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数相加,两数“和”并,得出的结果叫“和”,这个很好理解。

两个数相减,相“差”多少,得出的结果叫“差”,也好理解。

两个数相乘,一组一组累“积”,得出的结果叫“积”,可以接受。

但,两个数相除,为什么叫“商”呢?

乘法和加法算出来的结果叫什么(加法的结果叫和)(1)

因为我们现在用的是“商”的引申义,我们只要去理解“商”的本义就好理解了。

古人计时的用的是滴水法,用的器具——铜壶滴漏。

乘法和加法算出来的结果叫什么(加法的结果叫和)(2)

简单的原理就是水滴下落的间隔稳定。

在标注的刻箭上平分了96刻,一天24个小时,1440分钟,1440÷96=15(分钟),这也就是为什么1刻等于15分钟。

这又跟“商”有什么关系呢?

乘法和加法算出来的结果叫什么(加法的结果叫和)(3)

商是铜壶滴漏里刻箭的刻度。字上象刻齿形,下之底座形即漏壶。

商,度也。——《广雅》

“商”就是刻度的意思!

两个数相除,就是类似于有尺子一样,每个“刻度”都平分,每一份都一样长度,这就是“商”的本义。

乘法和加法算出来的结果叫什么(加法的结果叫和)(4)

我们经常说“商量”,商是刻度,量是长度,商量的本义就类似于买卖中讨价还价。

所以“商量”是两人有来有回,锱铢必较,互相讨论的沟通。

再跟着引申开来,商人买卖东西都需要“刻度长度”的称量,于是商人的内涵你也就明白了。

那我们经常说“智商”,“情商”等,明白了商的本义就是刻度,那很容易就理解智商就是智力的程度。情商等也以此类推。

而热力学的“熵”字,更显示中国汉字的伟大,火字旁加商,熵的本质是一个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

引用太多古文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会搜这个词条,基本是孩子上了小学二年级开始学除法,对这个“商”的字义好奇。

如果你看了这个文章,能解释给孩子听,孩子听了能明白,那就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