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天道》中的林雨峰在无形之中、让我们再一次见证了这句老古话的魅力。

林雨峰,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九十年代深俱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家,是那个时代创造出来的英雄。其人物性格是:自负自大、刚愎自用而又霸气十足,说话飞扬跋扈且不留余地,办事赶尽杀绝,错了还死要面子,摆出一副宁死不屈的架势。活脱脱的现代版“西楚霸王”。林雨峰的格言是:“只有矛,没有盾,进攻进攻再进攻。”因此,他这样的性格成就了他中国音响界风云人物形象,使他成为了音乐发烧友的英雄。但是,也正是他的这种性格,造就了他的每一次商战都摆脱不了破釜沉舟的做事风格。

天道林雨峰完整(天道林雨峰一部走错步步错)(1)

本剧中,林雨峰败诉了也就算了,可是他最不该的事情就是在这个非常的时间去找了一个人——他的同乡好友周剑华,我们先看林雨峰是在什么情况下找的周剑华。

林雨峰终于接到了属下赵青的电话,但是听到的结果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雨峰,情况……不太好……败诉……几乎是定局了。”事情出现了180度大转弯,之前还是一片艳阳天,转眼就天雷滚滚,暴雨倾下。这和他所预见的正好相反,是他从来都没有想到的。然而,一个人在这种内心起伏不定的状态下做出的决定是否正确呢?如果说他当时的内心还没有任何冲动的想法,已经完全迷茫,只是找个局外高人帮他分析指点迷津,而这个分析后的指点恰恰正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先从周剑华的两段话来看看他们俩人的关系。剧中周剑华说:“那天凑到一决喝酒,又聊起你们起诉格律诗公司的那档子事,我和几个老总就数叨了你几句,赵青说我们不懂………杀人不过头点地,何必再弄帮记者给人家抖搂抖搂?搞得满城风雨。你是音响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得注意点风度。”之后又说:“雨峰,恕我直言,你这种性格早晚是要栽跟头,即便没有格律诗事件,你也会在别的事上栽跟头。赵青第一次跟我聊这事的时候………”

从这两段话看出以下三点。

天道林雨峰完整(天道林雨峰一部走错步步错)(2)

1,林雨峰和周剑华俩人不经常在一起,虽然明面上关系好,但是林雨峰自认为和他不是一路人,也不在一个层次,在内心也看不上周剑华,这就造成了周剑华没有、也不会在格律诗的事情上提醒他。

2,周剑华和林雨峰的下属赵青经常在一起有着各种饭局,说明周剑华在经济上确实混得不如林雨峰,但是周剑华的岁数又比林雨峰大,这就说明林雨峰发展得非常快,这也正是林雨峰可以傲视一切的资本。

3,周剑华看出了林雨峰的性格缺陷,知道林雨峰不但轻看别人,也轻看自己。料想林雨峰迟早要有这么一天,没办法提醒也不愿去提醒他。现在事情发生了,只会顺便以兄长的身份教育他一下,然后再做出个顺水人情,恭维一下他,并不会拿真心去帮他度过难关。

从这三点来看,林雨峰去找他的这位同乡好友是错误的。即使周剑华能够真心实意的去帮助他,但不能走在同一条道上的两个人,能够准确的为对方不同道路清理陷阱和障碍吗?

在本剧中,如果一开始林雨峰在周剑华面前说:要去关照一下幕后的丁先生是他去的最终目的,那么愤怒和恐慌时所做的决定是否正确呢?如果这只是一时冲动后的气话,那么让我们看周剑华是如何顺着这句气话,一步步的把他引向绝路的?

周剑华说:“也许,这事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圈套。”

林雨峰说:“不是也许,而是就是……下午就得和蒋律诗讨论这件事,无非是撤诉或继续打下去的问题,我得拿出个意见。”

周剑华问:“威胁他?还是除掉他?收买肯定不行……”

林雨峰说:“以你的处事方式,你会怎么处理?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天道林雨峰完整(天道林雨峰一部走错步步错)(3)

第一句话中,一个愤怒的人很可能会听到的是:“人家可能早就在算计你,明面上就是要欺负你”。无论说者是否有此心,但听者绝对是听出了这样的味道。当然,周剑华说的是事实,但在这个节骨点上,真朋友,能说真话吗?

第二句话中,处在慌乱和迷茫中林雨峰主要是问自己要不要撤诉,希望周剑华帮他分析一下其中的利弊,以便助他选择方向。

只是,在第三句话中,周剑华答非所问,直接把问题引向了黑道的仇杀之中,还直接否定了收买,并且,连“合作”提都没提。以周剑华当时旁观者的身份和心智,应该是能够看到合作,可是,他没有提,这可能是不同道路上的思维方向不一样吧?

在第四句话中,林雨峰问以周剑华的处理方式,会怎么处理?这时,周剑华的回话就成了决定林雨峰命运的关键所在。当周剑华只是试探了一下让他放弃,但听到了林雨峰的不甘之语时,就话锋一转开始分析杀人的后果。不但婉转的把林雨峰引到了除掉丁元英的思维中,而且还经过了自己头头是道的分析,巧妙的让自己避开了参与其中的可能。最后,不经意的把徘徊在悬崖边上的林雨峰顺手推了下去。

周剑华说:“你林雨峰对中国hi—fi音响也是个有功之人,是发烧友心目中的英雄,就为这,你这辈子都值了,无论躺着站着都该是条好汉。这个污点你沾不得,只要沾上,别说你这辈子都擦不干净,你从前所有的成就感都会被葬送,你有多少钱也不妨碍发烧友评论你是个渣子。”

这高帽子戴的,不知道林雨峰当时有没有幻想到自己躺下后受万世膜拜的情境?在这个特殊时间段,周剑华的这句话如同给林雨峰画了一个圈,把他套上了“英雄”的枷锁。这个圈决定了林雨峰最终的结果——跳崖也只能自己跳,不能带着别人。而这个圈、这个声音,正快速的充盈着林雨峰迷茫中的大脑空白区,让他对其它的想法不自觉的产生着抵触情绪,这就是沉锚效应的先入为主观念。

天道林雨峰完整(天道林雨峰一部走错步步错)(4)

本剧中,当冷静后的林雨峰重新梳理了思路,终于站在了第三方思维看透了事件的本质。林雨峰对赵青说:“资本往成本低的地方流动是经济规律,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都往贫穷国家迁移……格律诗拒绝了伯爵,就是给你留了条路,知足吧。丁元英的意图就是逼你合作,乐圣的套件和销售网络,格律诗的箱体和生产基地,这就是丁元英的目的。”

在上面的话中可以看出,冷静后的林雨峰已经看到了和格律诗的合作,优势互补之后将更能强化市场竞争力。那样乐圣就没有输,反而强强联合后将会更强,到最后,输的也只是他林雨峰个人的面子,不会再有其它。但是此时的林雨峰虽然看到了这个好的结果但没有去做,他也看到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却要刻意去违背,逆天而行,让自己走向了人生的极端。林雨峰在话语中已把自己完全抛在了事件之外,谈到格律诗和乐圣的未来,却把应有的第一人称改为了第二人称,成了格律诗和赵青的未来合作。

由此来看,林雨峰去找周剑华又有什么意义呢?不但让一直高傲的他在同乡好友面前、暴露出了惊慌失措、慌不择路之态,也让自己毕恭屈膝,受他人之教,放低了自己的高傲姿态。自己若是英雄,何必要让他人来教导,若不是英雄,何苦要把自己塑化成英雄、承受英雄之苦呢?也不知道林雨峰在冲下悬崖的那一刻,脑海里是否也会响起那首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天道林雨峰完整(天道林雨峰一部走错步步错)(5)

最后,我们从发生在林雨峰身上的一系列的事情,能够看到什么呢?

1,“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天狂有雨,人狂有祸,不给别人留后路,同样也是不给自己留后路。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2,“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福祸相依相伴而相互转换,福到时,莫要只看到表面上的好;祸来时,也不能只想到其中的坏,莫要让自己走向各个极端。万事都往好处想,但要往最坏处打算。

3,“喜怒至极宜慎言,烦恼至极应慎行”。怒,是失去理智的表现,一旦怒上心头,就会失去冷静,难以看透事物本质,此时的任何决定,都是情绪的主观臆断。

4,“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不同信念和不同道路上的两个人,因最初的想法和事业的结构不同,最终所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所以想法和看待问题的方法也不会相同。

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当我们听到令自己不舒服的声音之时,也许那才是大实话,当听到令自己心驰神往的恭维之语时,可能距离自己的恶运已经不远了。

6,当我们前进的道路出现障碍时,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能否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时代可以创造英雄,也可以毁灭英雄。只有时代创造英雄,没有英雄创造时代;只有时代的英雄,没有英雄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