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生态养殖苗种的培育技术
黄鳝苗的来源一是采捕天然鳝苗,二是人工繁殖,或者购买商品鳝苗。夏季5-9月是亲鳝繁殖的旺季,有条件的地方,在稻田、河渠、河、湖浅滩杂草丛生的地方及成鳝养殖池内寻找泡沫堆聚的产卵、孵化巢,用瓢或密眼捞网将卵连同泡沫一起轻轻捞起,装在水桶内,运回孵化。当水温在25-30℃时,一周内可孵出,孵出的鱼苗即移入育苗池中进行培育。先后使用的饵料有煮熟的蛋黄、水蚤、丝蚯蚓、蝇蛆及切碎的蚯蚓、河蚌肉等。经精心饲喂,当年即可得到体重10-15 克左右的鳝种。但是,若较大规模地培育黄鳝苗种和养殖成鳝,就必须实行“三自”方针,即自己繁殖鳝苗,自己培育鳝种,自己养殖成鳝。这样,方能降低成本,取得好的效益。因此,下面介绍的黄鳝苗种培育,主要是指对人工繁殖和半人工繁殖的鳝苗进行培育。
(一)鳝苗池的准备
1.鳝苗池的选择
黄鳝苗的培育池需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好、无污染的地方。最好选用小型水泥池,面积在10 米2左右,池深30-40厘米,上沿高出地面 20厘米以上,以免雨水浸漫逃鱼。培育池要设进水口和溢水口,并要用防逃网。池底加泥5厘米左右。然后再注人新水至水深10-20厘米备用。同时,可在水面上培养一些须根发达的水葫芦,能将水(丝)蚯蚓引入育苗池中就更好。在放苗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清塘清毒,用量为100-150 克/米2,施加牛粪或猪粪1 千克/米2用于培育浮游生物,以便鳝苗下池后有适口的基础饵料生物,池中水深保持在15厘米左右。
2.鳝苗池的清整、消毒和施肥
育苗池是黄鳝苗生活的场所,环境条件的好歹直接影响鳝苗的成活和生长发育。所以,改善育苗池的环境条件是提高鳝苗成活率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清理鳝池又是改善环境条件的主要措施之一。因为经过一年养殖生产后,—-部分剩饵残渣沉到水底,使池子堆积大量的腐殖质,有害病菌、寄生虫大量繁衍,对黄鳝生长发育不利。因此,在鳝苗放养前必须进行清理、消毒。同时,一年后,特别是多年失修的池子,损坏的堤埂池坡和漏洞需要修补,堵塞的注水、排水道等设施必须疏通。
(1)育苗池的修整
冬天黄鳝苗种出池以后,即可排干池水,让太阳暴晒数日,然后挖出池底沉积的多余的淤泥。若池中淤泥较少,在冬天排干池水后,让太阳暴晒几天就行了。同时,要在用池前 15天左右,修补好漏洞和堤埂,疏通进排水孔道等。
(2)药物清池消毒
用生石灰、漂白粉、茶枯等药物对育苗池进行清池消毒。杀灭黄鳝的病原体和敌害。清池时间一般在鳝苗人池前10-15天进行。时间早,往往会重新滋生一些有害生物危害鳝苗;太晚,药物的毒性还没有消失,鳝苗容易中毒。药物清池应选择晴天进行,因为雨天药物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清池消毒的药物以生石灰最好,因为生石灰不仅能杀死病原体和敌害,而且能起到施肥和改 良水质等作用。生石灰清池的方法是:池中留积水 10厘米左右,以便撒入的生石灰能均匀地分布。生石灰的用量一般每平方米100~150 克。施用时,先将生石灰放入水桶中兑水溶化成石灰乳剂,趁热向全池泼洒。到第二天用带木条的耙子将池泥和石灰乳剂搅和一遍,以使生石灰充分发挥作用。清池后1-2天注入新水,待药物毒性消失后,即可放养鳝苗。
(3)施放基肥
为了让黄鳝苗下池后有丰富的天然饵料,提高鳝苗的成活率,促进其生长发育,必须在池中施足基肥。其方法是:在育苗池底先铺以泥土,然后铺上一定数量的有机堆肥,泥肥比例为8:1,混合后堆平,厚度约为5厘米,再加适量水拌和一下,让混合泥在池中发酵,从而促进浮游生物及水生动物繁殖滋生,为鳝苗提供穴居条件和饵料。值得注意的是,混合泥中的有机肥不宜过多,也不能施放过迟,以免投放鳝苗后肥料继续发酵,影响水质。一般混合泥应在投放鳝苗前 1个月左右准备好。
(二)鳝苗放养
仔鳝刚孵化出来不能摄食,主要靠吸收卵黄囊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仔鳝的卵黄囊较大,需要9-11天才全部消失。此时,仔鳝体长已达23-24毫米,颌长1.2毫米,即开始由内源营养转为外源营养,自由取食。此时可用煮熟的鸡、鸭蛋黄,用纱布包好,浸在水中轻轻搓揉,让鳝苗取食从纱布中流出的蛋黄液或颗粒。也可用蚯蚓碎片。黄鳝最好的开口饲料是丝蚯蚓,也捕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仔鳝出膜后5-10天即可放入池中培育。鳝苗的放养密度对鳝苗的生长与成活关系很大,合理密养可充分利用育苗池,节约饲、肥料和人力。但密度过大又会影响鳝苗的生长和成活幸。一般应根据不同的培育方法、方式,池的条件和鳝苗的体质而定。通常每平方米可放养鳝苗200-400尾,多的450尾/米2。采用黄豆浆培育的水质比较稳定,饲料较丰富,放养密度可大些;采用肥料培肥水质,则放养密度可适当稀些。仔鳝的耐氧和耐饥力很强,仔鳝出膜后不喂食也可以生存 2个月之久,但生产中不能这样做。时饱时饥也不行,因为这样会影响鳝苗的生长发育。
鳝苗放养时,要注意同一个育苗池必须放养同一批孵化出膜的仔鳝。否则,规格不一致,会相互影响,甚至相互残食。同时,还要注意鳝苗下池时,孵化池和盛鳝苗容器的水温与育苗池的水温相差不能超过3℃,否则会使鳝苗发病和死亡。如果温差太大,应慢慢相互舀水调节温度,或将盛苗容器放入育苗池一段时间待温度平衡后再倒苗人池。
(三)鳝苗的喂养
黄鳝苗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鳝产量的高低,所以,必须认真搞好饲养管理,培育出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优质黄鳝苗种。多年来,各地在黄鳝养殖的生产实践中,因地制宜摸索出了许多适合当地的培育鳝苗的方法。现综合简要介绍肥料培育法、豆浆培育法、肥料和豆浆结合培育法、综合培育法、苗饵分养培苗法几种主要常见的培育方法。
1.肥料培育法
肥料培育法是采用人畜粪尿经发酵沤熟施肥,用以培肥水质、培养鳝苗的饵料生物来培育鳝苗的一种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在施基肥的基础上,一般每天投施经腐熟的粪肥一次,每10 米2施畜粪2 千克或人粪尿100 克左右。用时要滤去粪渣,加水稀释,全池均匀施放。肥料培育鳝苗法的优点是肥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操作方便,鳝苗入池后就有肥料培育的天然活饵料,有利于鳝苗的生长发育。其缺点是肥料在池中腐烂分解,容易污染水质,造成缺氧、鳝苗浮头、泛池,不利于鳝苗生活。同时,用肥料培育法,池水的水质肥度不易掌握,这也是其不利的一面。
2.豆浆培育法
豆浆培育鳝苗的方法就是用黄豆或黄豆饼磨成浆来饲养黄鳝苗。其具体做法是:先将黄豆用水浸泡到豆瓣之间的凹隙胀平为宜,浸泡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降低出浆率。豆浆的浓度一般用黄豆1.25~1.5 千克,浸泡后加水 20-22.5 千克。磨好后,随即将浆汁泼洒池中饲养鳝苗。浆汁不能搁存太久,以防产生沉淀或变质。投喂时间应在早晚为好,并采取少量多餐的办法,不宜一次投喂过量,以免使水质恶变。黄豆的用量,在鳝苗下池的头几天,每次每平方米用黄豆45-50 克。以后视水质肥瘦和鳝苗生长情况,灵活掌握投饵量。在饲养中要注意如下情况:若突然遇到暴雨,一定要待雨停后再喂;如果鳝苗缺氧浮头时,需待恢复正常后再喂。浮头继续或严重缺氧时,则应停喂,并要马上加注新水,增加氧气。豆浆培育鳝苗方法的优点是豆浆蛋白质等营养丰富,能满足鳝苗生长发育的需要;鳝苗吃剩下的豆浆又可肥水,培育浮游生物等鳝苗饲料,池水肥而稳定,容易掌握,而且培育的黄鳝苗种体质健壮。其缺点是成本较高,花工夫多,鳝苗入池的头几天缺少富有营养的天然饵料而生长不快。
3.肥料和豆浆结合培育法
就是在鳝苗下池前 5天左右,每10 米2施粪肥100-150 克,培养供给鳝苗摄食的天然饵料。鳝苗下池的头几天,鳝池饵料是否充足是决定鳝苗成活率的关键。因此,要兼喂些人工饲料。每10 米2池每天可喂黄豆浆50-100 克,以补充天然饵料的不足。以后每隔3-5天,每10 米2池施肥料100 克左右。当鳝苗培育10天后,因食量增加,又需增投饲料,直接投喂豆浆即可解决鳝苗的需要。肥料和豆浆两者相结合培育鳝苗,可相互取长补短。具体使用时可灵活掌握,如鳝苗下池水质不肥时,宜多泼些豆浆,使鳝苗吃饱吃好;当池水肥沃时,就不必再泼豆浆;当池水变瘦,所施肥料不能及时转化或在阴天气温低,肥料分解缓慢时,应多投些豆浆等饲料。
4.综合培育法
鳝苗的开口饲料主要是枝角类、桡足类轮虫和无节幼体等,也可用鱼肉浆等动物碎片喂食。3天后,即可投喂整条水蚯蚓。喂食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地点最好选在池子遮阴的一侧。日投喂量占鳝苗总体重的10%-15%,每日喂4~5次。经65天左右的培养,鳝苗体长30-50毫米,稀养者大的可达80毫米-100毫米。鳝苗体长30毫米时,即可进行第一次分养。其方法是在鳝苗集中摄食时,用密眼捞网将规格较大、身体健壮、抢食能力强的鳝苗捞出放入新的育苗池,密度为每平方米150-200尾。此时可投喂蚯蚓、螺蚌肉、蝇蛆、少量麦麸、米饭、瓜菜等。日喂量占鳝苗总体重的8%-10%,每天2-3次。鳝苗长到 50-55毫米时,可进行第二次分养。将规格较大的健壮鳝苗放人另一育苗池中培育,密度为每平方米100-120尾。投喂蚯蚓、蝇蛆、黄粉虫及其他动物性饲料,用量占鳝苗体重的8(90-1 0%。在充足的饲料和精心饲养管理等条件下,黄鳝苗当年体长可达150-250毫米,体重5-10 克,部分可达15 克。
5.苗饵分养培苗法
如果鳝苗密度太大,可采用苗、饵分养的方法:即在苗池保持一定的肥瘦,在鳝池以外开设饵料培养池,培养红虫(枝角类)、水蚯蚓、丰年虫等饵料生物,特别是水蚯蚓。水蚯蚓是鳝苗最喜吃的东西,而且产量高,它们与鳝苗的生育期基本同步。丰年虫来得快,在26-28℃的条件下40-80小时即可孵出无节幼体投入使用。此虫现在市场已有休眠卵出售,操作也很方便。至于红虫轮虫可以单独培养,也可到红虫过剩的水体去捞取。将一些饵料生物从培养池按鳝苗饲喂的需要捞取,投入鳝苗培育池即可。
(四)鳝苗池的管理
农谚:“三分种七分管”。这句话同样适合于黄鳝养殖,尤其是苗种培育这一环节。因为鳝苗幼小嫩弱,抵抗力不强,对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适应性差。因此,只有加强培育,搞好日常管理,才能提高鳝苗的成活率,培育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黄鳝苗种。苗种培育中日常管理应重点注意以下方面:
1.控制良好水质
黄鳝对水质的要求是清爽、肥沃、含氧丰富且活饵多。为了保持鳝苗池的良好水质,必须加强池水管理,控制水质的变化。从鳝苗到鳝种,随着个体增大,隔几天需加换新水,逐渐加到水深13~16厘米为止。炎热的天气,也需要经常酌情加注新水。注意鳝苗池加水不要一次加满,而要分次进行。这样既有利于改善水质,扩大鳝苗的生活空间,增加水中溶解氧,又有利于鳝苗的生长发育。加水要在晴天和水温较高时进行。最好采取喷式或滴式加水。缺水区可用循环水。
2.调节适宜水温
夏天,在烈日暴晒下,池水增温很快,露天浅水处水温可达40℃以上,水泥池更高。为了防止鳝苗池水温过高,影响黄鳝的生活,应在鳝苗池的一半面积种植水浮莲、水葫芦、茭白、浮萍、芋头等水生植物,用以遮挡阳光,降低水温和泥温。平时鳝苗池水深应保持5-7厘米,盛夏高温季节水深要加深到 10-20厘米。同时,要注意常换清凉水,并在鳝池放入较大的树根和石块,做些人工洞穴,以利鳝苗栖苗避暑。还可在鳝苗池边搭棚种瓜菜遮阳,使池水量保持在25-30℃为宜。
3.经常巡池检查
每天早、中、晚都要巡池,观察鳝苗的活动及生长情况,及时捞除池中残渣剩饵和污染物。尤其在夏秋季节,遇到气候突变,闷热和气压低时会发生幼鳝出穴,更要加强管理,及时加注新水,增加溶氧量。此外,还要注意除草,做好鳝病的防治工作,对不同规格的鳝苗要及时进行分养。
4.及时分养
为保证鳝苗迅速长成,避免自残,在鳝苗期应进行两次分养。一般饲养15天左右第一次分养,使密度降至150-200尾/米2。饲养30天后第二次分养,使密度降到100~120尾/米2。期间逐渐投喂全价颗粒饲料或自制配合饲料进行驯食,为成鳝养殖服务。
5.科学防治病害
在鳝苗培育过程中,会发生一些疾病和敌害,必须事先进行预防,发现病害并及时治疗。
(五)雄化育苗技术
针对黄鳝性逆转的特性,对其进行雄化育苗可加快生长速度,提高增重率。实践表明,黄鳝在雌性阶段生长速度只有雄性阶段的30%左右,也就是雄黄鳝的生长速度及增重率比雌性高一倍以上。因此在生长较慢的鳝苗阶段喂服甲睾酮,使其提前雄化,可较大幅度提高养殖产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雄化对象
雄化对象以专育的优良品种为佳,在鳝苗腹下卵黄囊消失的夏花苗种阶段施药效果最好,雄化周期短;单重达20 克左右的幼苗期开始雄化也可以,但用药时间要长些;单重达50 克以上的青年期黄鳝进行雄化,要在入秋时才能进行,开春以后还要用药 10天左右,效果才比较明显。
2.施药方法
夏花苗种阶段施药,前两天不投食,第三天喂给熟蛋黄,先将蛋黄调成糊状,每两个蛋黄加入含甲基睾丸素1毫克的酒精溶液25毫升,充分搅匀后投喂,投喂量以不过剩为准,连续投喂6天后,改喂蚯蚓浆,用药量增加到每50 克蚯蚓用2毫克甲睾酮(先以5毫升酒精溶解),连续投喂15天即可雄化。经此处理的黄鳝,一般不会再有雌性状态出现,投药期食台面积应比平时要大些,要避免争食不均。如果对单重15 克以上的幼苗进行雄化,以500 克活蚯蚓拌甲睾酮 3 克的用药量连续投喂1个月即可完全雄化。
3.加强管理
雄化期间池内不宜施用消毒剂,但可施用氧化钙或生石灰,施药浓度为:春秋季5-10毫克/升,夏季 10-20毫克/升,施用前可用木棍在巢泥上插一些洞,以利有害气体氧化排出。雄化后的良种摄食量大为增加,投喂量应相应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