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我读《论语》

孔子说:君子,如果没有厚重的气质,就没有威严。所学的也不稳固。(君子)以忠恕和信用为自己的品德。(君子)所交的朋友都有胜过自己的地方。(君子)有了过错,就不会怕改正。

君子是古人追求的具有优良品格典范的“理想人”。虽然现在较少提倡这个概念,但“君子”依然是我们值得追求的目标与榜样。

孔子的这段话是讲君子要如何自我修养。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成为一个温润如玉的君子,需要在四个方面着手去做。孔子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孔子告诫我们,君子要养成厚重的气质,首先是要自重,先要自尊自爱,对自己关爱了,才能处理好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如何养气?养气功夫是儒家心法。先贤告诉我们:读书是个好办法。曾国藩认为:“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沉下心,认认真真读书,求真求理,必然会养成严谨负责厚重的态度。所以,张居正说:“君子为学必养成个深厚凝重的气质,然后外貌威严,而所学的道理自然坚固。”

“主忠信”这是谈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君子以忠信为做人的原则。忠恕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忠是尽心竭力帮助他人,不自私自利,成就自己的同时要成就他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要有同理心,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绝不强求他人。信,是信用、是诚信、是守信,君子一诺千金,信用是立身之本。

君子不轻视他人,虚心学习,践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看不起他人就是骄傲膨胀,非君子所为。每个人都有其优势和长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君子交友就是看到了朋友的长处,向人学习。

人都是会犯错的,犯错就需要我们改正进步。遮掩错误,只会让我们更羞耻,让错误的害处越来越大。改正过来,把事情拨回正轨,才能让我们更强大。所以,君子在醒悟了自己的错误后,就会立即改正过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我们从孔子的这段话,得到了四个启发:一是,自尊自爱,读书养气;二是,做人要以忠信为本;三是,要发现并学习别人的优点;四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失败中找回成功。

君子四诫(君子四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