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遮风挡雨的温暖港湾;哨所,守卫疆土的前沿阵地若问谁能把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想必大多数人会想到以哨为家、戍边卫国的边防军人其实,在祖国绵长的边境线上,还有一个群体也是如此并且,更多的时候,哨所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就是家,因为他们通常还会带家人在此生活和劳动生产,这就是边防民兵,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当兵成长收获和感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当兵成长收获和感悟(我的哨所我的家)

当兵成长收获和感悟

家,遮风挡雨的温暖港湾;哨所,守卫疆土的前沿阵地。若问谁能把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想必大多数人会想到以哨为家、戍边卫国的边防军人。其实,在祖国绵长的边境线上,还有一个群体也是如此。并且,更多的时候,哨所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就是家,因为他们通常还会带家人在此生活和劳动生产,这就是边防民兵。

随着农历春节的日益临近,“家”与“国”的话题逐渐升温。为了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民兵哨所以及哨所民兵,本报特刊登新疆阿勒泰诺亚堡民兵哨所里发生的故事,敬请关注。——编 者

“兰部长,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咱们哨所装修好了没有?新的护边员有没有入住?您告诉他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随时给我打电话。”临近年关,在南疆支教的诺亚堡民兵哨所哨长陈振旺拨通武装部部长兰斌的电话,表达了对哨所的牵挂。电话另一头的兰斌说:“振旺,你安心支教。上级对咱们哨所非常重视,新建的戍边文化馆已经竣工,哨所也装修一新,我们根据连队上报的名单正在遴选护边员,保证春节前入住,履行好守边护边的职责!”

2019年8月,诺亚堡民兵哨所重新装修。9月,哨长陈振旺响应国家号召,赴南疆阿克苏地区的乡村幼儿园支教一年。支教期间,陈振旺时刻牵挂着哨所,多次打电话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六团武装部和连队询问哨所情况。

诺亚堡民兵哨所位于新疆阿勒泰草原西南端萨吾尔山脚下,距离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界河不到50米,是兵团距离国门最近的哨所,担负着守卫疆土、维护边境秩序的重任。

2013年4月,陈振旺带着一家人开始驻守诺亚堡哨所。虽然当时哨所的条件还不是很好,但陈振旺很快就喜欢上这里。他在日记里记录了对哨所的喜爱之情: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伟大的祖国,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这种感觉简直太好了。

诺亚堡哨所建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最初是用大圆木搭建,住在里面的执勤民兵雨天会被淋湿。到七十年代,哨所变成土坯房,虽然可以遮风挡雨,但仍不通水电,也没有暖气,喝水还要到界河去挑。如今,哨所已建成一座二层砖混结构小楼,配备了马匹、摩托车,还有望远镜等观通器材,水、电、暖一应俱全。陈振旺告诉笔者,在这里守边护边,可以与草原河流为伴,每天清晨升起鲜红的国旗,是他心中最庄严的仪式,每日沿着界河放牧巡逻,是他心中最神圣的任务。

2019年5月的一天,陈振旺带着民兵分队在边境线巡逻,发现两名陌生人在铁丝网附近徘徊。警觉的他快步上前,发现铁丝网已被剪断。询问得知,二人打算越界偷挖野菜。“铁丝网是国家边界的象征,你把它剪断了就好比有人拆你家院墙,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陈振旺给他们讲解法律法规,讲清剪断铁丝网、越界偷挖野菜的严重后果,两人听后羞愧地低下了头。

随后,陈振旺拿出自备的紧线器和铁丝,对剪断的铁丝网进行修补。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家人好友劝他少管这类事,不要得罪人,可他却说:“不守好边,不履行好职责,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身份,怎么对得起党和人民的重托!”

作为哨长,陈振旺要求每名护边员准备一本小册子,上面记载着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每次巡逻前,护边队伍都把这个小册子装进口袋,为当地牧民传递党的声音。有人问他:“你每天做的事,枯燥又乏味,为什么不离开哨所,到城里过好日子?”陈振旺说道:“我身上流的是兵团人的血,我要扎根在这里,为国守好边。”

50多年来,诺亚堡民兵哨所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护边人的坚守与执著。他们像陈振旺一样,在这里忠实履行屯垦戍边的使命,筑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