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刚刚进贾府时,年纪不大,但她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之间,颇有世家小姐、贵族千金的气质,那种娇贵、矜持和涵养,确实是现在的十岁以下的小孩儿极难表现出来的。

黛玉小小年纪,后来长期寄居在贾府,等同于是住在自己的外祖母和两个舅舅家里,也就是亲戚家里。所以,林黛玉才有了很深的寄人篱下的自卑和哀伤的感觉。从进贾府的第一天起,她就暗暗地告诉自己,不要多说了一句话,也不要多走了一步路。可是后来我们发现,随着黛玉在贾府住的时间越来越长之后,黛玉时常会有话中带刺的举动和行为。其中就有两件事,她处理不当。

林黛玉的才华是什么样子(绝顶聪明的林黛玉)(1)

第一件事就是周瑞家的给黛玉送宫花,黛玉的反应,原文如下:

谁知黛玉此时,不在自己房里,却在宝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顽呢。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来与姑娘戴。”宝玉听说,便先问:“什么花儿?拿来给我。”一面早伸手接过来了。开匣看时,原来是两枝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看这段原文,我猜想黛玉介意的是,其他的奶奶姑娘们先都挑完了之后,剩下的没得挑了的花,被送给了她。黛玉所希望的,大概是花送到她这里来的时候,还是有得挑的,而不是没得挑或者被别人挑剩下了的。

按理来说,黛玉有这种想法,其实也无可厚非,可以理解,毕竟,很少有人愿意去捡别人挑剩下了的东西,这也是黛玉个性里的骄傲和自尊所决定的。只是,黛玉的处理方式欠妥当了。

周瑞家的,是太太王夫人的陪房,在贾府也是很有头有脸的奴才了。当着她的面,宝玉和宝钗都恭恭敬敬地喊她“周姐姐”,宝钗还给她“满面堆笑”地让座。而面对同一天、同一件送宫花的事,黛玉却给了她冷言冷语。可想而知,在周瑞家的心里,她会对这位林姑娘这位亲戚家的姑娘留下怎样的不好印象。

这里我们不讨论周瑞家的送宫花的路途远近问题,先假设周瑞家的从梨香院一路走来,最远的距离就是到了黛玉这里,毕竟周瑞家的先往黛玉房中去了,发现黛玉不在自己房里之后,才在宝玉房里找到的黛玉,也算是不顾路途远近,亲手把花送到了黛玉手上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假设黛玉仍然觉得周瑞家的是故意怠慢或者刁难自己,她该如何高情商地、妥善地面对这一境况呢?

如果黛玉觉得周瑞家的是故意为难自己,一种方式是,友好的回击对方。

比如,在周瑞家的说完“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这句话之后,黛玉可以说,“既是挑剩下了的,不如周姐姐你留着吧!”这样的回应,既不会显得太生硬刻薄,也好歹算是卖了个人情。周瑞家的拿了花,也会说这是林姑娘送的。再不济,也能知道黛玉对送被挑剩下的花感到不满,下次也不一定会怠慢黛玉了。

还有个方式,就是让周瑞家的当场赏给屋里的丫头,用送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周瑞家的不满,也不会得罪人。没有当着薛姨妈的面把东西赏出去,也不会伤着薛姨妈的面子。

林黛玉的才华是什么样子(绝顶聪明的林黛玉)(2)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觉得黛玉对于送宫花这件事的反应有点过激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黛玉自从进了贾府之后,在吃穿用度方面,比起贾家的三位小姐还要精致些,作为贾母的外孙女,她受到的照顾,几乎和孙子宝玉差不多了。有贾母对她的疼爱和照顾,她并不是那么缺爱,她缺的,只不过是要确认自己是被人爱、有人爱的一颗“定心丸”罢了

黛玉的疑心病,其实是她在自己高自尊和寄人篱下的处境的对比之下所产生的一种不安全感和不满。这种不满,借由着周瑞家的送宫花一事,又碰巧到她手里的是最后两只花,因而矛盾就爆发了。黛玉需要宣泄这种不满和不安

所以说,人情世故,林黛玉并不是不懂,只是在贾府的生活中,黛玉渐渐长出了棱角,借此来保护自己。

黛玉的情况不是特例,她的“低情商”主要体现在她不善于妥善控制和处理自己的情绪,不会看场合、分对象来说话,但这也是由她本人的性格以及她所处的成长环境这两个因素来决定的。所以说,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以及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一个人的情商的高低

林黛玉的才华是什么样子(绝顶聪明的林黛玉)(3)

第二件事是宝钗约宝玉去看湘云,黛玉讥笑宝玉被宝钗绊住了。

原文如下:

且说宝玉正和宝钗顽笑,忽见人说:“史大姑娘来了。”宝玉听了,抬身就走。宝钗笑道:“等着。咱们两个一齐走,瞧瞧他去。”说着,下了炕,同宝玉一齐来至贾母这边。只见史湘云^忙问好厮见。正值林黛玉在傍,因问宝玉在那里的。宝玉便说:“在宝姐姐家的。”黛玉冷笑道:“我说呢,亏在那里绊住,不然,早就飞了来了。”宝玉笑道:“只许同你顽,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去他那里一趟,就说这话。”林黛玉道:“好没意思的话!去不去,管我什么事。我又没叫你替我解闷儿。可许你从此不理我呢。”说着,便赌气回房去了。宝玉忙跟了来问道:“好好的又生气了。就是我说错了,你到底也还坐在那里,和别人说笑一会子。又来自己纳闷。
林黛玉道:“你管我呢!”宝玉笑道:“我自然不敢管你,只没有个看着你自己作践了身子呢。”林黛玉道:“我作践坏了身子,我死,与你何干?”宝玉道:“何苦来,大正月里,死了活了的。”林黛玉道:“偏说死!我这会子就死!你怕死,你长命百岁的如何?”宝玉笑道:“要像只管这样闹,我还怕死呢,倒不如死了干净。”林黛玉忙道:“正是了。要是这样闹,不如死了干净。”宝玉道:“我说我自己死了干净,别听错了话赖人。”正说着,宝钗走来道:“史大妹妹等你呢。”说着,便推宝玉走了。这里林黛玉越发气闷,只向窗前流泪。

在这段话里,黛玉醋意满满,黛玉吃醋的对象,就是宝钗和宝玉。她非常在意宝玉和宝钗之间的那种微妙的关系。只是,黛玉这些言行,如果是两人私下里的讨论和争吵,倒也无碍,可是,当着宝钗、湘云和众丫头婆子的面,黛玉还是这样任性。就像宝玉说的那句话,“就是我说错了,你到底也还坐在那里,和别人说笑一会子。又来自己纳闷。

宝玉的话没错。即使黛玉对宝玉不满,也大可以自己私下里和宝玉沟通,史湘云刚刚来贾府,又是大正月里大家都高高兴兴地过节的时候,黛玉却当着湘云和宝钗的面,吃醋了。后面黛玉和宝玉两人更是私下里“大正月里,死了活了的”地讲了好几句,设想这样的话语和行为如果被丫头或者婆子传到贾母和王夫人耳朵里,她们怎能不忌讳呢?

当然,我们也能够理解,处于恋爱中的小儿女,会把感情看得最为重要。只是,理性的女孩子,即使有吃醋的心理,也能妥当地处理好情绪。而林黛玉却是通过自己多疑的性格来试图“牵绊”住宝玉,由此证明自己在宝玉心中的地位。

林黛玉的才华是什么样子(绝顶聪明的林黛玉)(4)

说白了,黛玉在她和宝玉的感情里以及在贾府的生活中,非常缺乏安全感。正因为极度缺乏安全感,她才会用这种看似往外推的方式,把自己的尊严和感情拼命往怀里拽

周思源先生说过:“黛玉的最大悲剧是由于她总把宝玉看作是自己的一切。”我觉得,黛玉最大的悲剧,不仅仅在于她总把宝玉看作是自己的一切,还在于她把自己和宝玉之间的这段感情,看成是生命中的一切。如果换成其他情商高的姑娘,她们可能会分清楚感情和生活的关系感情是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感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林黛玉绝顶聪明,只可惜,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而黛玉的一生,多少有点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如果她的情商能高一点,不猜疑、不把感情看成生命的全部,应该也不至于年纪轻轻就泪尽而逝吧!

作者:红楼夜思。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发表不同观点。感谢各位朋友关注本号:红楼夜思。从书里,看更广阔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