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西南楼的模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曾经的开洼野地到工人新村,再到今天的灯火辉煌。

天津最大小吃街(西南楼风味食廊馋死人)(1)

西南楼平房旧貌丨@天津档案馆

更难想像到的是,如今文化中心变化着不同水流造型的音乐喷泉,曾是长满青苔、飘着垃圾的“王八坑”。

网友夕阳保尔纠正说:小编王八坑曾是长满青苔、飘着垃圾的说法不对!当年那里是相当现海滨浴场式的消夏盛地,水里岸边人头如麻,非常热闹,我儿时夏天一天三澡在此。有绿苔和水草的是四方坑,再说根本没有垃圾!

西南楼一直在变,但“西南楼”三个字后无数人的回忆,就像时间凝结成的化石,一直未变。

天津最大小吃街(西南楼风味食廊馋死人)(2)

西南楼二号路平房旧貌丨@天津档案馆

天津最大小吃街(西南楼风味食廊馋死人)(3)

拆迁中的西南楼二号路

有位家住恩德里的老西南楼人说:

有时做梦回去,还是以前的样子,一点没变。一排排平房整整齐齐,我学着爬树、爬墙头……还有一群老熟人,一梦到他们我就不想醒,就为了在梦里跟他们说会儿话。

天津最大小吃街(西南楼风味食廊馋死人)(4)

西南楼一号路

西南楼的年纪并不算长,比起西楼、南楼、尖山,它是个小弟弟。

这片区域大致形成于解放后期,因在西楼以南而得名,是西楼的衍生地名。

天津最大小吃街(西南楼风味食廊馋死人)(5)

西南楼二号路丨@天津档案管

在明清时期,西南楼以及周边大部分地区,几乎都是稻田、荒地、水塘,到了清末民国,比利时人在此建窑厂,专烧“马赛克”瓷砖,(据传以前的老南楼商场身后有一座单体小洋楼,同为比利时人建造),浙江、山东地区的同乡会以及基督教会也在此处开辟义地。

直到解放前,除了小王庄、兰桥胡同、赵家台、学堂路等地方外,其他地区仍是稻田、洼地,基本上没有人烟。

天津最大小吃街(西南楼风味食廊馋死人)(6)

1984年西南楼地图(这时还没有广东路等地名)

1952年,天津市政府为改善人民居住条件,建设了五处工人新村。西南楼工人新村初建时共分为十六段(90年代越秀路街地图中还有西南楼十八段,但没有十七段,未查到原因),自西向东分别为西南楼一号楼至五号路(五号路为后期修建),对应的就是今天的隆昌路、广东路、白云路、越秀路、黄浦南/北路,它们的名字多取自广州市的行政区名。

天津最大小吃街(西南楼风味食廊馋死人)(7)

工人在开挖西南楼工人新村的下水道

工人新村当时都是“段儿房”,“几段几排几号”是西南楼人自我介绍时的常用语。

西南楼地势不高,其中9段、12段、13段更是严重,每逢下雨,几乎每家每户都在门口砌砖、放木档板,即使如此,家中还是经常被淹。“三级跳坑”这个带有年代感的词汇,即是当年西南楼以及众多有着相同境遇的居民们自我调侃时的发明。

天津最大小吃街(西南楼风味食廊馋死人)(8)

90年代的西南楼工人新村

除了居住条件差之外,居民入住之初时购物也很不方便。有时候在合作社粮店外买粮食的人能排到一百多口,等两个小时都不一定能买到。

虽然那时的房子十分简陋,面积狭小,配套设施差,但对于刚刚从战乱当中解脱出来的人来说,那就是他们心中最完美的家。

毕竟日子在慢慢变好。

天津最大小吃街(西南楼风味食廊馋死人)(9)

西南楼合作社流动售货车丨1955年3月13日天津日报刊发

后来的合作社为了方便离菜市场较远的住户,每天都有流动售货车供应住户生活用品。

天津最大小吃街(西南楼风味食廊馋死人)(10)

西南楼街群众业余初级文化学校校徽

政府为了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开办了群众业余初级文化学校

老4路是当年为数不多能穿越市区的公交线路,起点和终点站分别在小王庄和西南楼,桔红色的车身在当时特别显眼。

天津最大小吃街(西南楼风味食廊馋死人)(11)

老4路

天津最大小吃街(西南楼风味食廊馋死人)(12)

参考图

一品香、新华书店、同乐食品厂、无线电元件十五厂、西南楼公园(以前俗称小花园,坐落在四号路上)、排水管理处仓库、前进道菜市场……这些名字对于西南楼的老居民来说大概也都是一段段故事

除此之外,当年的西南楼地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尖山公园的落成,公园入口的那对石狮子曾是孩子们争抢的坐骑;王八坑、四方坑也是很多人学习游泳的“启蒙教师”,刘家小房子的“狗村”,可能现在想起还是会害怕……

天津最大小吃街(西南楼风味食廊馋死人)(13)

天津乐园旧貌

1985年,尖山公园整修成后来的天津乐园。西南楼无人不知的“风味食廊”也在同时期建设起来。

网友轩雄说:

风味食廊是九一年十一月一号开业的。小编写的不准确

天津最大小吃街(西南楼风味食廊馋死人)(14)

如今乐园变成了今天的银河文化中心广场,西南楼仅仅留在了地铁站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