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迷你世界全国高校数字场景创作大赛。

迷你创想公司大楼 人人都可做开发者(1)

迷你创想宣讲。

迷你创想公司大楼 人人都可做开发者(2)

游戏制作组特别奖作品《超级侦探与神秘天使事件》。

“我从小就对游戏有一种特殊的热爱,除了热衷于体验游戏,内心深处更想创造一款属于自己的小游戏,把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在虚拟空间中变为现实。如今,在2021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NCDA)大赛上圆梦了。”来自郑州理工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城轨专业大二学生孙合林,在获得NCDA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后兴奋地说。

从一家创立于2015年,不足10人的小公司,到如今超过800人的沙盒创意平台,迷你创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称“迷你创想”)仅用了6年时间。据介绍,在《迷你世界》内生态中,超7000万名创作者创作场景内容量近2亿,其中全球注册开发者数量近100万人,分成收入已突破5000万元;在《迷你世界》外生态中,相关视频播放量达1500亿次,成为深圳速度和深圳质量在数字创意时代的最生动的体现与诠释。

11月28日,2021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NCDA)大赛命题赛事之一的迷你世界全国高校游戏开发者大赛落下帷幕。大赛共吸引160多所高校参赛,收到超过4200支队伍的参赛作品,最终125个参赛队伍获得决赛奖项,其中15个参赛队伍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产出多款有创新、有创意、有价值的优秀作品。据悉,2022迷你世界全国高校数字场景创作大赛已全面启动,面向各高校在校生,提供超过36万元的现金奖励,以赛事促进发掘优秀游戏人才和创意作品,为数字创意行业培养“新生力量”。

撰文:邱永宽 受访单位供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受我弟弟的影响,我之前了解过《迷你世界》这款游戏,也参加过此前游戏官方的绘画比赛和每年的NCDA大赛,在兴趣的驱动下,就参加了这次NCDA命题主题赛事。”就读于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的方钊迎说,在创作过程中,缺乏游戏经验和遇到的BUG问题也曾令他苦恼,不过官方建立的参赛者交流群给他提供了不小的帮助和信心,游戏最终要服务于玩家,他弟弟是该款游戏的玩家也给了他很多帮助建议和试错机会。“《迷你世界》高自由度,给了创造者足够的空间去发挥,也有相对应的技术条件支撑创作,玩法对我这种游戏小白也很友好,让我有了很新奇的设计体验感。”方钊迎说。

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委会秘书长郭清胜表示,此次大赛与迷你创想首次合作,参赛学校和学生的数量远超预期。如今,数字化浪潮已经席卷全球。未来设计教育论坛和未来设计师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将市场中的数字化新技术通过比赛传递到高校,引领促进高校的艺术和设计教育;同时,将高校的新的研究成果通过赛事传递给企业,转化为生产力,二者互促共进,社会价值非常巨大。

从全球来看,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源头往往来源于高校实验室。据介绍,未来设计师大赛在全国同类赛事中,率先设置人工智能 设计的赛项,并引入数字化音乐创作。他还举例称,疫情期间,一些音乐创作者开发出了音乐催眠疗法。

“媒体数字内容的3.0时代,人人都能成为内容创造者,既是玩家也是开发者。《迷你世界》通过低门槛,让更多有数字创意兴趣的大学生参与进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内容。”郭清胜说,数字化已经进入内容为王的时代,通过这样的内容平台进行“双创”,非常适合在校大学生,在锻炼学生自身能力的同时,也享受到创新创业的红利。高校的设计教育拥抱数字化创意已然密不可分,数字化创意对设计教育将起到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人人都是开发者

数据显示,2021年1—6月,我国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达到1504.93亿元。

在内容创作的1.0时代,以图文为载体和表现形式,2.0时代则升级到了流行的短视频形式。如今,内容创作已经迈入以全民共创为特征的虚拟场景创作的3.0时代。据了解,最初《迷你世界》的主要游戏内容是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即主要游戏内容都是由迷你创想官方制作的,官方自己研发的OGC数据跟不上玩家的消耗。同时,迷你创想注意到,Z世代的年轻人有更强的创造欲,他们更愿意自我实现,喜欢自己设计开发产品,UGC(User-generated Content)内容将会成为未来趋势,而沙盒游戏的特点完全契合这样的需求。

数字创意产业是推崇创新设计、融合科技创意与优秀文化内容而形成的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产业形态。值得欣喜的是,一款《城市生活》系列作品下载量已经突破4000万,创作该作品的武汉大学生创作者“格拉迪”通过开发者项目购买了人生的第一辆车,并注册公司运作自己的工作室。另一名叫“乌鸦”的在读大学生的《迷你特攻队》等作品,下载量近千万,已注册公司招募成员运作自己的工作室,并建立网站推广开发者业务和工作室。

“双亿”加持“星启计划”

基于对数字创意产业的观察研究和深度思考,《迷你世界》于2019年推出了开发者激励计划“星启计划”。为推动针对开发者的创作扶持,平台安排了1亿元基金和1亿流量的双亿计划和一站式全面服务的3个“1”体系,为开发者和产业赋能。

《迷你世界》已经实现月活用户超过1亿,平均每3个用户就会产生1个内容创作者。通过1亿流量和1亿元基金的“双亿”计划扶持,全方位扶持开发者,最大程度为开发者扫清障碍,并接受市场的检验。迷你创想产业研究院院长王伯阳表示,在迷你创想的培训体系中,经过15天的系统化培训,就可以成为《迷你世界》的开发者。

“《迷你世界》沙盒UGC创意平台具有交互性强、自由度高、多元创造性等特点,通过赛事让越来越多对于游戏开发零基础的大学生找到游戏设计的乐趣和成就感,从参赛者变成数字场景开发者。”王伯阳说,虚拟场景、数字场景本质上就是一种蕴含巨大价值的数字资产。

迷你创想还希望在培育开发者方面走得更远。对于内容创作团队来说,如果他们希望将“为《迷你世界》创作专业的内容”作为自己的职业,起步阶段无疑是最为艰难的。迷你创想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古振兴表示,迷你创想已经在北京、南宁、西安成立了产业生态基地,这是为有潜力的开发者而设立的,将会为受扶持的开发者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每个月约5000元的工资补贴(内容创作的收益仍然正常获取),以及相关的培训服务。

打造三大版图,打通内外双循环

在2021年7月,公司CEO周涛宣布企业品牌由“迷你玩”全新升级为“迷你创想”,对外发布了以《迷你世界》为核心的内容生态平台、《迷你编程》及IP文创三大版图的未来战略规划。

迷你世界内容生态,已经形成了内外双循环两大体系。在游戏平台内,《迷你世界》提供一站式管理、编辑、测试、发布的开发工具,帮助拥有丰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用户更快速便捷地进行内容生产。针对不同内容需求,接入智能编辑工具,帮助创作者高效创作内容,及时分发。游戏平台外,《迷你世界》已与近百家内容平台达成深度合作,无论是直播、视频、音频、漫画、音乐,还是微电影、实况、动漫、VLOG等内容形式,都可以在《迷你世界》外生态中找到合适的内容发布和变现渠道。

转型UGC沙盒创作内容平台后,迷你创想更像是提供工具和底层引擎能力的研发公司:创作者通过底层引擎、工具创作内容,发布到迷你世界平台上,同时也可将游戏衍生内容发布在外部平台;平台内部及外部的玩家则会消费内容,再反馈给创作者,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