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听到“吧唧吧唧”的声音,你开心吗?,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为什么讨厌吧唧嘴的声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为什么讨厌吧唧嘴的声音(讨厌吧唧嘴的声音吗)

为什么讨厌吧唧嘴的声音

吃饭的时候,听到“吧唧吧唧”的声音,你开心吗?

健康君就不喜欢周围人吃饭吧唧嘴的声音。虽然总被父母规范用餐礼仪,但下一秒,就会被他们吧唧嘴的声音打扰......

虽然厌恶这种声音只是个人好恶。可是,最近伦敦大学学院的一项医学研究表明:无法忍受咀嚼等声音的人可能存在大脑异常症状......而这种症状叫做“恐声症”。

插播科普:恐声症(Misophonia),也被称作选择性声音敏感综合征(Selective sound sensitivity syndrome,简称“4S”)。耳鸣专家Jastreboff教授认为,“恐声症”是一些个体对普通环境噪音的容忍度萎陷所表现出的状况。它既能是渐行性的,也能是突发性的,致使患者陷入危机状态。

耳鸣和强迫人格都可能“恐声”

关于“恐声症”的病理成因,专家们仍然各执一词。一项研究表明,耳鸣与恐声症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据调查,耳鸣患者中的恐声症患病率高达79%,而偏头痛患者中的“恐声症”患病率从60%到100%不等。

另一些研究者将“恐声症”视为听觉过敏,然而恐声症患者并非听到声音任何声音都难受,而是对嚼口香糖、按圆珠笔、敲键盘等声音感到厌恶。听觉学家Ann Rhoten博士称这些声音为“触发音”(Trigger sound)。而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者发现,由于“情绪控制机制”的差异,一旦听到触发音,“恐声症”患者的大脑会陷入失控状态。

在2013年,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一项研究总结了“恐声症”患者的共性:患者不仅讨厌这些声音,更有甚者会引发言语或肢体上的攻击等极端反应……

然而,患者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反应是不理智的,并感到自责,还会主动回避容易出现类似声音的场合。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研究中30%的志愿者在测试前就已被确诊患有其他精神疾病,超过50%的人有强迫型人格。看来,恐声症和强迫症等精神疾病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目前,关于“恐声症”的研究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定义仍较为混乱。临床上,“恐声症”这种特殊疾病的资料很少,它的病因也没有完全确定。不过,患有“恐声症”的人还真多。

听到咀嚼就崩溃,父母医生不理解

2012年,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有个19岁女孩名叫Emma·Riehl,她患有此病并饱受困扰,一点点声音都能把她逼疯。

∆ 被声音的恐惧所支配的Emma·Riehl

在Emma的耳朵里,别人的细声耳语也难以忍受,就连自己吃饭的咀嚼声也让她抓狂。现在,为了保持不暴躁,Emma一天24小时戴着耳塞。

今年,东肯塔基大学采访了一位恐声症患者Kamyla Adrlik,她表示经常会感受到和家人吃晚餐时的痛苦:“在我7岁时和家人吃饭的一个晚上,我突然郁闷起来,我注意到爸爸的咀嚼方式真的令我困扰。”

∆ Kamyla Adrlik展示了她的声波发生器,这种设备可以持续播放白噪音。

就在几年前,这位25岁的女孩发现自己患有“恐声症”。Kamyla 说:“当听到类似嚼脆薯片的声音时,我觉得恐慌在发作。我的心跳加速,我的手开始出汗,没有什么比从声音中跑开让我更想要的了。”一直以来,家人和朋友都认为Kamyla在故意找茬。

无独有偶,29岁的Olana Tansley-Hancock来自英国肯特郡,从8岁起拒绝听到家人用餐的声音:“听到他们吃饭的声音,我当时想的就是狠狠地朝人脸上打一拳。”

上大学时,Olana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她在火车上前后换了七次车厢,因为乘客用餐或者捻纸的声音让她无法忍受。她去看医生,可医生在听到症状描述后嘲笑了她。

后来,Olana加入了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她试着改变生活方式,减少了咖啡因与酒精的摄入,但去电影院看电影时还戴着耳机。她表示:“这项研究让我如释重负,其他人也可从中了解这种疾病,这也为更好地控制病情带来了机遇。”

改善“恐声症”,心态要健康

虽然科学家们逐渐开始对“恐声症”有所了解,但并不代表“恐声症”是一个罕见的、影响甚微的疾病。一些人对声音的恐惧不仅有生理上的反应,心理上也会受到刺激。

201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483名被测试的大学生中,高达20%的人说自己表现出了严重的恐声反应,并且伴随着烦躁、焦虑、抑郁等症状。

目前,恐声症还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案。但我们相信日益更新的研究、健全的咨询服务和治疗会为这个群体提供改变生活的希望。另外,健康君觉得,真要解决这种无形的恐惧感,先得从自身心理上克服无形的压力,还要注意少喝酒,这种感觉也许会慢慢消失哦~

编辑 刘兰若

来源 英国《每日邮报》、《每日电讯报》、WEKU

本文为趣健康(ID:xjbjiangkang)原创内容

欢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