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叩富儿门,

富儿尤未足。

虽无千金酬,

嗟彼胜骨肉。


这首写于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回前诗,每次读来,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感动。可以说,刘姥姥是作者刻画最成功的人物形象,着墨不多,却把其智慧、善良、大义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尤其是她三进荣国府,以三副面孔出现在这个贵族之家,对比王熙凤的三副面孔,在贫与富、善与恶的对峙下,以至善感化至恶,给王熙凤打开了一扇“留余庆”的门,一扇通往生之希望的门。


刘姥姥进荣国府,其目的本是找旧识王夫人打个“抽丰”,度过目前的危机。然而,在周瑞家的安排下,事情发生了变化,她这个赤贫的老婆子,与至高无上的贵族女子王熙凤产生了交集,并有了难分难解的命运纠葛。

红楼梦解说王熙凤跟贾府的关系(红楼梦三进荣国府)(1)


从“嗟彼胜骨肉”和巧姐判词中的“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可知,八十回后的刘姥姥有大义之举,可谓至善之人。而王熙凤从“铁槛寺弄权”开始,便不断伤人性命,可谓至恶之人。至善与至恶的交锋,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和结果?


其答案就藏在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变化中,伴随着变化的,是刘姥姥的三副面孔,和王熙凤的三副面孔。


一进荣国府:卑微忍耻的刘姥姥,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王熙凤


一进荣国府,刘姥姥的目的很明确:“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上来,家中冬事未办”,眼看年关难过,想起“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旧交“金陵王家”的二小姐,“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而且“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现在找上门去,“或者他念旧,有些好处,也未可知.要是他发一点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呢”。


穷人去富亲戚家“打抽丰”,其性质和乞讨差不多,何况还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二十年前的旧识。但是,人穷志短,为了一家人能把年关给过了,刘姥姥做好了思想准备,“舍着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


为了让对比更强烈,作者通过周瑞家的,把刘姥姥带到了年轻气盛的王熙凤面前。

红楼梦解说王熙凤跟贾府的关系(红楼梦三进荣国府)(2)


当此之时,整个贾府,风头最盛的是王熙凤:娘家叔叔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成为四大家族最有实权的人,她在贾琏面前的腰杆更直了;管家当得顺风顺水,受到老祖宗贾母的喜爱和看重;与贾琏的夫妻感情也处在你侬我侬如胶似膝的阶段。婚姻美满、事业顺利、家族兴旺,是一种至满的状态,再无需要忧心之事。


这就与年老、赤贫、低三下四的刘姥姥形成了强烈对比。


在这种对比下,王熙凤把高高在上、目中无人表现得淋漓尽致。


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


穷了一辈子的刘姥姥,无论如何发挥想象,都想不到这种架势,就便加重了她“舍着老脸”的心理负担。


如果说,刘姥姥出发之前在女婿王板儿面前还有几分自信,那么见了王熙凤,这自信跑得无影无踪,变成卑微了。但是,为了家人能活下去,虽然“未语先飞红的脸”,却也不得不“忍耻”说明来意,以达到“打抽丰”的目的。

红楼梦解说王熙凤跟贾府的关系(红楼梦三进荣国府)(3)


一个在富贵顶端春风得意,一个在生存边缘寻求生的希望。虽然王熙凤最终碍于王夫人的面子,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却有着极强的施舍之意。


二进荣国府:装疯卖傻的刘姥姥,拿人开涮但知错能改的王熙凤


王熙凤想不到,刘姥姥还会再来,因为她说过了“大有大的艰难去处”,富人家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别以为伸手来得容易就“打抽丰”上瘾了。


因此,当平儿看到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时,第一反应是“上回来打抽丰的那刘姥姥和板儿又来了”。


然而,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却不再是为“打抽丰”而来。这一次,她的目的很单纯:


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 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意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


当时来“打抽丰”,只为救一时之急困,如今凭借那二十两银子,度过了年关,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粮果丰收,于是想着把最好的先奉送给贾府,却是为报恩而来。

红楼梦解说王熙凤跟贾府的关系(红楼梦三进荣国府)(4)


接下来我们便能看到作者曹雪芹的价值观:心怀无私的刘姥姥,因无私而得到了更丰厚的回报,被贾母留下了玩几日,在贵妃的省亲别墅看尽尝遍了人间至美,并带着二百两银子和一车物品,满载而归。。


机缘巧合下,刘姥姥和王熙凤有了第二次正面交锋的机会:讨老太太欢心是王熙凤日常最重要的工作,刘姥姥便是送上门来的取乐工具。于是,在王熙凤和鸳鸯的筹划下,刘姥姥粉墨登场,为贾府一众贵族太太小姐带来了难能一见的野趣。

红楼梦解说王熙凤跟贾府的关系(红楼梦三进荣国府)(5)


然而,当众人都以为是在拿刘姥姥取乐之时,刘姥姥却是心知肚明而装疯卖傻,配合王熙凤和鸳鸯“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


此语一出,激活了王熙凤本性中的良善,让她在刘姥姥面前自惭形秽起来。


这种自惭形秽从何而来?王熙凤一直以聪明自居,“机关算尽太聪明”,以为谁都算不过她,然而却被刘姥姥识破,且看破不说破,成全了她的自作聪明。


严格来说,王熙凤反被刘姥姥给算计了,但刘姥姥不但无恶意,反而是从善意出发来成全。既成全了王熙凤讨好贾母之心,又成全了太太小姐们的寻欢之意。

红楼梦解说王熙凤跟贾府的关系(红楼梦三进荣国府)(6)


这就不仅仅是聪明了,而是智慧。


这份智慧,征服了高高在上的王熙凤,不但向刘姥姥低头道歉,而且把给女儿取名这样的大事拜托刘姥姥来完成。


至此,这两个原本身份悬殊对比强烈的女人,站在了一个平等的位置


三进荣国府:深明大义的刘姥姥,穷途末路、临终托孤的王熙凤


我们只能看到原著文本的前八十回,因此无法知晓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时的具体情形。但是,根据情节发展的规律以及作者曹雪芹对人物的刻画,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刘姥姥和王熙凤还会再见一面,二是她们的身份地位将和第一次进行对调。


根据刘姥姥的性格,如果贾府一直兴盛,她没有理由再进贾府了,因为每进一次就收获一次,于是她会尽量避免占人便宜。但是,贾府被抄家这样的大事,一定会传到刘姥姥耳朵里。当她马不停蹄地赶到荣国府,见到的应该是“哭向金陵事更哀”的王熙凤。


这个时候的王熙凤,人生走到了穷途末路,她一直引以为傲的王家不复存在,她与贾琏的恩爱也早已失去,贾府除了贾母和王夫人,人人都想对她踩一脚。


而此时的刘姥姥,凭借王夫人的那二百两,达到了小富而安的生活状态,至少不必再为生存给人低头讨好了,可以抬头做人了。

红楼梦解说王熙凤跟贾府的关系(红楼梦三进荣国府)(7)


于是,当风尘仆仆的刘姥姥出现在王熙凤面前,她们的身份对调了:刘姥姥拥有了那个居高临下的身份,而王熙凤成了忍耻乞求的人。


当然,这样的场景不会出现,因为刘姥姥不是王熙凤,她不是得志便猖狂的人,也没有小人得志的嘴脸。这时候,她才露出了她最真实的面孔:伸明大义,对王熙凤伸出援助之手,兑现她为巧姐取名时所预言的“遇难成祥,逢凶化吉”,救走了王熙凤最放不下的女儿。

红楼梦解说王熙凤跟贾府的关系(红楼梦三进荣国府)(8)


原本“不信阴司报应”的王熙凤,此时也能明白自己作恶太多,当得此报。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儿巧姐,于是会有临终托孤的场景出现。把女儿托付给刘姥姥,并非情急之下的无奈之举,而是王熙凤深信刘姥姥的为人,必能尽力护巧姐周全,让巧姐得到最好的照顾。


这便是至善对至恶的感化,刘姥姥用她发自本心的善,一步步感化了刚硬恶毒的王熙凤,把她内心残存的一点善念——母性激活,从而共同为无辜的巧姐打开了一扇生门,也为作恶多端但善念尚存的王熙凤留下了一线希望


《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读书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至善”。然而,刘姥姥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平民老妇,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至善”,这便与饱读诗书却自私自利的贾雨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是质朴的平民生活给予刘姥姥的教育。


如果贾府没有败落,我们便看不到深明大义的刘姥姥,只会给她贴上“打抽丰”和装疯卖傻的标签,像黛玉一样以“母蝗虫”来形容她。


因此,作者通过刘姥姥的三副面孔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给人下定论,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多副面孔,有如狡兔三窟,是一种生活智慧。这种从善意出发的生活智慧,不但能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越过越好,还能感化恶人,让世界多一些美好和希望。

红楼梦解说王熙凤跟贾府的关系(红楼梦三进荣国府)(9)


以王熙凤的骄傲,她眼里有谁?对贾母的好也是奉承多于真心,然而她却拜伏一无所有的刘姥姥,被她的生活智慧所征服。


我相信,王熙凤最终一定是从容赴死,刘姥姥的至善让她明白,她欠的债必须还。然后,她会含笑而逝,因为她坚信,在刘姥姥的教育下,她的女儿也会成为一个有着生活智慧的至善之人


相关阅读:

《红楼梦》| 刘妪打秋风,贾蓉借屏风,两相对比,写尽多少世情

《红楼梦》| 民间智者刘姥姥,没落子弟王狗儿,一场精彩的对话

《红楼梦》| 帮助刘姥姥打秋风,周瑞家的图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