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周丽梅

“我上网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怎么办?”

“居家学习,效率特别低、时间管理很混乱,我该如何调整?”

“在家每天都要被爸妈唠叨,总是感觉心烦气躁,不想学习,怎么办?”

……

9月5日,成都市中小学已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居家学习期间,如果出现焦虑、恐慌、愤怒和烦躁等各种情绪,应该如何进行心态调适,恢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状态呢?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二级心理咨询师,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心理教师吴淑玲。

怎样调节看孩子烦躁的心情(心理专家教你5招)(1)

吴淑玲

居家学习孩子不在状态怎么办?

开学遇上疫情,同学们只能暂时驻足家中,居家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有所改变,当原有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

看清和接纳情绪

“有的同学会烦躁、焦虑、担心,甚至害怕,有的同学会觉得无聊、空虚、孤独。”吴淑玲认为,这些情绪的波动,都是很正常的,同学们要学会接纳情绪,关心自己的心理状态,觉察自己的情绪,看看是否过度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中,如果发现自己有负面情绪,第一步就是看到它并接纳它,不用去抗拒负面情绪的出现,更不要因此批评和否定自己。

自我对话,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看清和接纳情绪之后,可以尝试不同的方式去调节情绪。“深呼吸和体育运动是最为快速也最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 其次,同学们也可以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笑,告诉自己:“我能够处理好这件事。”“我有办法让自己快乐。”“加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是一种自我关怀的能力,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帮助我们快速走出困境。”吴淑玲说。

懂得感恩,提升幸福感

居家学习期间,除了作息规律、做好合理的时间管理进行网络学习以外,吴淑玲也鼓励同学们多做一点有意义的、有趣的事,比如家务劳动、手工、阅读、画画……充实自己的生活,增强自我存在的意义感和价值感。同时,可以写感恩日记,每天记录3件值得感谢的事,因为比起抱怨,感恩能帮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提升幸福感。

主动沟通,学会分享

当遇到心情不好时,吴淑玲建议同学们要多与亲人、朋友、老师联系,打个语音或视频电话,聊一聊你的近况。“不要隐藏感觉,更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逃避和别人谈论自己的痛苦,要及时找人倾诉,让别人有机会了解你、走近你、帮助你。”对于负面情绪,同学们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也无须否定自己的感受,积极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才能更好地调节情绪,放松心情。

如何避免亲子冲突?

自我觉察和调整很重要

“我家的‘小神兽’最近总是各种躁动,频频‘出招’,我真的招架不住了。”“我们一边要居家办公,一边还要辅导孩子学习,真的压力山大啊!”孩子居家学习,让不少亲子关系变得紧张,家长容易情绪失控怎么办?

“自我觉察和调整很重要!”吴淑玲说,家长应该正视自己的情绪,当负面情绪袭来时,接纳情绪的发生,给自己一个积极暂停的时间,多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如阅读、讲故事、做手工等。“当我们成年人处于平稳的心理状态时,才不会把情绪带给孩子,才能给孩子示范面对疫情的正确应对方式,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