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晒背第一天没出什么汗(让太阳给督脉充电)(1)

△网络图片

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受天地规律影响,人体亦是如此。7月16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朱镇华表示,夏季阳气外散外浮,气血聚集体表,毛孔张开,腠理开泄,日夜耗阳,同时暑季多湿,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则必然内阳中虚(内寒),所以夏天要顺养体内的阳气。其次,阳气向外透散的过程可顺便把体内的伏邪排出体外。因此,夏季是内阳易虚的季节,也是扶阳、排邪的重要时节。

朱镇华主任医师表示,三伏天时,人的阳气最旺盛且向外开散,毛孔张得最开,易发泄到体表,所以一年养阳看春夏,春夏养阳看三伏。

晒背,就是给督脉充电。中医说:腹为阴,背为阳。因为从人体来说,阳经多行于背部,阴经多行于胸腹部。后背有两条大的经络,督脉总管着一身的阳气,古人称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全身之阳经,而且主全身之阳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寿命。

朱镇华主任医师表示,膀胱经在中医经络里是一条从头到脚、贯穿全身的重要经脉,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座堡垒,那么膀胱经就是守护这个堡垒最忠诚的“战士”,他可以为人体抵御各类病邪的侵害,所以要保护好这条最重要的膀胱经。

两条经络恰恰又是容易发生淤堵、受寒的,阳气在督脉中受到围困,去不到该去的位置,人体就会出现“故障”,腰背疼痛,腿疼腿凉腿抽筋等。所以,三伏天就是上天赐予我们回归传统的好机会,和太阳光来个亲密接触,用晒背来吸收太阳光的“元阳”,不仅可以提升阳气,升级体质,连陈年老寒气都可以排掉。

小贴士:晒背的要点和禁忌

1、晒背时间和时长:

最佳体验日期即三个伏日7月12日、7月22日、8月11日

最适宜人群:虚寒体质、寒湿内盛的人,经常便溏腹泻、四肢寒凉怕冷的人群。

第一次晒背,应该选择早上8~9点的太阳光,或者下午3点以后的阳光,不必太长,20分钟起,主要了解一下自己身体的耐受性,如果觉得舒服还能接受,可以循序增加时间,一般体质推荐晒30~60分钟为佳。应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千万不要贪图功效,把皮肤晒伤晒痛。

2、晒背饮水、饮食、药品:

饭后建议休息半小时再晒,有的小伙伴夏天没胃口,选择不吃早饭或者午饭就去晒背,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若不吃午饭,晒背出汗加上气温高,很容易低血糖,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

晒中会流很多汗,请及时补充水分,饮水推荐:常温酸梅汤、绿豆汤、淡盐水。同时携带温水及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应急之用。

3、晒背禁忌

紫外线过敏者不能晒;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人不可以晒;气阴两虚或阳盛体质的人禁晒;年龄大的慎晒,需家人陪同;孕妇不可以晒;喝完酒不能晒。

晒完出汗期间,禁止吹风、直接进入空调房:很多朋友中午晒背,下午2点赶着上班,刚晒得热火朝天,一进入空调办公室,整个阳气就会被闭着,立马胸闷恶心呕吐。也是暑热闭阻而无出路导致,可立马刮痧、放血泄热。所以,晒完后最好在荫凉处避强风冷水,一定要等汗停了,准备一件外套,再进入空调屋。

晒背不可以直接暴晒头部,头部属阳,晒久了会头晕、中暑、胸闷。建议打伞或者用屋檐、帽子遮挡。

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 通讯员胡翠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