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剧中,常常有明朝四大才子的说法,其实那是指吴中四才子,也就是一时一地的才子,所以他们常常可以结伴出游,传下许多文坛佳话。

其实纵观整个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更为人们认可的是三大才子。像大多数读书人一样,他们都希望科举入仕,但他们的仕途都不得意,其中官最大的最短命。

先说一个故事最多的人,他就是徐渭,他也参加科举,可终其一生也就是个秀才,其惨状就是屡试不第。可身为才子,就不缺欣赏他的人,其中一个名气最大的就是胡忠宪,他们一起杀了徐海,诱捕了汪直,虽然本意是与汪直合作,但事情最后滑出了他们的掌控,汪直被杀。但他们还是对当时沿海的抗倭大业做出了不少贡献。由于胡忠宪以严嵩为后台,所以严嵩倒后胡忠宪也受到牵连。徐渭的精神受到打击,虽然没有因为胡忠宪入狱,却在精神错乱之下杀了自己的妻子,坐了七年牢,出来后一方面是身体欠佳,另一方面也不愿意收敛自己的性格,虽然也有朋友帮他,却没有办法得到衣食之周。最终,满腹才华的徐渭死于贫病之中。终年73岁。

明朝历史上的十大才子(官职最高的最短命)(1)

徐渭非常不幸,但他却是三大才子中最长寿的,另外一个才子虽然号称博学第一,也受到了三代帝王的赏识,可却只活了46岁,他就是解缙。解缙最大的成就是编纂了《永乐大典》,这是他一生事业的顶峰。能担当这个职位,只能说朱棣特别赏识他,曾对大臣说:“吾不可一日无解缙。”其实在这之前的建文帝也很喜欢他,建文帝身边多是文人,但解缙却是他的近侍。可见也是高看他的。其实这两个帝王的赏识是解缙复出之后的事情,最初赏识解缙的是朱元璋,由于解缙年少成名,名气传到了京城,所以解缙一参加会试,朱元璋就接见了他,此后也一直把他带在身边,对解缙说,你我名为君臣,实为父子,有什么话直接说,不要有顾虑。解缙也不负朱元璋重望,指出了朱元璋的许多错误,朱元璋虽然不曾怪罪于他,但也看出他不适合官场,就让他父亲把解缙领回家,望他多读书历练,十年后再做官。可惜,朱元璋的苦心被解缙辜负了,解缙最终不谙官场规则,得罪了朱棣,被下诏狱,最后在朱棣的暗示下被害身亡,时年46岁。

明朝历史上的十大才子(官职最高的最短命)(2)

三大才子中的出身最好的就是杨慎了,他的爹是状元,而且官居首辅。明朝的官员是很害怕自己的孩子参加科举的,因为考不上丢脸,可考上了就可能会丢官,很多人就会用这件事情弹劾官员,所以有些官员在职期间就不让孩子参加科举,免得被别人说短长。可杨慎不仅在自己父亲在职时参加了科举,还取得了状元的成绩。可对这件事情大家都很沉默,没有一个人弹劾,这可不仅仅是因为他父亲官大,更重要的是他名气大,大到不得到状元都不正常。杨慎之才华,由此可见一斑。

明朝历史上的十大才子(官职最高的最短命)(3)

可惜,杨慎的为官之路并不长久,由于卷入了议礼之争,他煽动许多大臣和嘉靖顶着干,最终被罚廷杖,还被贬为庶人,远放云南,不得为官。不过这也让杨慎有了许多时间创作,现在的一首《临江仙》,还作为电视剧《三国演义》被大家传唱,他可谓是三大才子中最长久的明星。他终老云南,但寿命还行,活了七十一岁。

这就是明朝的三大才子,他们各有各的结局,不过好像都不太好。也许就是因为他们的自我太过耀眼,才不容于这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