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大学录取分数(信息工程大学)(1)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为基础重建,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学校校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担负着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信息领域高层次专业化人才的重任。学校为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国家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的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国家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基地、全军出国人员外语培训基地、外国军事留学生汉语培训基地。

学校创建于1931年1月,前身是军委工程学校第二部、第三部和东北民主联军测绘学校;先后由原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截止2020年9月,学校占地近8000亩,建有理、工、军、文、管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军队(省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特色建设专业。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军队(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信息工程大学录取分数(信息工程大学)(2)

师资力量

截止2020年9月,学校现有2000余名教学科研人员,拥有博士生导师172人、硕士生导师39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相关专家7人,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2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3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军优秀教师3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5人,何梁何利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求是奖和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12人,全军科技领军人才8人、学科拔尖人才14人,4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4人被评为“全军资深翻译家”,2人获国家网络安全优秀人才奖、3人获国家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

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体。

信息工程大学录取分数(信息工程大学)(3)

院系专业

截止2020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建有理、工、军、文、管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体系,开办了78个本科专业。

学校机关编设“一办七处”,下设基础部、信息系统工程学院、地理空间信息学院、密码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据与目标工程学院、洛阳校区、研究生院、信息技术研究所、外训大队、信息作战指挥系等11个教学管理机构,以及职业教育中心、教学考评中心、教研保障中心、服务保障中心、警通勤务队等5个直附属机构。

信息工程大学录取分数(信息工程大学)(4)

教学建设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把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作为战略性基础工程,按照信仰立魂、素质立身、气节立志、本色立业的思路推进育人工程。

大学为全军重点院校,主要承担生长军官高等教育、生长军官任职培训、现职军官培(轮)训、研究生教育、士官教育、文职人员培训、外军留学生培训等任务。

信息工程大学录取分数(信息工程大学)(5)

学科建设

截止2020年9月,学校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军队(省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特色建设专业。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2017年)中,测绘科学与技术获评A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评A-。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

军队(省级)重点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军事情报学、军事外交与国防语言、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政治学、翻译等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军队指挥学、外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军队指挥学、军事装备学、地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外国语言文学、软件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军事装备学、军事训练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军队指挥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全日制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测绘工程、军事指挥、英语笔译、英语口译等。

信息工程大学录取分数(信息工程大学)(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