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初,臧天朔追悼会在京举行。当日上午,秋高气爽的北京城阳光温暖,就仿佛上天亦在用最柔情的一面送别这位北京老炮儿的人间最后一程。

臧天朔的儿子首次亮相媒体镜头,一身肃穆黑衣彰显清隽风姿,他怀抱父亲遗像,静静站在灵柩旁,不发一言,沉默追悼父亲。

前来现场的,除却拉起送别臧天朔横幅的粉丝,也有许多臧天朔生前好友。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1)

李琦与臧天朔的友谊能追溯到很多年前,而今故人先“行”一步,往事如烟尽散,也不知来参加知己葬礼的他,会是怎样悲痛心境;

尹相杰与臧天朔的经历相似,二人皆是凭借一首歌曲火遍华语乐坛,现在昔年聚首春晚舞台的“千金组合”却因臧天朔的离开而再无法重聚,谁敢说,那不是一种遗憾?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2)

崔健和臧天朔同是国内摇滚界前辈,曾在一个乐队共事,他们不仅是好友,亦是拥有相同梦乡的“战友”,但一人半路猝然“掉队”,独留下另外一人沉痛哀悼,也确实叫人感伤不已。

葛优和臧天朔分属不同“圈子”,可二人私交却很频繁,常常出席同一聚会,留下一张张合照。未想不过短短几年,老友就告别了人世。

时也命也,离去的已经走远,留下的徒剩伤悲。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3)

而就在人们关注臧天朔追悼会到场者名单的同时,昔年与臧天朔私交甚好的窦唯同样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因为他并未参加老友的告别仪式。

有人指责窦唯忘恩负义,窦唯什么都没解释,仅默默发布一首名叫《臧公安魂》的音乐,用自己和臧天朔最擅长的形式为他送行,祈祷故人安魂。

或许世人对臧天朔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他的身上,的确能看到一种人人艳羡的,属于北京老炮儿的江湖义气。

身为“江湖人”,来人间游历一场,只有臧天朔本人方知,这一趟“旅程”到底值不值。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4)

01,也曾扬名歌坛:一曲《朋友》响华夏,老炮臧哥圆梦想

1964年,臧天朔出生在北京一户寻常人家。他的母亲是一名教师,在南磨房附近的小学教书,学生们都很喜欢她。

每逢暑假,那些敬重老师的学生总会捎带一些老玉米或者贴饼子给臧天朔的妈妈,对此,长大后的臧天朔笑着表示:“我觉得我挺幸运的,那个年代老玉米非常金贵,但托我妈妈的福,我是吃老玉米长大的。”

或许正是如此原因,令臧天朔对老玉米产生一股浓浓喜爱之情,不仅给老玉米专门写了一首歌,表达自己对“黄腾腾、金灿灿、香喷喷”的老玉米的喜欢,而且经常兴致勃勃向别人讲述他和老玉米的“情缘”。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5)

他说他小时候时常跟着妈妈到农村学生家拜访,冬天一定会看到一串串老玉米整齐挂在农家屋门旁的景象,仿佛年画一般喜庆吉祥,叫他深切认定,老玉米对人的寓意早就超过它本身作为食物的意义,而是象征着健康、强壮。

除却与妈妈的成长记忆外,给臧天朔留下同样深刻回忆的还有他的外祖父、外祖母。

因为经历过艰难的年代,所以老人骨子里不可避免地留下艰苦朴素的习惯,让从小耳濡目染的臧天朔同样继承了他们的勤俭:

饭碗里的粮食、菜肉无论好坏,必须全部吃光;出门随手关灯,洗完手拧紧水龙头;哪怕后来功成名就,也改变不了他把吃剩下的饭菜打包回家的习惯。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6)

有时候,同桌人比较挑剔,会把不好的肉挑出来扔掉,每当这时,臧天朔皆会把肉捡回来装到袋子里,带回家充当狗的食物。

他很害怕浪费,用旧的办公用品不肯换,对反复烫洗茶壶茶杯的行为十分心疼,而这一切良好教养,全部来自家中长辈在他少年阶段对他的影响。

1970年,6岁的臧天朔在父母的希冀下开始学习钢琴。

11年后,即将成年的他往返于北京不同的文艺团体,努力充实自己,为日后的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7)

19岁,梦想初见端倪,臧天朔与孙国庆、丁武等文工团家属成立了一个名叫“不倒翁”的乐队。

站在当下来看,这支乐队毫无疑问可以称作大陆摇滚乐队鼻祖,几乎每一位成员都在未来的中国摇滚界占据一席位置,是一个说起大陆摇滚乐历史,就必须提及的存在。

不过那年刚出茅庐的孩子们看不见自己的未来,可他们依然心气极高,一口回绝当代知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收编的提议,错过了“一战成名”的机遇。

短短一年,“不倒翁乐队”宣布解散,臧天朔随之发行个人音乐首秀《心的祈祷》,在内陆乐坛掀起一股小小浪花,从无名升级小有名气,变成人们口中的“小臧”。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8)

1986年,仍旧心怀梦想的臧天朔静下心,到关峡老师门下潜心学习古典和声,并精心创作《朋友》、《分别的时候》等音乐作品。

次年元月,他的首张个人专辑正式发表,那是大陆乐坛真正意义上首张摇滚乐专辑,但并未“溅起”多少“水花”。

1989年,臧天朔组建新乐队,又于第二年和老友崔健等人共同策划、参加占据中国流行音乐历史一页篇幅的“1990现代音乐会”。

可音乐梦想仍然距离臧天朔非常遥远。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9)

眼看摇滚梦面临破碎结局之际,等待许久的转折终于到来。

1995年,不甘心的臧天朔发行第二张专辑,《朋友》是主打曲,一夜之间“征服”全中国歌迷,连续8周位列北京音乐台排行榜榜首,臧天朔彻底“翻身”,火成内地流行音乐实力派代表之一。

梦想实现,“小臧”摇身变成“臧哥”,拥有了更广阔的未来,结交了更多的朋友,也为以后挫折埋下隐患。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10)

02,无论是非对错:江湖义气在他心,爱情友情皆成空

1999年,手里有了余钱的臧天朔为了能与朋友有一个可以畅快“聊音乐”的场所,决定在北京开一家自己的酒吧,名字就叫作“朋友”

一年后,酒吧由于店面租约到期及亏本问题无奈关门。可臧天朔并不愿意放弃这个营生,他又在2001年开设了自己的第二家酒吧,唤作“有戏”

酒吧的门口竖立一把高达10米的巨大吉他,彰显臧天朔对音乐的坚持。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11)

有朋友戏称,臧天朔本打算用吉他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后因种种缘故作罢。

但“有戏”同样没能营业太久,亦被迫关门了。

臧天朔表示:“我开酒吧的理由是觉得它投资小,来钱快,还能给自己和朋友创造一个吃喝玩乐的笑天地。”

谁知,等酒吧真的开了,天生豪爽、擅于结交的臧天朔反而不好意思向前来捧场的朋友收钱,由此导致酒吧经营不善,开不下去了。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12)

2002年,臧天朔成为廊坊某新开设的街区形象大使,他又有了开店的念头。

这一次,他的店叫“朋友迪吧”,是和一个东北人孙建军合作开设的,孙建军出钱,占大半股份;臧天朔出房,只占小半股份。

迪吧于次年元月正式营业,在孙建军的筹谋下,很快吸引一群学生前来消费。

为了留住学生群体,臧天朔多次邀请圈内朋友到迪吧演出,他与孙建军强强联手,让迪吧小火一把。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13)

一段时间后,臧天朔和孙建军之间渐生矛盾,孙建军认为臧天朔想独吞“果实”,把自己“踹走”,二人合作就此破裂。

孙建军“气愤出走”,又自行开设一家名叫“热浪”的迪吧,抢走“朋友迪吧”的客人,挑起双方纷争,使得两家店皆因摩擦不断而慢慢陷入经营困境,二者的“仇恨”愈积愈深。

2003年6月,孙建军听闻他和臧天朔的“介绍人”王先生打算撤资,想到自己一直没拿到手的钱款,遂带着保镖登门找王先生,未想“朋友迪吧”保安坚持不让孙建军进门。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14)

虽然不久“朋友迪吧”的副经理赶到,放孙建军和一个保镖进入,但没找到王先生的孙建军还是积攒一肚子火气,公然对“朋友迪吧”副经理喊道:“你去告诉吕长春一声,我在广场等他召集人来!”

吕长春也是臧天朔因酒吧而相识的朋友,副经理不敢含糊,急忙致电他说明此事。吕长春挂了副经理的电话,又接到孙建军的挑衅电话,接着他给臧天朔亦打了个电话,说孙建军约他打架,这场架必须去,要不然日后买卖就做不成了。

次日凌晨,孙建军和吕长春各自带足人手如约于火车站外广场碰面,打了起来。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15)

等警察闻讯赶到,此处只剩下一具仍有余温的男性尸体。

死者是孙建军方的,臧天朔听说后,立马知会吕长春,叫他立马离开廊坊。

吕长春急忙回到长春避难,未想关于他的通缉令竟在不久后也下达长春,吕长春无奈,只能在次年春天偷偷返回北京,找臧天朔帮忙。

臧天朔自知包庇有罪,却还是秉承江湖义气,给了吕长春一个避难之所。

2008年6月,长春警方抓捕一名该案嫌疑人,确定此人即是久寻不见的吕长春。一番调查后,臧天朔同样被刑事拘留。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16)

他和吕长春在法庭上对峙,吕称自己和孙打架是受臧指示,臧天朔则坚定表示自己从未指示吕长春用武力解决纷争,而是劝说吕长春若无法谈妥,便报警。

可因臧天朔并无确切证据证明自己的无辜,所以他亦被人民法院定罪,判处6年有期徒刑。

除却友情成空,所谓爱情亦是臧天朔人生旅程里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儿。他唯一一桩桃色八卦和一位名叫斯琴格日乐的女歌手有关。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17)

此人曾于1999年与臧天朔共处同一乐队,和他到全国各地演出,小火一把。

后来斯琴格日乐做客杨澜的访谈节目,向观众哭诉自己前些年的感情经历,称她曾为一个男人打掉孩子、吞食安眠药自杀。

她说,她和那个男人相识时,男人即有家室,可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

节目播出,无数媒体闻声而动,扒出斯琴格日乐口里的男人正是臧天朔。

一时间,臧天朔与斯琴格日乐成为众矢之的,并被扒出当时斯琴格日乐仍旧与臧天朔在一起,住在他的别墅中。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18)

不过臧天朔和斯琴格日乐到底没能走到一处,他们在臧天朔入狱前分手,后来当了半生的朋友。

至于臧天朔的妻子,则是一名毕业于北影的“圈外人”,臧天朔将她和儿女保护得很好,直至他去世,媒体才首次见到他们的“真貌”。

可以说,对臧天朔而言,前半辈子的种种无论对错,都已在他入狱的那一刻转空。往事如烟尽散,他只想告别过去,重新开始。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19)

03,一切如烟随风:重归“人间”旧犹在,理想不倒恨日短

2013年2月,在狱中表现良好的臧天朔获得减刑,提前出狱。

那一天,他因音乐相识的老友们特地为臧天朔准备了一场庆祝聚会,他们一直闹到凌晨,非常开怀。

重“归”人间的臧天朔似乎并未改变,依旧是那般豪爽的江湖模样,又好像变了不少,性格更低调、平和,亦更沉迷佛学。

他说:“我的佛学师父住在昆明的庙里,我每次去云南,都会争取到庙里吃几顿青菜豆腐的斋饭,那是大锅烹制,可却让我觉得比饭店和家里烹制的更好吃。我喜欢庙里的鸡米饭,很香,也很本真。如果可以,我真的迫切想天天吃才好。”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20)

同时,他重拾音乐梦想,宣布复出计划,一连开了两场主题为“理想不倒,来日方长”的演唱会。

他的朋友告诉记者,臧天朔之所以把地址均选在海边,是由于他希望海水能冲刷往昔,自己可以重生。

但可惜的是,臧天朔以为的“来日方长”并没有实现。

2017年体检,他被查出肝癌晚期,人生在猝然间被宣告结局,昔日满身江湖气的汉子仿佛一下子失去希望,变得沉默孤僻,不再愿意与老友们见面。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21)

2018年9月末,臧天朔在京病故,结束了自己心在江湖的一生。

他离开人世的消息一经传出,昔年曾与他相交的各路朋友纷纷送上悼念:

斯琴格日乐写了一首小诗,感叹无论时间和宿命如何强势,躯壳怎样沉重,臧天朔依旧还是那个走在云端、洒脱依然的他,怀揣着不变的音乐梦,微笑调侃那些爱恨情仇。

她会永远记得那个在音乐领域里的臧天朔,倘若来生还能够与其相遇,她愿意再看他健康的模样。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22)

潘长江称九月是个悲伤的月份,希望臧天朔一路走好;

郭冬临、李静等故友也先后在社交网络上发文悼念臧天朔。

周艳泓在娱乐圈声名不显,却也是曾被臧天朔“捧”在手心的“小姑娘”。

臧天朔的结局(臧天朔最后的时光)(23)

她在臧天朔去世后回忆当年,说:“别看臧天朔外表粗犷,实则心思非常细腻。每次只要我来北京,他都会喊我去他的酒吧坐一坐。他了解我是个爱笑的人,一见到葛优、梁天那些朋友,便会不由自在地笑起来,所以每一回和我聚,皆会叫上他们一块来聚会。他还知道我爱听《心的祈祷》,每次去他的酒吧,他总要上台给我演唱一回。那是他的酒吧,他是主人,他原本不需要这样做的。”

或许正如某些人说的,成为臧天朔的朋友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他一生看重江湖义气,把自己活成这个时代少见的北京“老炮儿”模样。这样的人生,于臧天朔来说,大概也是一种畅快吧。

参考资料:

《臧天朔的教训:成也朋友败也朋友》

《臧天朔:给我讲“老玉米”的故事》

《北京“老炮儿”臧天朔离世,一生为仗义所累!》

,