)

长江

寻找建文帝

为了找到建文帝的下落,朱棣派了两路人马,因为他听说建文帝从海上逃走了,所以水路派郑和下西洋去秘密寻找,陆路派胡濙(yíng)暗察暗访。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6)

郑和下西洋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7)

胡濙

胡濙简介:

胡濙(1375年-1463年9月20日 ),字源洁,号洁庵 。武进(今江苏武进)人 。明朝初年重臣、文学家、医学家。

胡濙,建文二年(即1400年)中进士,历任六科的长官,掌管侍从、规谏、稽察、补阙、拾遗等事)。曾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前往各地追寻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胡濙历仕六朝,前后近六十年,为人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被比作北宋名臣文彦博。曾任礼部尚书32年,累加至太子太师。明英宗天顺七年(1463年),以八十九岁高龄逝世,获赠太保,谥号"忠安"。

胡濙留心医学,曾与戴思恭讲《内》《难》诸经,推张仲景为医学正宗。著有《卫生易简方》《芝轩集》《律身规鉴》等。

为什么非要找到建文帝的下落呢?

因为朱允炆是朱元璋钦定的继承人,是合法即位的皇帝。只要他一天不死,他就始终是皇帝。朱棣想称帝,自封为王,那是篡位夺权,名不正言不顺是非法的,说出去也不好听啊!所以,朱棣后来迁都北京,就有这个原因,另外,北京是他的根据地,群众基础好。

郑和七次下西洋,都没有找到建文帝的任何消息,而胡濙于永乐5年受命寻找建文帝,也在外面找了多年,中间母亲去世了,朱棣都不同意他回家守孝,并责令他:如果找不到建文帝,你就永远不要回来了!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8)

这一找就是14年啊!

永乐21年即1423年,突然有一天晚上,太监奏报说,胡濙回来了,正在殿外候旨。当时,朱棣正搂着爱妃睡觉呢,一听说胡濙回来了,睡意全无,立马起身传召胡濙觐见。他敢回来交旨,肯定是建文帝有消息了。

对于这件事,《明史.胡濙传》是这样说的:“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9)

胡濙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10)

明成祖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明成祖永乐21年,胡濙回来了,急忙来到河北张家口的军事重镇宣化府,拜见永乐帝。朱棣当时已经睡觉了,听说胡濙来了,急忙召见他,胡濙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一一对他说了。二人一直谈到凌晨四点的时候,胡濙才离开。

当时朱棣见到胡濙,肯定开口就问:朱允炆找到了吗?胡濙就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了。那么到底说了什么?《明史》并没写。

其实,这段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一,朱允炆的确没死,二,胡濙找到了朱允炆。

如果说,朱允炆已经死了,简单一句话汇报就行了,何必要谈几个小时呢?正是因为朱允炆没死,当时见面又跟胡濙说了很多话让他回京转告朱棣,所以才谈了很长时间。

而且,此时朱棣已经到了人生暮年,召见胡濙的第二年,即1424年就去世了,享年64岁。那时,朱允炆也已56岁了,对他已经完全没有了威胁。

那么,建文帝朱允炆当时在哪儿呢?

去向之一:瞿昙寺

前文说过,建文帝有一个姐姐。他的姐姐嫁给了征西将军耿炳文的儿子。

洪武19年即1386年,明朝开国元勋耿炳文被朱元璋封为征西大将军,驻防青海边陲。这可是封疆大吏,一方诸侯,权力大得很!

建文帝在知道大势已去后,早就与姐姐商量或耿炳文商量,并做了规划,采用金蝉脱壳之计,迷惑朱棣,至少可以起到缓兵的作用。

所以,皇宫着火之前,建文帝已经早早离开了,而且不可能一个人离开,肯定是一家三口都走了,因为他有充分的时间,也有这个条件。他走水路,但不是出海,而是沿长江一路北上,去了青海。因为水路最安全,没有关卡,可以畅通无阻。走陆路就危险了,到处都是追兵与画像。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11)

他到了耿炳文那里以后,在耿炳文的建议下到瞿昙寺削发为僧了。或许之前已经计划好了归隐山门。

这个瞿昙寺可大有来头,它是洪武25年朱元璋下令仿明故宫修建的,采用中轴线对称式布局,朱元璋还为它取了名字。

瞿昙寺(qú tán sì),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县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面朝瞿昙河,背靠罗汉山,北依松花顶,南对照碑山。藏语称"卓仓拉康果丹代",又称"卓仓多杰羌",意为"卓仓持金刚佛寺",始建于建于明洪二十五年(1392年),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该寺因所藏珍贵文物以及巨幅彩色壁画而闻名。瞿昙寺是典型的明代早期的官式建筑群。历史上瞿昙寺曾领属十三寺。

瞿昙寺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西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规模宏大的明朝寺院建筑。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12)

明故宫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13)

明故宫

1392年,朱元璋派兵到青海围剿元军残部,得到当地颇有声望的三罗喇嘛的支持与帮助,使得剿匪任务顺利完成,朱元璋为了感谢三罗喇嘛,特地为他修了这座寺庙以表彰其功绩。可见当年朱元璋也是非常重视民族政策的,借机树立一个典型以稳定边疆重地。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14)

瞿昙寺

朱棣去世后,1427年即宣德二年,明仁宗朱瞻基又仿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前身“奉天殿”修建了隆国殿。这个殿就大有讲究了,采用重檐庑殿顶。那么,何为重檐庑殿顶?简而言之就是双层屋檐,五脊六兽,正脊中间有塔刹。而且这个殿是唯一没有佛床的大殿,也是瞿昙寺里最高的面积最大的殿。须弥座都采用只有皇宫才能使用的花斑玉。门窗都是仿照故宫的。而这里正是建文帝修佛参禅的地方。种种迹象表明,这座“隆国殿”是“皇宫”,不是一般的佛堂。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15)

隆国殿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16)

太和殿

在隆国殿还有一块木牌“皇帝万万岁”,时间是“大明宣德二年初九日”,上面还有监造太监的名字:孟继、尚毅、袁琦、陈亨。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17)

皇帝万万岁

杨刚中护驾瞿昙寺

还有一个说法,当年建文帝沿长江北上以后,先到的甘肃兰州,准备投奔肃王朱煐,但后来感觉这里不安全,又离开了。

为什么感觉不安全呢?因为朱棣不是怀疑建文帝没死嘛,就于1412年派五台山的道士孙碧云去西北那一片进行暗访,结果来到兰州了。这个事被朱煐知道了,他便命令地方武官杨刚中兄弟二人,还有徐、刚二人,共计四个武将护送建文帝离开,去了青海乐都瞿昙寺。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18)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19)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20)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21)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22)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23)

建文帝出逃,身边有一个亲信跟随。在明初翰林院任职的史仲彬在《致身录》中说:同在翰林院任职的程济跟着朱允炆一起流亡,并著有《从亡随笔》,记录了所有的经历。

另据甘肃《渭源县志》记载:渭源杨家村的先祖杨刚中和弟弟二人曾护驾去瞿昙寺,为了防止满门抄斩,他把弟弟改姓“盛”,所以当地有“杨、盛是一家,不能通婚”一说。而且记于清嘉庆年间的《杨氏家谱》对这段历史也有相关记载。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24)

瞿昙寺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25)

瞿昙寺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26)

瞿昙寺

尽管里面并没有说明“护驾”中的“驾”到底是谁,但只有保护皇帝才能称为“护驾”,明朝皇帝也没谁去过甘肃,所以只能是建文帝了。

去向之二:支提寺

这一说法认为建文帝逃走的时候,的确出海了,但不是“下西洋”,而是在福建福州港上岸了,去了福建宁德市霍童镇东南的支提山支提寺出家了。

证据:支提寺有一件绣有龙纹的袈裟,边上是九条龙,中间是五条龙,意寓“九五之尊”,非皇帝莫属。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27)

支提寺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28)

绣有龙纹的袈裟

还有,旁边发现了疑似建文帝的墓葬:上金贝古墓。但此墓后被证实,与建文帝无关,闹出了笑话。

附会者认为,古墓塔碑上刻“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指的就是建文帝,因为朱元璋曾自称“圆明大师”;“圆明”指明朝;而“第三代”就是孙子辈,那就是朱允炆了;“沧海”指神州;“珠”是“朱”。

专家证实,碑文的前九个字“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是指忽必烈的老师,叫印简,字海云。印简圆寂后,忽必烈赐他为“佛日圆明大师”,而“沧海珠禅师”是指元代印简的第三代传人,“珠”是他的法号。

这样一来,建文帝去“支提寺”出家一说,我认为可以排除了。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29)

印简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30)

上金贝古墓

建文帝与胡濙的谈话

那么,“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怀疑他没死,就派胡濙去寻找,并且说,找不到就不要回来了。

史料记载,胡濙“并访仙人张三丰,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查建文帝安在。”

14年后胡濙回来交旨了,二个人还长谈了一宿。

由此证明,他找到建文帝了,而且谈了很多。那么,建文帝跟胡濙都谈了什么?又让他转告朱棣什么呢?

尽管《明史》没有写,但无非就是这个意思:你好好当你的皇帝吧,我已经出家为僧,看破红尘了。而且,你这个皇帝当得很不错,比我强多了,还开创了“永乐盛世”,确实很厉害,我很欣慰......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31)

朱棣一听,悬了二十年的心总算放下了。此时,朱棣已是62岁的老人了,二十多年足够消磨掉人的一切恩怨。其次,朱棣已经当了二十年的皇帝,江山坐稳了,朱允炆对他完全没有了威胁。再说了,朱允炆毕竟是他的亲侄子,血浓于水啊,一家人,又何必赶尽杀绝呢。这可不是外夷满清对待崇祯的儿子,非要斩草除根。

宣德皇帝建造“隆国殿”

1424年8月,朱棣驾崩,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可惜他是一个短命的皇帝,即位不到一年,就于1425年5月去世了。然后,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即位,他就是明宣宗宣德皇帝。

宣德即位的第二年即1427年,又在瞿昙寺仿皇宫奉天殿修建了一座规模庞大的建筑——隆国殿,等于是第二个“太和殿”啊!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32)

太和殿

他肯定知道自己的叔叔“建文帝”在瞿昙寺出家了,所以才把太和殿搬到瞿昙寺,给“建文帝”以最高的礼遇。

朱棣一死,作为晚辈的宣德皇帝没有理由继续爷爷与叔叔的恩怨。还是那句话,都是一家人,本来就没什么深仇大恨,何必呢?根源在于削藩,其实错在朱棣,不在建文帝。所以,宣德皇帝在瞿昙寺修建“隆国殿”也算是替爷爷朱棣对叔叔建文帝进行的一种补偿吧。

瞿昙寺历经几代帝王、三十多年的修建,才形成现在的规模,可见明朝政府对瞿昙寺是何等的重视了。

清朝对“瞿昙寺”的态度

除了上述之外,明朝灭亡以后,满清对瞿昙寺的态度丬急转直下了。

满清为了融入汉族、团结汉人,崇尚儒学和佛教,但却对规模庞大、香火鼎盛的“小故宫”瞿昙寺不闻不问。

就这样,昔日焚音阵阵的瞿昙寺慢慢变得冷落下来了,现在很少更是有人知道这个地方了。

满清的态度,也很能说明问题,他们心里别扭啊。你说呢?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33)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34)

有人也许要说了,那故宫也是明朝的建筑嘛,他们不也是住在里面吗?可那能一样吗?对于故宫,他们是以胜利者的身份占有的,是战利品。而瞿昙寺则不同,如果对瞿昙寺过于重视,比如扩建、修葺、去理佛,不等于跪拜在大明王朝的脚下了吗?瞿昙寺对于满清来说,成了大明王朝的象征,关键是,曾有个建文帝在这里出家,满清能去给他叩头吗?

胡濙见朱棣(离京14年的胡濙回宫交旨)(35)

故宫

有人又要说了,建文帝当时的确被火烧死了,这些都是史学家对他的同情。此言纯属扯淡!请问,朱棣与胡濙的夜话怎么解释?

关于建文帝的行踪,大家有什么要说的呢?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