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总有年轻人来到门诊咨询:我只有30、40多岁,总是自己量血压高,是高血压吗?是不是跟工作劳累有关系?是不是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一定是老板让我加班太多了,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通俗易懂的高血压解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通俗易懂的高血压解读(这么年轻就高血压)

通俗易懂的高血压解读

近年来,总有年轻人来到门诊咨询:我只有30、40多岁,总是自己量血压高,是高血压吗?是不是跟工作劳累有关系?是不是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一定是老板让我加班太多了!

我需要吃药吗?能治好吗?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呢?会不会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事实上,高血压的确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一大杀手,2010年的数据:我国高血压造成的全民死亡占全部死亡的近1/4,也就是每年死的四分之一都是高血压及其并发症造成的。而且,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迁,高血压患病人群不断增长,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不少年轻人二三十岁就因为高血压,造成脑出血、脑梗、心梗住院,在临床并不少见。

那么,当我们讨论中青年高血压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下面结合发表于《中华高血压杂志》2020年4月的《中国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来同大家聊一下,中青年高血压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处理。

1. 什么是中青年高血压:

顾名思义,高血压就是血压升高。按照测量血压的不同,高血压可分为三级: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那么多大年纪属于中青年?按照联合国定义, 1、18周岁至44岁为青年人;2、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3、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4、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所以大于18岁小于60岁,都算中青年。

那么单纯测量1次血压高就算高了吗?不是的。诊断高血压是需要不同的方法的,诊断标准也不一样。一般有以下三种:

1) 诊室血压:诊室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2) 动态血压(三者有其一即可):

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130/80mmHg

白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135/85mmHg

夜晚平均收缩压/舒张压≥120/70mmHg。

3) 家庭自测血压:家庭血压≥135/85mmHg时可以确诊高血压.

在这里隆重推荐家庭自测血压。很多人因为紧张,医生一测就高,医生一介绍病情就觉得自己病重治不了了,自己测量血压反而不高,被称为“白大衣血压”。此外多种数据表明,家庭自测血压是最准确的、受到干扰因素最少的。所以,家庭常备一个血压仪,还是很有必要滴。

2. 如何进行家庭血压自测?

测量方法:采用上臂式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测量血压的一般条件和在诊室测量血压时大致相似。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坐位休息至少5分钟后,开始测量血压。测血压时,将捆绑袖带的上臂放在桌子上,与心脏同一水平,两腿放松、落地。也可采用更舒适一些的落座条件,比如沙发等稍矮一些的座位,但应尽可能确保捆绑袖带的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具体姿势如下图)

(摘自2020ISH《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

测量频次:每日早(起床后)、晚(上床睡觉前)各测量2~3次,间隔1分钟。初诊患者,治疗早期或虽经治疗但血压尚未达标或不稳定患者,应在就诊前连续测量5~7天;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1天。

3. 年轻人得了高血压有啥临床表现和特点?

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表现不典型、程度不重、舒张为主、胖子居多、依从性差。

(1) 症状不典型:除部分因头晕、头痛或其他症状就诊发现高血压外,多数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症状。

(2) 程度不重:来自中国高血压调查2012-2015年的数据显示,轻度高血压在18-44岁年龄段高血压人群中占比达74.3%。也就是3/4的中青年高血压病人,都是1-2级的高血压。

(3) 舒张为主:其实懂点病理生理知识就知道,舒张压主要是心脏舒张期的时候大动脉的弹力造成的血压,所以年轻人因为血管弹性好,多表现为舒张压升高,收缩压正常。虽然说收缩压同心脑血管的疾病直接相关,但是单纯舒张压高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研究表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也会随舒张压升高而显著增加。

(4) 胖子居多: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关疾病如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糖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等发生率高。没错,这个世界就是对胖子不友好,减肥吧胖友…

(5) 依从性差: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担心降压药物带来不良影响等,降压治疗不积极,常自行减药、停药,治疗依从性差,导致控制率低下,甚至不及老年高血压患者。年轻,任性!这样的结果是,降压不平稳,容易反复。其实,降压药吃吃停停,血压波动大,反而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4. 怎样才能确诊中青年高血压呢?

尽管中青年高血压多为原发性,但在确立诊断前仍需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就是咱们平常说的高血压,没有明确病因。而继发性高血压则是有明确病因导致的,治疗需要在降压的同时根治原发病,否则就是治标不治本。

继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的5%~15%,常见病因包括肾实质疾病、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对于年轻(年龄<40岁)或2级及以上高血压患者尤其值得注意。其诊断过程需要做不少检查,一般需要住院(二级以上医院)去做,门诊或者基层医院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的排除,可行性不强。

5. 年轻人得了高血压,怎么治疗?

按照《中国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指导,中青年高血压降压治疗原则包括:及早干预,非药物(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并举,通过血压平稳达标并综合管理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升高等其他可逆转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风险。

(1) 目标:降到多少合适?

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年修订版)》将血压降至<140/90mmHg;如能耐受,可以进一步降至<130/80mmHg。对于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或参考相关疾病指南个体化制定降压目标水平。不同于老年人群,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通常病程不长、肝肾功能相对正常、药物足剂量治疗耐受性好,可相对较快实现血压达标,可在数周内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

(2)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指生活方式干预:

①限制钠盐(包括减少含盐调味品以及加工食品中盐量等,食盐总量<6g/d)。经常有人问,6g是多少呢?您下次喝啤酒,盖子别仍,把橡胶圈去掉,平平的盛满一盖子,基本上是6g。

增加富含钾离子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及豆类)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及胆固醇摄入;

②控制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24kg/m2;腰围男性<90、女性<85cm];

③不吸烟(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④限制饮酒(酒精摄入量男性<25、女性<15g/d)。据报道显示,不少酒精成瘾者经常找借口喝酒,最常见的是“有局,推不掉”等借口,实际上已经对酒精上瘾了,躺枪的同学自行面壁~

⑤体育锻炼(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等,体力活动时间>30min/d,5~7次/周);

⑥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3)药物治疗:

何时开始吃药?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如血压仅轻度升高(<160/100mm Hg,1级高血压),可在生活方式干预数周后,如血压仍未达标再启动药物降压治疗;如血压≥160/100mm Hg(2级或3级高血压)、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应立即启动药物降压治疗。

吃什么药?

指南推荐的5大类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及ARB原则上均可作为中青年高血压初始的药物治疗选择。基于中青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选择适宜的降压药物及降压策略,以实现对中青年高血压的有效控制。

在药物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可以遵照以下流程:

6. 总结:

中青年人高血压有增高趋势,需要首先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其诊断依赖于合理规范的血压测量方法;得了高血压不要怕,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综合的血压控制,戒烟戒酒,适当锻炼,合理膳食,定期随访。实在不行,大不了咱们吃药,吃药能控制下来的都不是问题。药物治疗的方案制订和调整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要自己瞎吃,乱停,后果hin严重!

关注我的头条,了解心血管疾病知识,健康常伴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