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小人物的故事(读一读小人物)(1)

“唐先生,您外边溜溜吧。”这是《茶馆》中王老板应酬二流子唐铁嘴的话,寥寥数笔,个中辛酸,力透纸背。

这可能是一般人对小人物的认识,卑微,逢迎,唯唯诺诺。其实,在文学的世界里,还有那么一群可爱的小人物,被作家以诗意的笔调书写,在悲怆的世界里,活得有滋有味。

小人物虽卑微,却因挣扎在底层,更能体察别人的难言之痛。鲁迅《阿长与》中的长妈妈,一度被“我”私下里狠狠地叫“阿长”,仅仅是因她“谋死”了“我”的隐鼠。她大字一样的睡姿,繁琐的规矩,都让人心生憎恶。可就是这样一个下人,给儿时的“我”买来了渴求已久的《山海经》。

小人物在卑微中保留着美好的人性。杨绛笔下的《老王》,一个三轮车夫,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鸡蛋上门感谢作者一家,那镶嵌在门框的如柴瘦骨让人心疼。

小人物在社会的浸染中,也活出了自己的脾气和见解。尤今的《香伯》,一个手艺人,做的饼不腻、不滞、不粘牙,拒绝机械化,秉持的是对传统手艺的敬畏之心。贾平凹的《白夜》,学校的大伯摇响了铃铛,告诉来访者大雪终会消融,“耐过寂寞才是伟大”,一番朴素的话,却意味深长,颇有哲理。

有时,小人物也会以怀揣憧憬、抗争命运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给人震撼的力量。依然记得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似乎并不在意他最后拖回的是一具被鲨鱼劫掠空空的鱼骨,只记得他梦中出现的狮子,那个不会死寂的梦想。

小人物,也许并不完美,但他们真实。或许,夜阑了,人静了,西风吹起时,小人物会流着眼泪唱:“消失在风里的身影,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越过谎言去拥抱你。”别为他担心,第二天,小人物依然会能量满满,朝气蓬勃地出现在你面前。

(来源:钱江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